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的古诗有哪些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如: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卷一 ◎诗四十七首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尝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 )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次韵和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间刘购得之】 都城日荒废,往事不可还。 惟余故苑石,漂散向人间。公来始购蓄,不惮道里艰。 尽従尘埃中,来对冰雪颜。瘦骨拔凛凛,苍根漱潺潺。 唐人惟奇章,好石古莫攀。尽令属牛氏,刻凿纷班班。 嗟此本何常,聚散实循环。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 君看刘李末,不能保河关。况此百株石,鸿毛于泰山。 但当对石饮,万事付等闲。 【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受命出府至宝鸡虢郿盩厔四县既毕事因朝谒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 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 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天遥殊不辨,风急已难收。 晓入陈仓县,犹余卖酒楼。烟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 (十三日宿武城镇,即俗所谓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是夜二鼓,宝鸡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见于武城。) 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 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欲往安能遂,将还为少留。 回趋西虢道,却渡小河洲。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 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十四日,自宝鸡行至虢。 闻太公磻溪石在县东南十八里,犹有投竿跪饵两膝所著之处。)东去过郿坞,孤城象汉刘。 谁言董公健,竟复伍孚仇。白刃俄生肘,黄金漫似丘。 (十五日至郿县,县有董卓城,其城象长安,俗谓之小长安。)平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 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不。岩崖已奇绝,冰雪更琱锼。 春旱忧无麦,山灵喜有湫。蛟龙懒方睡,瓶罐小容偷。 (是日晚,自郿起至清秋镇宿。 道过太白山,相传云,军行鸣鼓角过山下,辄致雷雨。 山上有湫甚灵,以今岁旱,方议取之。)二曲林泉胜,三川气象侔。 近山麰麦早,临水竹篁修。(十六日至盩厔,以近山地美,气候殊早。 县有官竹园,十数里不绝。)先帝膺符命,行宫画冕旒。 侍臣簪武弁,女乐抱箜篌。 秘殿开金锁,神人控玉虬。 黑衣横巨剑,被发凛双眸。(十七日,寒食。 自盩厔东南行二十余里,朝谒太平宫二圣御容。此宫乃太宗皇帝时有神降于道士张守真以告受命之符,所为立也。 神封翊圣将军,有殿。)邂逅逢佳士,相将弄彩舟。 投篙披绿荇,濯足乱清沟。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国秋。 绕湖栽翠密,终夜响飕飕。(是日与监宫张杲之泛舟南溪,遂留宿于溪堂。) 冒晓穷幽邃,操戈畏炳彪。(十八日,循终南而西,县尉以甲卒见送。 或云近官竹园往往有虎。)尹生犹有宅,老氏旧停辀。 问道遗踪在,登仙往事悠。驭风归汗漫,阅世似蜉蝣。 羽客知人意,瑶琴系马秋。 不辞山寺远,来作鹿鸣呦。 帝子传闻李,岩堂仿像缑。轻风帏幔卷,落日髻鬟愁。 入谷(音浴。)警蒙密,登坡费挽搂。 乱峰搀似槊,一水淡如油。中使何年到,金龙自古投。 千重横翠石,百丈见游AA2 。最爱泉鸣洞,初尝雪入喉。 满瓶虽可致,洗耳叹无由。(是日游崇圣观,俗所谓楼观也,乃尹喜旧宅,山脚有授经台尚在。 遂与张杲之同至大秦寺蚤食而别。有太平宫道士赵宗有,抱琴见送至寺,作《鹿鸣》之引乃去。 又西至延生观,观后上小山,有唐玉真公主修道之遗迹。下山而西行十数里,南入黑水谷,谷中有潭名仙游潭。 潭上有寺三,倚峻峰,面清溪,树林深翠,怪石不可胜数。潭水以绳缒石数百尺,不得其底,以瓦砾投之,翔扬徐下,食顷乃不见,其清澈如此。 遂宿于中兴寺,寺中有玉女洞,洞中有飞泉甚甘,明日以泉二瓶归至郿,又明日乃至府。)忽忆寻蟆培,方冬脱鹿裘。 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俦。惟有泉旁饮,无人自献酬。 2.有关苏轼的诗句有什么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七绝·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词·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七绝·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七绝·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七绝·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词·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浣溪沙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买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词·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词·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词·江城子之三 凤凰山下雨出晴。 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数峰青 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词·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词·少年游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江城子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 3.苏轼的古诗名句有哪些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 赠刘景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宋·苏轼·后赤壁赋)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4.苏东坡的诗句《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其一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苏轼的经典诗句有哪些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回首想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相逢一醉是前缘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玉室金堂馀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6.苏轼的诗有哪些代表作有:《题西林壁》、《和子由渑池怀旧》、《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7.苏轼的古诗有哪些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8.赞美苏轼的诗句有哪些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东坡父子三) 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不独‘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辟南荒之诗境也。” 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 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世概》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 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 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曲洧旧闻》)。 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