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 粉胸半掩疑暗雪 出自 是谁写的方干的《赠美人》 直缘多艺用心劳,心路玲珑格调高。舞袖低徊真蛱蝶,朱唇深浅假樱桃。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才会雨云须别去,语惭不及琵琶槽。严冬忽作看花日,盛暑翻为见雪时。坐上弄娇声不转,尊前掩笑意难知。含歌媚盼如桃叶,妙舞轻盈似柳枝。年几未多犹怯在,些些私语怕人疑。酒蕴天然自性灵,人间有艺总关情。剥葱十指转筹疾,舞柳细腰随拍轻。常恐胸前春雪释,惟愁座上庆云生。若教梅尉无仙骨,争得仙娥驻玉京。昔日仙人今玉人,深冬相见亦如春。倍酬金价微含笑,才发歌声早动尘。昔岁曾为萧史伴,今朝应作宋家邻。百年别后知谁在,须遣丹青画取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五鼓乘风过洞庭孔武仲半掩船篷天小题1:第一联侧重实写,描写了诗人从船篷半掩的船中,看到天色微明,飞帆乘风,远离岳阳的景象。 (2分)第二联侧重虚写,诗人觉得自己像乘着一片苇叶而凌空飞行,听到了银河奔涌,月光倾泻的声音。想象奇特,意境高远。 (2分)虚实结合,表现了诗人过洞庭获得的独特感受。(1分)小题2:①“天淡明”与“乘风”为诗人感受提供了湖天空阔、浑然一体的背景;“飞帆”一叶,更显飘然;“卧听”的姿态将诗人的视线引向天空,于是使诗人体验到凭虚御风的独特感受。 ②正因为有凌空飞越的感觉,激发了诗人的想象,仿佛诗人到了银河之畔,听见月光倾泻的声音。(第一问3分,“天淡明”与“乘风”“飞帆”“卧听”三个因素,答到一个给1分。 第二问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描写手法的题目,景物描写要注意着眼点、顺序和一些手法,此题着眼点和顺序没有规律可循,看手法,前面是实景,后面是想象,由实到虚,答题时解释清楚实和虚的具体所指然后指出效果。小题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的题目,先看“乘空度”的原因是什么,“乘空”是一种虚幻的感觉,应从实地的景物过渡,实景有 “天淡明”“乘风”“飞帆”“卧听”这些是造成虚幻的原因,答出这些即可,两句的关系是由实到虚,只有实的根据才能有虚的原由,此题的关键点还是分析虚实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