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环境

1.保护环境的古诗词有哪些

1、《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活水亭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3、《寄旧山僧》唐·王建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雪后每常同席卧,花时未省两山居。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一向风尘取烦恼,不知衰病日难除。

4、《萧八明府堤处觅桃栽》唐代·杜甫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5、《诣徐卿觅果栽》唐代·杜甫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2.关于环境的古诗词有哪些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6、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9、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1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2、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1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15、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1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1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8、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过香积寺》

19、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0、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22、日照香庐生紫烟,谣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24、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杜牧《怅诗》

2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6、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芳菲美盛的花草。——唐·韩愈《晚春》

3.求:诗词歌赋描绘环境

用诗词歌赋描绘环境,如写昭君出塞,第一段写朔风凛洌,黄沙漫天.

写柳永送别,第一段写萧萧暮雨洒江天.(以下请尽量完成,可以选择部分回答)

问:1写司马迁即将受刑,在选择死亡还是苟活的时候,用什么短语描述

2唐玄宗要忍痛杀掉杨玉环用什么短语

3屈原在汨罗江边

4李清照丧夫破家亡国时

5杜甫登高时

6陆游作示儿时

7苏轼八月十五望月时

8柳宗元在永州时

9鲁迅在国家危难之时,点只烟,直视窗外,寻救国之路

10秋瑾在临刑前

4.介绍一下宋词的繁荣状况

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 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 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 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非截然分开,而是互相交错在一起的 。

宋词发展的基础宋代立国推行厚待官吏的政策,加上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民间财富被搜刮集中到都城及其他几个大城市,为统治者寄情声色、歌舞作乐提供了物质条件。 宋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像曾因写过"且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得罪了当时皇帝的柳永,郁郁不得志,一生就流连于歌坊青楼之间,给歌妓们写写词,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必有柳词"之说,以及宴殊等宋代的文人也颇多,在这其中李清照她的词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清新淡雅之感。

这与她个人的情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前期的与夫分离相思的个人情感,后期的悲凉的人生况味都为她词风的形成提供的感情基础。而她最擅长的细节描写,也成为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怕见也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话)。

而从整体来看,词在宋代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确是发展成为宋一代的代表文学的原因所在。关于苏轼词风与柳永的不同,宋人有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俞文豹《吹剑续录》)的说法。

“大江东去”即《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此相类的还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后世以“豪放派”概括苏轼的词风,大抵正着眼于这一部分作品。其实苏轼作词,刚柔相济,所著《东坡乐府》,其中婉约词亦不少。

不过就文学史上的影响而言,最能代表苏词的,还是清雄之作。 苏轼作词,以意为主,常常突破词律的束缚。

这一点曾引起恪守传统词法的后起作家如李清照等人的不满。在当时,他的门人、著名词家秦观(1049-1100)也没有走他所开辟的道路。

从秦观到李清照,一般被认为是婉约派词风的正宗。秦观有《淮海词》传世,代表作如《踏莎行》(雾失楼台)、《鹊桥仙》(纤云弄巧),声情并茂,语工而美,继承了柳永赠妓之作的遗风,而词品比他要高。

李清照曾撰《词论》,力主词“别是一家”之说。传世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写深闺中的寂寞和年轻女子惜春的心情,具有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社会意义;晚年避乱江南所作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通过个人流离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的民族灾难,以传统词风抒写深沉的爱国情怀,均是婉约词中思想价值较高的佳作。

北宋后期的重要词人还有周邦彦(1056-1121)。周邦彦精通词律,能自度曲,宋徽宗时曾主持过中央音乐机关大晟府,是两宋注重音律一派词人承先启后的主要代表。

著有《清真集》,以“本色”、“当行”盛行于世。 南宋前期主盟词坛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作为时代的歌手,辛弃疾一生写了大量的词,有《稼轩长短句》六百二十多首,著名的如《破陈子??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之》、《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表现了当时重大的抗战、爱国主题,抒写了在把持朝政的投降派的排斥下,壮士报国无门的忧愤心情。从艺术上讲,稼轩词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将“以诗为词”进一步发展到“以文为词”,使宋词的思想和艺术都取得了空前的杰出成就。

后世以“苏、辛”并称,但辛弃疾又自成特色,一时仿效或倾慕者如张孝祥、韩元吉、陆游、陈亮及稍后的刘过、刘克庄等,世称辛派词人。 南宋后期于辛词外别立一宗的是姜夔(1155?-1221?)。

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格律词派。著有《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多自度曲,如《扬州慢》等自度曲十七首,均旁注音谱,是现存宋人词集中仅见的完整的词曲谱。

其时及稍后词坛较有影响者如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张炎等人,均远绍周邦彦,近师姜夔,以音律之讲究、辞句之精美为权舆,重形式而轻内容,与辛派词人走了相反的道路。倒是宋末爱国诗人文天祥以及刘辰翁(1232-1297)的一些词作,成为辛弃疾、陆游等爱国词的嗣响。

宋初是令词继续发展和长调勃兴的时期,晏、欧等词家主要承继南唐词风,柳宗则大力创作长调,扩大了词的容量。 北宋后期为词的雅化时期。

柳永将词引向市井,引起文人雅士的不满。苏轼进行了题材内容上的开拓,“以诗为词”;周邦彦则主要在艺术手法上去俗求雅,因而形成词坛的两个流派。

南宋词风转变,爱国志士感于亡国之痛,以词抒发爱国思想与身世之感,趋于苏轼一路。至辛弃疾,遂极大开拓了词的境界,影响巨大,形成辛派词人群体,豪放派得以确立。

姜夔重音律,格调骚雅,宋金形势渐趋稳定之后,南宋后期词人大多以姜夔为宗,刻意追求音律谐和、韵味悠长和形式精美,导致宋词韵高和寡,无以为继。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