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瓦的诗句

1.关于 瓦的诗句

《梅花绝句》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万瓦清霜夜漏残,小舟斜月过兰干。

老来一事偏堪恨,好看梅时却怕寒。

《书感》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舞非得谱拍拍错,行未知津步步危。

劫石消磨会当尽,太行突兀乃可移。

清晨瓦釜煮藜粥,遥夜地炉烧豆萁。

此中正自有佳处,区区外慕宁非痴?

《颂证道歌·证道歌》

年代: 宋 作者: 释印肃

恨不灭除令瓦碎,百计千方来逞怪。

熙怡端坐古峰头,设若归依还自拜。

《偈颂一百零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绍昙

索寞芝峰,赏元宵节。

佳宾到来,如何铺设。

能挑海底灯,细剪山头月。

东山瓦鼓歌,堋八剌札,

不是知音向谁说。

《点绛唇·瓦湿鸳鸯》

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

瓦湿鸳鸯,夜深霜重江风冷。月华明映。清浸梅梢粉。漏断寒浓,惹起当年恨。君休问。雁飞欲尽。没个南来信。

《望海潮·秦峰苍翠》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洲。

2.形容瓦片的诗句

《别冯使君》贯休

【瓦】砾文章岂有媒,两三年只在金台。

本师头白须归去,太守门清愿再来。

皓皓玉霜孤雁远,萧萧松岛片帆开。

从兹林下终无事,唯只焚香祝上台。

《题明公房》齐己

寺北闻湘浪,窗南见岳云。

自然高日用,何要出人群。

【瓦】滴残松雨,香炉匝印文。

近年精易道,疑者晓纷纷。

《江上遇疾风》张九龄

疾风江上起,鼓怒扬烟埃。

白昼晦如夕,洪涛声若雷。

投林鸟铩羽,入浦鱼曝鳃。

【瓦】飞屋且发,帆快樯已摧。

不知天地气,何为此喧豗。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新亭》韩愈

湖上新亭好,公来日出初。

水文浮枕簟,【瓦】影荫龟鱼。

3.描写红墙绿瓦的诗句

1、《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宋代:陈克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白话译文:

绿草丛生的围墙,环绕着长满青苔的庭院。庭院中日色融融芭蕉叶儿卷。蝴蝶在台阶上翩翩起飞,帷帘在微风里自在飘垂。

白玉的帘钩上一双燕儿低语呢喃,井垣的四周杨花柳絮飘旋飞转。几处传出簸钱为戏的嬉闹声,绿窗里正做着淡淡的春梦。

2、《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金朝:刘迎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白话译文:

离恨啊常常萦绕在分手的杨柳前,梦魂啊总是忘不了美人庭院中那雪白的梨花,记得自己官微职冷时身穿青衫妓院中曾得到她的赏识,一直玩到月色西斜才跨马沿着归路返家。

美人啊常常在翠镜中照着自己憔悴的颜容,两袖上沾满了相思啼哭的泪花,当年醉后舞墨题诗红墙之上,美女仿效前人在题诗的壁上笼上碧纱。今日重新相逢说不尽平生心事,无限情思全都凝聚在传情的琵琶。

3、《绮怀》清代: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白话译文:

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箫,银河红墙对我来说是那样的遥远。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为了谁在风露中伫立了整整一夜呢?

缠绵的情思已尽如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已经像被剥的芭蕉。回想起她十五岁时在那月圆之夜的情景,可叹我手中的这杯酒竟已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

4、《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近现代:王国维

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极天衰草暮云平。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

白话译文:

转眼之间青春年华就已经流失,落叶萧萧寓意着秋天地来临。天边的草已经枯黄了,连着天边的云。夕阳西下,阳光从缝隙中照入,拉长的塔影斜靠在远方的城楼上。

自己孤独地站在荒郊寒风中,有话却不知道该对何人说,猛然回首,远方的皇宫峻立着。红色的宫墙在迷雾中看不清楚了,站在落日余晖中,看不清这一切,只缘身在高处。

5、《代应》唐代:李商隐

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谁与王昌报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

白话译文:

本应像牛郎织女一样相隔银河,而我与王昌只隔了一座红墙,红墙将他与富贵人家卢家相隔开来。谁来告诉他消息,让他知道我一直在思念他。

4.关于 瓦的诗句

《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苏轼覆块青青麦未苏。

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归来冰颗乱黏须。

《梅花绝句》年代: 宋 作者: 陆游万【瓦】清霜夜漏残,小舟斜月过兰干。老来一事偏堪恨,好看梅时却怕寒。

《书感》年代: 宋 作者: 陆游舞非得谱拍拍错,行未知津步步危。劫石消磨会当尽,太行突兀乃可移。

清晨【瓦】釜煮藜粥,遥夜地炉烧豆萁。此中正自有佳处,区区外慕宁非痴?《宫词》年代: 宋 作者: 王珪帘摇翡翠金风晚,【瓦】湿鸳鸯玉露天。

秋殿晓开重九宴,内人争贴菊花钿。

5.描写红墙绿瓦的诗句

1、《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宋代:陈克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

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

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白话译文: 绿草丛生的围墙,环绕着长满青苔的庭院。

庭院中日色融融芭蕉叶儿卷。蝴蝶在台阶上翩翩起飞,帷帘在微风里自在飘垂。

白玉的帘钩上一双燕儿低语呢喃,井垣的四周杨花柳絮飘旋飞转。几处传出簸钱为戏的嬉闹声,绿窗里正做着淡淡的春梦。

2、《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金朝:刘迎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

