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和宪法有关的诗句

1.与宪法有关的诗句

宪法规定讲明确,要用法律来治国;经济建设有保证,人民才有好生活。

每个公民要学法,又利国来又利家;学好法律走正道,免得跌倒掉悬崖。

大阳一出乌云散,锣鼓一响虎逃山; 人人懂法一身胆,坏蛋露头无路钻。

要吃甘蒸把土壅,要吃蜜糖养蜜蜂;要想社会得安定,学法用法莫放松。

播谷不忘先催芽,织布不忘先纺纱;开车不忘方向盘,致富不忘先学法。

饼香全靠有乏麻,园香全靠有红花;丰收全靠勤劳动,幸福全靠法当家。

有章有节文不乱,有词有谱才成歌;依法治国党决定,江山稳固民欢乐。

打狗就要棒槌敲,打蛇就要金竹条;哪个犯罪触刑律,要你有翅也难逃。

天罗地网密又牢,刑法好比斩妖刀;你若以身来试法,不断头来也断腰。

落雨因为天起云,水流因为地不平;人心不足蛇吞象,盗窃犯罪法无情。

短命不过路边卒,又挨割来又挨烧;拐卖妇女犯国法,莫要拿头去碰刀。

老虎屁股莫要摸,刀口蜜糖莫桑尝;吸毒害国又害已,飞蛾扑火自遭殃。

种田就要播好秧,砌屋就要砌好墙;四化宏图要实现,依法治国要加强。

没有竹篱船难行,没有秤砣秤难称;没有弯弓箭难射, 没有法治国难兴。

人靠法律不怕妖,不怕台风不怕礁;不怕沙鱼翻恶浪,不怕征程万里遥。

挑水淋花花更鲜,肥土种瓜瓜更甜; 依法治国国兴盛,长治久安万万年。

2.与宪法有关的诗句

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春秋·李耳《老子》 译文: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

2、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宋·梅尧臣《长歌行》 译文:富贵不应该拘束法律,贫贱的人,也不需要畏惧法律。

3、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译文:只有奉行严明的法律,才能治理天下之人。

三尺律即法律,古人在纸张出现前,文字记录的载体主要是竹简,而记录不同内容的竹简是有严格界定的,律法一般是写在长三尺的竹简上,所以后世将三尺律作为法律的别称。 4、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唐·韩愈《寄卢仝》 译文:先生的事业是不可估量的,只能由法律来约束自己。 5、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西汉·伏生《尚书·大禹谟》 译文:宥,宽恕;过,过失;这两句大意是,一时过失,虽大也可以宽恕,明知故犯,虽小也要惩罚。

3.关于宪法的名句

1、宪法是我们社会的神经中枢,法律是我们社会的脉络经纬,当我们社会生命的血液在其中越能畅通无阻的流淌,我们就越是个文明健康而又充满活力的伟大民族。

2、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3、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劳伦·却伯 4、没有永恒的法律,适用于这一时期的法律决不适用于另一时期,我们只能力求为每种文明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柯勒(德)《法律概念》 5、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 6、对宪法的神圣尊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是一个政府永恒能量之所在。——(美国)汉密尔顿。

4.与法律有关的诗词

网页链接 【1】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观刈麦 [唐]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示儿 【3】[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无题 【4】[当代] **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我喜欢学习法律知识。好诗词太多,学习不尽。

这位认证员没有具体修改意见。 实际这位认证员属于在其位,不谋其政者。

第一次验证码写得正确。

5.关于弘扬宪法的诗句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所学校假如没有严格的规定,就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潮的涌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在渐渐地影响到了我们中学生。

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导致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有必要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来尽量减少甚至完全避免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1、不带通讯工具进入校园,不准沉迷于网络。纠正网络游戏、网上装备、网上交友等危害身心健康、消耗家长钱财和影响学习的行为。

2、不乱抛乱扔,不准损坏公物。洁净的环境、完好的设施,能体现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也反映集体中的个体的文明素养水平。

