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送别王昌龄的诗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 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读了这两句诗,人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声声子规鸟儿的悲啼,此情此景,已足以使人心生悲凉,更何况又传来远方老友的不幸遭贬的讯息,又怎让人不为友人担心、忧愁?。 2.王昌龄有关边塞军旅生活的诗出塞二首: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塞下曲四首 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其三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其四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从军行七首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独上:一作独坐.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旧别情:一作离别情.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玉门关:一作雁门关.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3.王昌龄的诗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 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 (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 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 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诗在生前就负盛名,人称“诗家夫(一作天)子王江宁”。他的七绝前人往往以之与李白并称。 今存《王昌龄集》2卷,辑入《唐人小集》、《唐诗二十六家》,《王昌龄诗集》 3卷,辑入《唐百家诗》。《全唐诗》编录其诗为 4卷。 又《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昌龄《诗格》2卷、《诗中密旨》1卷。现在所见到的《诗格》与《诗中密旨》,收于明人所编的《格致丛书》。 但前人也有怀疑不是王昌龄作的(《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司空图《诗品》提要、卷一九七《吟窗杂录》提要)。考唐时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所作《文镜秘府论》已述及王昌龄评诗之语。 在遍照金刚所作的《献书表》中也说到《王昌龄诗格》 1卷(《唐文续拾》卷十六),可见王昌龄确曾作过《诗格》。至于现存的《诗格》和《诗中密旨》是否即王昌龄原著,则尚待考证。 塞下曲四首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九江口作 初日 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送郭司仓 从军行七首 出塞二首 采莲曲二首 春宫曲 长信秋词 闺情 听流人水调子 芙蓉楼送辛渐 送单十三毕五归塞下曲四首其一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入塞寒:一作复入塞。共尘沙:一作向沙场。 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其三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其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山尊在渔舟,棹月情已醉。 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海雁时独飞,永然沧州意。 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 缑峰信所克,济北余乃遂。齐物意已会,息肩理犹未。 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乘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 盈缩理无余,今往何必忧。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九江口作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初日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 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 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 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 天香自然会,陵异识钟音。送郭司仓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从军行七首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独上:一作独坐。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旧别情:一作离别情。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玉门关:一作雁门关。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4.王昌龄的诗有哪些「王昌龄」诗词全集(210首)1、《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出塞》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3、《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4、《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5、《从军行》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6、《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8、《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9、《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0、《塞下曲·饮马渡秋水》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1、《长歌行》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系马停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况登汉家陵,南望长安。 12、《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3、《送柴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4、《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15、《送别》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氤氲。 醉后不能语,乡山雨纷纷。16、《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17、《塞上曲》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鞲马宿严霜。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18、《塞上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19、《行路难·双丝作绠系银瓶》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 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人生意气好弃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20、《青楼曲二首》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 金章。21、《青楼曲二首》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22、《从军行七首》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23、《听流人水调子》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24、《西宫春怨》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25、《长信怨》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26、《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27、《古意》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28、《秋思》阏氏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月出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一。29、《杂兴》握中铜匕首,粉锉楚山铁。 义士频报雠,杀人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 一举无两全,。30、《春宫怨》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31、《春怨》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 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32、《放歌行》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升平。 33、《箜篌引》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弹作。 34、《采莲曲二首》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 35、《箜篌引》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36、《代扶风主人答》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主人。 37、《秋兴》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 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 38、《咏史》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 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位重。39、《录自《文镜秘府论》》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寄欢州》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见谴至伊水》黄叶乱秋雨,空斋愁暮心。 《客。40、《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事务。 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 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昨日。 5.王昌龄的诗王昌龄(698-758)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京兆万年(今属西安市)人。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后改授汜水尉,再迁为江宁丞。一生曾两次被谪蛮荒之地:一次约在开元二十五年秋,他获罪被谪岭南;一次约在天宝六载秋,以所谓“不护细行”被贬为龙标尉。