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清宫的诗句

1.清朝的描写田园诗句有哪些

王绩《野望》、王勃《山中》、陈子昂《度荆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甫《望岳》、《江村》、《登高》;韦应物的《滁州西涧》;顾况《过山农家》;张继《枫桥夜泊》;戴叔沦《苏溪亭》;储光羲《钓鱼湾》;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孟郊《游石龙涡》;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大林寺桃花》《杭州春望》;刘禹锡《巫山神女庙》;柳宗元《渔翁》《江雪》;李贺《巫山高》;杜枚《山行》;李商隐《乐游原》;温庭筠《商山早行》……唐代诗人中以山水诗闻名的人很多,但能代表山水诗成熟的,主要还是孟浩然、王维、李白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归园田居五首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弃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2.关于清朝的古诗有哪些

1、《题秋江独钓图》

清代: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译文:

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

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2、《论诗五首·其二》

清代: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3、《长相思·山一程》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4、《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

清代:龚自珍

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译文:

人心和天意变化无常,没想到自己无意中还保存着十年前的花瓣。迷离恍惚,转眼树上的花开又十年。

自己十年中往来奔波,受尽了折磨。不要去怜惜花瓣,其实自己的身世,也是和落花一样飘零。

5、《论诗五首·其三》

清代:赵翼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译文:

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

如果自己见识低下,就像矮人看戏似的,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对戏的好坏心中没有定数,只是随声附和罢了。说明评论事物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

3.请教一下清朝壮志难酬的诗歌有哪些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字词注释: 浩荡:形容愁思深广;吟鞭:即甩鞭发出响声;落红:落花。 中文: 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 背景: 清朝后期,统治腐败。

人才问题、思想问题都使诗人痛心。在这种状况下,他写了一系列的诗歌。

这首诗表达了自己为国家甘愿牺牲自己的情操。 四、详解: 出处:龚自珍《已亥杂诗》。

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璱人,字定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 政治家、文学家。

诗气势纵横,有《龚自珍全集》。 从字面看,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

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其高尚志节更能感召年青一代。 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伟大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这正好比悲心回向、永远利他的大乘精神;而无论盛开的花、落下的花、还是地上的泥土,其实原本就是一体,只不过是随缘所处的位置不同罢了。

4.清朝诗人敦敏有哪些诗句是描写酒的呢

敦敏,字子明。

(1729~1783年),少年时和弟敦诚同读于右翼宗学,才和曹雪芹相识。乾隆二十年(1755年)敦敏参加宗学岁试,考列优等,官至总管,作有《懋斋诗钞》。

居北京内城西槐园。描写酒的诗句有: 诗才忆曹植,酒盏愧陈遵;上已前三日,相劳醉碧菌。

——《小诗代简寄曹雪芹》 野浦冻云深,柴扉晚酒薄;山村不见人,夕阳寒欲落。 ——《访曹雪芹不值》 醉余奋扫如橡笔,写出胸中傀儡时。

——《题芹圃画石》 碧水青山曲径遐,薛萝门巷足烟霞。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

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新仇旧恨知多少,一醉氇毺白眼斜。

——《赠芹圃》 秦淮旧梦人犹在,燕市悲歌酒易醺。忽漫相逢频把袂,年来聚散感浮云。

——《樊斋诗钞》 花明两岸柳霏微,到眼风光春欲归。逝水不留诗客杳,登楼空忆酒徒非。

——《吊雪芹》。

5.纳兰性德的诗

马背民族的后代纳兰性德,在亲情、友情、爱情上无一不至情至性。

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当代青年,而与这位大词人有关的地理,便成为别有意味的一个人的地理,成为纳兰迷身心向往的地方。 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有清一代杰出的词人、康熙皇帝的警卫班长纳兰性德患了一种语焉不详的寒疾(18岁时他便因此疾而辍考三年),苦扼七日,终告不治 纳兰性德家与康熙皇帝家,既是世仇又是姻亲,因为在明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在开始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剿灭了同是满族但是不肯归顺于他的海西女真叶赫纳兰部族,杀死了叶赫部族的首领金台石。

这个金台石,乃是纳兰性德的曾祖父,而努尔哈赤所娶的妻子孟古,又是金台石的胞妹 叶赫家族纳入了满族正黄旗的旗籍,与爱新觉罗本是世仇的君臣两家,到了纳兰明珠这一代的时候,有了根本的变化, 这种宠信,既来自于纳兰明珠的才干,也来自于他的忠诚――不记杀祖之仇的忠诚。 马背上的民族是弱肉强食的民族。

纳兰性德即是明珠的长子,他聪慧过人,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汉族上千年积累的文化传统成为他生活中的挚爱。

有记载,他早年创作的词《一斛珠·元夜月蚀》大约作于十岁。17岁时,进入太学读书,颇受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

徐将纳兰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由于受到了这种泰斗级人物的指点,纳兰在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时,便考中了举人,转过年,当他参加高一级的会考殿试时,那个讨厌的寒疾发作了,因病他放弃了这次考试。功名的擦身而过,却由另外一些值得欣慰的事情弥补了:这一年他结婚了,妻卢氏是他从心底里喜爱的女子,这一年他还结识了当时中国文化界一些顶尖的人物如严绳孙、姜寰英,朱彝尊等人,这些年长他大约三十岁的文人们立即成为了他的师友。

在恢复身体的这两年多,他拜徐乾学为师,学习中原文化,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编纂了一部长达1792卷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同时又将读书见闻与学友传述整理记录成一本随笔集《渌水亭杂识》。 纳兰性德22岁的时候,再次参加殿试,结果考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满以为会以才华济世的纳兰性德被任命为康熙皇帝的三等侍卫,后又升任二等侍卫,最终升为一等侍卫。

心怀不满的纳兰性德隐忍了自己心中的郁闷,勤勤恳恳地伴随着皇帝出行巡阅,奉旨唱和,文武兼备的纳兰受到了皇帝的喜爱。 充任武职的纳兰性德在生活当中是地道的文人做派,甚至公务在身,充任康熙侍卫期间,亦是如此,“其扈跸时,雕弓书卷,错杂左右,日则校猎,夜必读书,书声与他人酣声相和。

”休假的时候,他便邀集一般汉族文友们相聚一堂,饮酒论诗,卸去戎装之后,他的衣着模仿着他心仪的古代汉族文人的模样,当听到文友夸赞他长得很象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时,纳兰内心便充满了欢喜。马背民族的后代纳兰性德,身上却有许多汉族文人那种期期艾艾、幽幽怨怨、感物伤怀、愁肠婉转。

这种汉族文人式的哀婉幽怨,究竟是怎样成为满族正黄旗子弟纳兰性格中的一部分呢?居其地、姓其姓、蛮横孔武的祖先血脉为何竟孕育出纳兰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情种(亲情、友情、爱情)?纳兰性德身上充满了这样矛盾的地方。 骨子里乃一介文人的纳兰性德,内心深处虽然厌倦这种皇帝侍卫生活,但是他并没有勇气摆脱这种生活,而只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年轻的纳兰,扈从之余,写下了不少诗文。在他24岁的时候,友人将他的词作编辑成《饮水词》,广受好评,后有人将他的词作342首辑成《纳兰词》,《纳兰词》在当时便得到广泛传播,纳兰的老师徐乾学说他的词“传写遍于村校邮壁”,甚至“家家争唱饮水词”。

(文/ 郭盖)。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