洁净的环境不能仅依靠打扫,完好的设施不能仅依靠装备,而要靠同学们的爱护。3、不“说谎、小偷小摸、义气用事”。

在这些不起眼的不良行为逐渐滋生、发展的青少年犯罪中,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的变迁成为重要的诱因。一些学生一味在生活上互相攀比,比高档、用名牌,过度的高消费使他们产生不劳而获的寄生虫思想,得不到满足就去偷去抢,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享受、一时的痛快,而毁掉自己的一生。4、不要因为“相互之间磕磕碰碰,就出现打架斗殴”只要心胸放得开阔一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能避免发生许多恶性事件,又何必逞一时之强,酿终身大错。

学校是我们大家共同学习生活的大家庭,我们每个学生是其中的一员,当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或发现某些不良苗头,我们每位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加以劝阻制止,并及时报告班主任,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现象,相互帮助,团结奋进。

让我们一起学法、知法、守法,做一名新世纪合格的学生,用我们美好的心灵去净化身边的丑恶,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共建人类的文明,共创和谐校园。

6.关于宪法的名言短句带有

1.让宪法的太阳永远高高地照耀着大地,每个角落都深深地感受到她温暖光芒! 2.天使对我们说:当你觉得教堂污垢,你可以不走近教堂;当你觉得神父龌龊,你可以不走近神父;但是你无论如何却不可以不走近上帝,因为我们自己太局限而不能不走向她大爱的归属。

神明对我们说,当你觉得法庭不公平,你可以不走近法庭;当你觉得法官不公正,你可以不走近法官,但你无论如何却不可以不走近法治,因为你们除了需要个体的尊严外还需要大家共同的尊严。 3. 宪法是我们社会的神经中枢,法律是我们社会的脉络经纬,当我们社会生命的血液在其中越能畅通无阻的流淌,我们就越是个文明健康而又充满活力的伟大民族。

4. 宪法的精神在我们的神经中枢里至高的闪耀,法律的布道在我们的脉络中无阻的通畅,这一切是为了更好的写出一个大写的公民。 5. 啊,人权!我们如果不能在宪法中寻觅到你的真正身影,我们还能在何处寻找到一个民族的真正灵魂。

6. 我们可能会很坦然随意地批判我们的政府,但我们却不会很坦然随意地批判我们的宪法,因为那才是真正的非华。因此站在这个角度,我可以很认真的对你说,我那能非华! 7. 立法必公,司法必位,护法必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所以说,犯法的人固然有罪,但真正能使法律苍白无力的人才是一种真正的可怕。 8. 西谚有言:培养一个贵族,要三代人的时间。

那我们不说贵族,因为那毕竟是少数人的事情。但培养一个公民呢,是否也要三代人的时间呢?有很多人说也要。

那么,我们就永远不言放弃。因为,这毕竟是我们所有人的事情。

9. 如果你不认为一个国家宪法的存在的好坏,是与你的生存息息相关,那你实际上就是在举着双手在等待着向一种压迫投降。 10. 当你遇到了一种伪恶之法,你很鸵鸟,那你就会伪恶的苟活;但一旦你用法律的眼光紧盯着她,你会痛苦,但你至少活得不弯腰。

11. 当权力成了法律的趾高气扬的高高主人,所有的立法者与执法者就都会成为伏地跪拜的奴仆,那黎民百姓的活法也就更不在话下了。 12.现代意义上的任何一种革命一旦成功,如果她不是用血肉之躯去拥抱新的宪法,而是继续去拥抱一种不要宪法的革命,你说那还会是一种革命吗!革命一旦异化,宪法必须受伤。

宪法一旦受伤,无人可以幸免。 13.中国人是个最爱讲面子的民族。

可是在和平建设的年代里,她连自己亲手制定的国家根本大法——神圣的宪法,这个民族最大的面子都可以不讲,都可以不在乎她存在的尊严,那你说我们中国人还有面子吗?! 14.一种真正的科学的公正的法律产生,首先必须源于一种真正的科学的公正的法律程序。 15.一个人真正的全部的社会性尊严,就是源于国家宪法及法律赋予给他的全部权利、责任和义务。