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避乱至江淮一带,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 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王昌龄诗选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塞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答武陵太守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 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 春潮夜夜深 秋兴 日暮西北堂, 凉风洗修木。 著书在南窗, 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 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 刈黍就寒谷。 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 越水将引掉。 山为两乡别, 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 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 苦节知所效。 6.王昌龄的诗有哪些出塞 从军行 芙蓉楼送辛渐 咏浣纱溪 送郭司仓 从军行 从军行七首 答武陵太守 闺怨 塞下曲 塞上曲 送柴侍御 采莲曲二首 采练曲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横吹曲辞·出塞 青楼曲二首 长信秋词五首 箜篌引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长信怨 春宫怨 九日登高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长歌行 赠宇文中丞 [一作畅当诗] 琴 录自《文镜秘府论》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出塞 夏日花萼楼(酉甫)宴应制 乌栖曲 [一作李端诗] 驾幸河东 裴六书堂 胡笳曲 段宥厅孤桐 失题 城傍曲 行路难 送欧阳会稽之任 送李棹游江东 送魏二 送裴图南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旅望 [一作李颀诗]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西宫春怨 万岁楼 初日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听弹风入松赠杨补阙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江上闻笛 古意 过华阴 寒食即事 送朱越 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贻之作 题净眼师房 相和歌辞·长信怨 送程六 谒焦炼师 客广陵 静法师东斋 小敷谷龙潭祠作 送刘十五之郡 放歌行 风凉原上作 杂兴 从军行二首 少年行二首 留别岑参兄弟 宿裴氏山庄 斋心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观江淮名胜图 送任五之桂林 塞上曲 殿前曲二首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 龙标野宴 浣纱女 观猎 途中作 沙苑南渡头 城旁 送别 题朱炼师山房 卢溪别人 失题 奉和卢明府九日岘山宴马二使君崔员外张郎中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丈八寺而苏不至因有此作 朝来曲 箜篌引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 送乔林 还山贻湛法师 寒食卧疾喜李少府见寻 咏青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 寄是正字 与张折冲游耆(门者)寺 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 段宥厅孤桐 巴陵送李十二 河上老人歌 别辛渐 送柴侍御 送吴十九往沅陵 送崔参军往龙溪 送郑判官 别陶副使归南海 素上人影塔 赵十四兄见访 甘泉歌 听流人水调子 宴春源 送李十五 从军行 西宫秋怨 青楼曲二首 青楼怨 岳阳别李十六越宾 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 代扶风主人答 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 [一作高适诗] 宿灞上寄侍御(王与)弟 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秋兴 灞上闲居 独游 太湖秋夕 越女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一作刘慎虚诗] 留别武陵袁丞 悲哉行 为张(亻贵)赠阎使臣 赠史昭 秋山寄陈谠言 变行路难 题僧房双桐 题灞池二首 送张四 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题 寄陶副使 至南陵答皇甫岳 西江寄越弟 九江口作 遇薛明府谒聪上人 [一作孟浩然诗。] 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 重别李评事 春怨 上侍御七兄 留别 赠李侍御 又 秋日 录自《海录碎事》 录自《河岳英灵集》 秋思 奉赠张荆州 驾出长安(一作宋之问诗) 送人归江夏 句 送李五 别皇甫五 闺怨 梁苑 梅道士水亭 赠宇文中丞(本畅当诗)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一作高适诗) 又 失题 上同州使君伯 留别司马太守 送单十三毕五归 送李五 送十五舅 留别郭八 送窦七 送姚司法归吴 送高三之桂林 送万大归长沙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大梁途中作 山行入泾州 李四仓曹宅夜饮 萧驸马宅花烛 寄穆侍御出幽州 梁苑 别李浦之京 送狄宗亨 送薛大赴安陆 送谭八之桂林 击磐老人 送胡大 咏史 别刘諝 送韦十二兵曹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山中别庞十 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 巴陵别刘处士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诸官游招隐寺 宴南亭 何九于客舍集 上马当山神 本文来自: 八斗诗词大库 poem.8dou.net) 详文参考:/poemt/19.shtml 7.王昌龄的诗句塞下曲四首其一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入塞寒:一作复入塞。 共尘沙:一作向沙场。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其三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其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尊在渔舟,棹月情已醉。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 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 海雁时独飞,永然沧州意。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 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缑峰信所克,济北余乃遂。 齐物意已会,息肩理犹未。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 乘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 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 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 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盈缩理无余,今往何必忧。 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 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 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 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九江口作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 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 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 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初日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 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 杨花更吹满。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 风静夜潮满,城高寒气昏。故人何寂寞,久已乖清言。 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檐外含山翠,人间出世心。圆通无有象,圣境不能侵。 真是吾兄法,何妨友弟深。天香自然会,陵异识钟音。 送郭司仓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从军行七首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独上:一作独坐。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旧别情:一作离别情。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玉门关:一作雁门关。 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出塞二首 [第二首一作李白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采莲曲二首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闺情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听流人水调子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连天:一作连江。送单十三毕五归寒江绿竹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 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8.有关王昌龄的诗有哪些王昌龄(698-758)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京兆万年(今属西安市)人。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改授汜水尉,再迁为江宁丞。一生曾两次被谪蛮荒之地:一次约在开元二十五年秋,他获罪被谪岭南;一次约在天宝六载秋,以所谓“不护细行”被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避乱至江淮一带,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王昌龄诗选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下曲(其一)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其二) 饮马渡秋水,水塞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答武陵太守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 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 春潮夜夜深 秋兴 日暮西北堂, 凉风洗修木。 著书在南窗, 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 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 刈黍就寒谷。 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 越水将引掉。 山为两乡别, 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 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 苦节知所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