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白话译文: 离恨啊常常萦绕在分手的杨柳前,梦魂啊总是忘不了美人庭院中那雪白的梨花,记得自己官微职冷时身穿青衫妓院中曾得到她的赏识,一直玩到月色西斜才跨马沿着归路返家。 美人啊常常在翠镜中照着自己憔悴的颜容,两袖上沾满了相思啼哭的泪花,当年醉后舞墨题诗红墙之上,美女仿效前人在题诗的壁上笼上碧纱。

今日重新相逢说不尽平生心事,无限情思全都凝聚在传情的琵琶。 3、《绮怀》清代: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白话译文: 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箫,银河红墙对我来说是那样的遥远。

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为了谁在风露中伫立了整整一夜呢? 缠绵的情思已尽如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已经像被剥的芭蕉。回想起她十五岁时在那月圆之夜的情景,可叹我手中的这杯酒竟已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

4、《临江仙·过眼韶华何处也》近现代:王国维 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极天衰草暮云平。

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

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

白话译文: 转眼之间青春年华就已经流失,落叶萧萧寓意着秋天地来临。天边的草已经枯黄了,连着天边的云。

夕阳西下,阳光从缝隙中照入,拉长的塔影斜靠在远方的城楼上。 自己孤独地站在荒郊寒风中,有话却不知道该对何人说,猛然回首,远方的皇宫峻立着。

红色的宫墙在迷雾中看不清楚了,站在落日余晖中,看不清这一切,只缘身在高处。 5、《代应》唐代:李商隐 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谁与王昌报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 白话译文: 本应像牛郎织女一样相隔银河,而我与王昌只隔了一座红墙,红墙将他与富贵人家卢家相隔开来。

谁来告诉他消息,让他知道我一直在思念他。

6.描写霜的诗句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魏晋·曹植《情诗》

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 唐·李世民《秋暮言志》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霜露晚凄凄,高天逐望低。 唐·杜甫《出郭》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 唐·王昌龄《秋山寄陈谠言》

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唐·杜牧《斫竹》

锦衾重自暖,遮莫晓霜飞。 唐·孟浩然《寒夜》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唐·白居易《村夜》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唐·白居易《长恨歌》

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 唐·徐寅《荔枝》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唐·李商隐《霜月》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唐·王昌龄《九日登高》

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莲开蕊暖泉香。 唐·杜牧《华清宫》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宋·曾巩《咏柳》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宋·张耒《夜坐》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

照地凝霜珠结露,浸楼似水玉含烟。 清·秋瑾《月》

昨夜风风雨雨秋,秋霜秋露尽含愁。 清·秋瑾《秋风曲》

7.描写炎热的诗句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出自:唐·白居易《观刈麦》。

译文:脚被地面热气熏蒸,背烤着火辣的阳光。精疲力竭不觉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2、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出自:宋·杨万里《夏夜追凉》。

译文: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3、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出自:宋·陆游《苦热》。

译文:屋上的房瓦,一鳞一鳞的好像成了条条火龙,人们白天即使坐着不动,也是汗珠涔涔。没有办法,不能像鸟儿生翅飞出酷热之外,自己也就只能像坐在蒸锅中一样,忍受这种难捱的酷热了。

4、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出自:唐·王毂《杂曲歌辞·苦热行》。

译文:火神从南边把火龙驱赶过来,火焰把天空烧得一片通红。烈日停留在空中,久久不肯离去,大地处在火红的烘炉之中。

5、炎威天气日偏长,汗湿轻罗倚画窗。

出自:明·智生《夏词》。

译文:极其炎热的天气,白昼也比较长,穿着薄薄的罗纱也汗湿了,倚靠在窗前作画。

8.形容火炉的诗词

形容火炉的诗词:

1、《问刘十九》

唐代 白居易

原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能否共饮一杯?朋友!

2、《更漏子·玉炉香》

唐代 温庭筠

原文: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译文:

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3、《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清代 纳兰性德

原文: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译文:

灯残风灭,香炉之烟也已经变冷,相伴的只有自己孤单的身影。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问世间醒眼的是什么人。

相聚难离别易,唯又离别之时的酒宴,喝完之后独自搔头。闲愁总是交付喝醉来入眠,只害怕醒来时候自己依然在酒器面前。

4、《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唐代 牛峤

原文: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译文:

华贵的香炉旁,清凉的竹席上,鸳鸯锦被下盖着一对情侣,像并枝的连理同眠共枕,脂粉和着香汗在枕上流淌。窗外响起辘轳的声音,惊醒了温柔乡里的春梦一场,微整的眉间有几分惊怨,含笑的相视里羞见晨光。

浓浓的柳荫里,淡淡的晨雾迷迷茫茫,残乱的缕缕鬓发,好似青云飞掠过脸庞。蝉钗已簪不住飞乱的流云,三三两两地散落在枕上。她定是拼了一生的激情,才搏得郎君一宵欢畅。

5、《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宋代 苏轼

原文: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译文:

香炉还是暖的,炉中的香烧的所剩不多了。爱惜香,哪怕剩的不多了。也要用宝钗把那点残余未尽的香翻动,使它全部燃烧完毕。再嗅那里,余留的香还存在。

趁着别人不知道,把沉香木加进香炉中,和燃烧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烧,再偷偷地把香炉的盖子盖上,想让香气飘的更久一些。这么做因为两人感情很深,害怕香没有烧完就会熄灭。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