16.法律的权威,是靠法官们的职业道德来维系的。如果一个法官不具有这种职业道德,法律的权威就会被矮化,而其他的道德也就不要侈谈。

道理是,作为一个最讲究法律庄严公正的释法者或执法者来说,他的法律职业道德都不到位,那么就会殃及与损伤所有人的道德,其结果就会使大家都面临一种社会公德的沦丧。 17.一个国家与民族,如果她没有一种渗透自己骨髓的法律道德精神文明的布道,是不要妄谈什么其它的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的。

试问,一个被我们国家与民众建立起的最神圣的宪法及法律,并由此而确定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种行为准则,我们都可以轻视她、蔑视她甚至还可以遭塌她。那么,那些不受法律制约的各种社会道德准则,你还会有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敬仰吗? 18.当大家一致从内心深处公认,这届政府是法律意义上的最好的仆人,那人民就可以骄傲的宣布,自己此时是这个社会的最好主人了。

19.我们需要自由,但不需要自由散漫;我们需要法律,但不需要法律无序。一个真正成熟的民族,是懂得没有真正的法律强大,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强大。

20.中国最富有的传统文化,就是无以复加的官场文化。中国最稀缺的现化文明,就是博大精深的法律文明。

因此,尽管这个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但站在现化文明的角度上来说,她肯定得了一种文化上的贫血症。 21.当你面对一位领导,不管他是一位职务多么高的领导,你一旦发现他没有什么法律的思想与法律的道德意识,你基本上可以认定,这是一位古代的大人。

如果他成为了一个清官,那是一个奇迹;如果他成不了一个清官,那也是一个神话;一个古代人来领导当代人进入现代的历史进程,这本身就是一个神话。 22.法治主要是指法律程序的产生,法制主要是指法律条例的实施,但前者永远高于后者。

因为,没有前者的公正科学的产生,那么就永远没有后者公正科学的实施。 23.你可以在任何领域中张扬叛逆,但在法律面前你一定要循规蹈矩。

这就好比你是个孙悟空行者,纵然你有七十二变之法术并可大闹天空,但你终究要接受唐僧的紧咒大法。否则,你一旦突破了这个底线,你又如何能过渡到西天取得真经。

24.权威者他尊重大家的法律,权贵者他蔑视大家的法律,这就是公仆与老爷的根本区别。

7.宪法格言30字

1、学法用法,诚信守法。

2、弘扬法治精神,服务科学发展。3、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4、宣传安全法规,普及安全知识。5、增强群众法制观念,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6、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民主法治国家。7、知法守法用法,和气和谐和美。

8、坚持以质取胜,推动科学发展。9、质量安全警钟长鸣一,健康生活和谐馨。

10、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法律素质。11、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新疆。

12、法律援助在您身边,公平正义与您牵手。13、智者以法护身,愚人以身试法。

14、法律和人生相伴,平安与和谐同在。15、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16、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7、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18、举法治大旗,倡文明新风走小康之路,建和谐社会。19、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20、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21、依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

22、学法以明道,用法以立身。23、开展普法教育,营造发展环境。

24、守法走遍天下,违法寸步难行。25、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推进农村法制建设。

26、知律法于心,守法律于行。27、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28、依法生产,守法经营,合法发展。29、法治城市,和谐家园。

30、和谐与文明同在,法治与发展共存。31、创建法治城市,培育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风尚。

32、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33、大力推进依法治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4、依法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35、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法治化,保障和改善民生。

36、依法治国,执政为民。37、法治建设你我参与,和谐日照大家受益。

38、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大力开展社会治安集中整治。39、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

40、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1、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42、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43、人生行万里,法律记心里。

44、建立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构建健康和谐生活家园。45、学好法律明是非,依法维权不吃亏。

46、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47、知法守法用法,和平和美和谐。

48、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4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0、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们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51、学法护法者智,违法乱法者愚。

52、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53、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54、培育法治文化,创建法治城市树立法律权威,构建和谐水城。55、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应当接受法制宣传教育。

56、打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57、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58、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59、情动人,理服人,法育人。

60、诚是做人之道,法乃治国之本。61、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62、最大限度激发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63、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

