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悼亡双臂

1.求全宋词中的悼亡词

苏轼 <<江城子>>(亡妻贺铸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亡妻《鹧鸪天》 贺铸 (亡妻南宋·陆游《沈园二首》(亡妻唐婉【这个是两首诗。

算不? 南宋·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亡妻南宋刘克庄《风入松·福清道中作》(亡妻戴复古《木兰花慢》(亡妻吴文英的《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为妾苏轼《西江月•梅花》(妾苏轼《卜算子》(惠州的一女子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妓 《过龙门》(妓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妓朱敦儒《念奴娇》(亡妻南宋吴文英《莺啼序》(妾高观国《永遇乐…次韵吊青楼》(妓刘埙《湘揣订编寡妆干表吮勃经灵瑟》(妓李清照《偶成》(亡夫柳永《秋蕊香引》周文璞《吊友人朱子大》(友人【诗。

【暂时找到这些,貌似有点不够,可是真的找不到了,还是希望能帮到你O(∩_∩)O】。

2.纳兰性德的悼亡词

(一)婉丽凄清 真挚深切

纳兰容若的好友顾贞观曾说:“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人言愁,我始欲愁。”这句话正表明了纳兰容若词作,尤其是悼亡词的主要特点:婉丽凄清。这也可说是悼亡之作的共同特征:元稹“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日哀。”,李煜“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贺铸“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无不是凄切哀婉,令人肝肠寸断。这在纳兰的悼亡词中更为突出。其字里行间满是剪不断的爱意幽思,道不尽的柔肠悲歌。凄凄惨惨,悲悲切切,如断肠之曲,摧人心肝。这种镂骨铭心、魂牵梦绕的追念之情,读来使人荡气回肠,不能自已。一种凄美之感,回荡其间。这种凄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意象。意象是诗词构成的基本材料,语言又是诗词意象的表现形式,是其载体,是其外衣,二者是为表里。青衫、银钮、梨花影、回廊、玉钩斜路、蔓草残阳、清泪、椒浆。。再看前面所列五首悼亡词中,空阶、重泉、纸灰、斜阳、碧落、漆灯、秋坟、西风、黄叶。。诸如此类凄淡灰暗的意象,纳兰的悼亡词中比比皆是,举不胜举。这些意象大都蒙上了一层忧伤的暗影,染上了一种凄清的色彩,透露出悲凉伤感的意绪。未读全章,单看零词,便已有了凄清之感。(2)意境。意境是词的灵魂。纳兰词属婉约一路,婉约词之境界缠绵深婉,朦胧曲折,这是人所公认的。容若的词不但有婉约词人之共性,而且在境界的铸造上还显示出独有的特点,即其词境的凄惋。我们在读纳兰的悼亡词时总是为其所铸成的凄切哀怨的情景氛围所感,总是于不知不觉中受到某种震撼,这种心灵感受,正是由于诗人所融铸的凄惋的词境所产生。

纳兰容若的悼亡词之所以婉丽凄清,动人心魄,归根结底在于他的“真纯”。纳兰容若与其妻卢氏只共同生活了短短三年便撒手人寰,这成为词人心中永远的痛,他对卢氏情真意笃,对和卢氏的恩爱生活没齿难忘,无尽的思念化作了一首首悼亡词,如泣如诉,痛彻心扉。诸多词章写真意,抒真情,摹真景,说真话,绝无矫作,绝不搔首弄姿。回荡在字里行间真挚深切的情感,是纳兰词无边魅力的根本所在。

(二)清新自然 不事雕饰

徐乾学在《墓志铭》中说:性德之词“清新秀隽,自然超逸”。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也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又说:“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这里都提到“自然”。纳兰容若的悼亡词婉丽凄清、真挚深切,并不是因其辞藻华丽,刻意雕饰。相反,其词用语自然,清新平实。什么是“自然”呢?自然二字常与“真纯”连缀用于文艺作品之风格的评论上,既指作品的情感表现,又指艺术技巧,而两者又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的显示面,前述之“真”是侧重在作品的情感表现方面,而这里所指则是侧重在词的艺术技巧,即语言表达上,就是说性德的词不刻画,不雕琢,不粉饰,纯任性灵,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仿佛由肺腑流出。例如前面所选取的《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中“钗钿约,竞抛弃”二句,你因觉人间无味而撒手归去,却不顾我俩当年白头到老的誓言,竟使我一人痛苦地生活在人间。很平常的语句,像是在无理的抱怨一般,但正见其至情;再看《青衫湿》,首句“近来无限伤心事”,似不经意间向人倾诉一般,近段时间有很多伤心的事,却再没有人可以分担。这也是再平常不过的句子;又如《蝶恋花》里“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爱情如能像月亮那样始终皎洁,即使你在冰雪之中,我也要用爱情之火来温暖你。语出自然,读来浅显易懂,并无太过华丽的比喻,但洋溢在其间的深情,却不禁让人深深心折。

这些词都是亦景亦情,情景交融的佳作,全用白描的手法,有的近乎口头语的语言,或描写景物,或抒写深情,或叙述见闻感受等等,几乎无须注释。没有辞藻雕饰,没有肆力刻画,读来自然亲切。

所以,清新自然、不事雕饰,是纳兰容若悼亡词的另一大特点。

用典如神 化句贴切

纳兰容若的词作中喜用典故,化用前人佳句,但绝非滥引乱征,而是恰如其分,契合词境,紧扣题旨增强了词作的说服力和意境美。这里仍以前面所列出的五首悼亡词为例:

《金缕曲》“滴空阶”二句,化用温庭筠《更漏子》下阕词意,温词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能清晰听到夜雨停歇之后,残雨滴空阶之声的人,一定有着郁闷难排的心事,温庭筠是为离情所苦,纳兰容若则为丧妻之痛,死别之伤痛自然远过于生离,故其凄苦更甚。

《沁园春》“重寻碧落茫茫”,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里是说纳兰梦醒之后,爱妻之音容俱逝,天地茫茫,无处可寻,不胜凄怆。

3.宋朝悼亡词

支持楼上的!这是苏轼为悼念第一个夫人去世10年的时候做的。他一生三位夫人。但苏轼是个中情谊的君子。他为了悼念亡妻,他在夫人的坟墓前种了10万棵路绿树。

感动~~感动~~

------------------------------------

some more: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