64、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65、和谐溧阳,法治先行,率先发展,法治助推。

66、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67、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68、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大力繁荣法治文化。69、做守法市民,建法治城市。

70、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71、手拉手,参与法治建设心连心,共建幸福家园。

7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73、积极参与法治创建,做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74、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75、生产优质农产品为荣,销售劣质农产品为耻。

76、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文明城市建设水平。77、人人守法,法守人人。

78、推进依法治区,打造平安双清。79、学法用法,依法维权。

80、遵章守法事事顺,违法犯规时时难。81、党政推动、部门联动、社会齐动,共创省级法治县。

8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83、认真贯彻宪法精神,提高全民法治观念。

84、创造平安就是创造财富,创造平安就是创造幸福。85、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86、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助推蓝色经济发展。87、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88、执法为民,普法惠民。89、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

90、积极学法,自觉守法,主动用法,诚心护法。91、增强宪法意识,推进依法治区。

92、弘扬法治,崇尚文明,做诚信守法的好公民。93、开启法律明灯,照亮人生前程。

94、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95、重视质量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96、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全面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97、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98、深入宣传法律法规,全面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99、忽视法制吃苦头,依法经营有甜头。

100、深化法治惠民活动,依法改善民生维护民权。

8.诗歌法律的古诗

维护法律尊严 执法者左右顾盼, 违法者上下周旋; 执法力度不强硬, 怨言统计法律软。

执法者秉公办案, 违法者胆战心寒; 下猛药,出重拳, 试看谁人对着干。 违法者顽固强硬, 执法者决不手软; 统计法赋予执法者权威, 执法者要维护法律尊严。

法律援助 美丽的天使 我们与你同在 你就象一颗永不坠落的星 虽然微弱 可以燎原 你好比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 指引航船永远向正义的方向前行 你是动力所在 让我们不断为弱者呐喊 你是法律援助工作“光荣的荆棘路” 我们一路披荆斩棘 却甘之如饴 用行动诠释生命的意义 用热血谱写公平与正义的诗篇 不断奋斗 这就是中国法律援助 强者使其公正 弱者得以庇护 和平得以永续 描绘和谐社会美丽蓝图 《法律援助条例》的颁布 再一次唱响新世纪的交响曲 弱者的生活奏响了美丽的节奏 更似久旱的土地逢甘霖 洒下一场“及时雨” 你为弱者开辟新生活 真正体现法律精神正气 更为法律援助工作者 指引了一条不平常的光辉之路 法律援助 我们与你同行 没有胆怯与顾虑 没有烦恼与忧愁 虽然前方总会有风雨 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 法律援助的丰碑 便会在东方屹立 梦想总会实现 只因我们与法律援助同在 。

9.“宪法”一词最早来源于:

你好! 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onstitutio,本是组织、确立的意思。

古罗马帝国用它来表示皇帝的“诏令”、“谕旨”,以区别于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欧洲封建时代用它表示在日常立法中对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的确认,含有组织法的意思。

英国在中世纪建立了代议制度,确立了国王没有得到议会同意就不得征税和进行其他立法的原则。后来代议制度普及于欧美各国,人们就把规定代议制度的法律称为宪法 ,指确认立宪政体的法律。

“宪”、“宪令”、“宪法”等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法”同义,日本古代“宪”也指法令 、制度 ,都与现代“宪法”一词含义不同。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时期,随着西方立宪政治概念的传入,日本才有相当于欧美的概念出现。

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时,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清廷制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从此“宪法”一词在中国就成为国家根本法的专用词。

10.关于宪法的押韵诗歌

没有竹篱船难行,没有秤砣秤难称;没有弯弓箭难射, 没有法治国难兴。

人靠法律不怕妖,不怕台风不怕礁;不怕沙鱼翻恶浪,不怕征程万里遥。这里是英文版的:It is difficult to sail without a bamboo fence, to weigh without a steelyard, to shoot without a bow and arrow, and to prosper without a country ruled by law Men are not afraid of monsters by law, nor are they afraid of typhoons, nor are they afraid of reefs; nor are they afraid of rough seas, nor of long journeys。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