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童宋词

1.古代诗词中终童一词有何典故

终意据《汉书•终军传》蒙,汉丧讲•人终军,少好学, 辫博能文,十八岁上书武帝,官拜绘事中。

后奉命出使南越,说服南越归 属汉朝。终军自谓请缨,擒娀归朝。

到南越后说服越王,越相吕嘉造反,终军被害,年仅二十。后世也称他终 童。

唐•武元衡《长安叙怀赠崔十五:“李广少时思报国,终军未遇敢 论边。”唐•杜牧《出关“关吏不须迎马笑,去时无意学终军。”

唐•王 维《哭祖六自虚》:“国讶终军《亦作“童”少,人知贾谊贤。”唐•钱起 《送傅管记赴蜀军》:“终童之死谁继出,燕颔儒生今俊逸。”

唐•徐弦《送 髙舍人使岭南陆贾真迂阔,终童久寂寥。”。

2.赞美孩子的诗词

描写孩子的诗句1、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黄庭坚《牧童》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3、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李涉《牧童词》4、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宣宗李忱《吊白居易》5、午后顺着小河走,河水清清,在我脚下流。水中石头大如斗,石边鱼儿轻轻游。

小小牧童竟怕羞,赤身蹲在,田边和地头。口中唤着大花狗,手里牵着老黄牛。

——《牧牛图》6、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杨柳轻指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

——轩治翁7、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9、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10、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崔道融《溪居即事》11、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崔道融《牧竖》1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13、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徐渭《风鸢图诗》其一14、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15、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1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17、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贾岛《宿郑州》)(节选)18、秋来皎洁白须光,试脱朝簪学酒狂。

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孙嬉笑挽衣裳。——权德舆《览镜见白发数茎光鲜特异》19、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20、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

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丘为《泛耶溪》2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2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24、**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施肩吾《**词》25、幼童轻岁月,谓言可久长,一朝见零悴,叹息向秋霜。

迍邅已穷极,疢疴复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见白日光。庶及盛年时,暂遂情所望。

吉辰既乖越,来期眇未央。促促岁月尽,穷年空怨伤。

——伍缉之《劳歌二首》之一26、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27、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28、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李商隐《忆匡一师》2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30、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韦庄《与小女》3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池上》32、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33、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卢肇《牧童》34、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刘因《山家》3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古朗月行》36、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刘禹锡《踏歌词》37、儿童也爱晴明好,纸剪风鸢各一群。——朱茂曙《秦淮河春游即事》38、十岁载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绝句》39、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孔尚任《放风筝》40、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3.阿童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据《苷书•羊祜传》, 阿童为晋益州剌史王濬小名。

其时, 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

时晋荆 州都督羊祜欲伐吴,听到童谚,又知濬可任用,因此委王濬以练水军伐 吴。唐•李贺《王浚墓下作》:“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

清•吴伟业 《满江红•蒜山怀古》:“记当年,阿童东下。佛狸深入。”

阿琼:即许飞琼。出典见“飞 琼”条。

五代•冯延已《相见欢》:“晓 窗梦到昭华,阿琼家。”宋•姜夔(浣 溪沙》:“翦翦寒花小更垂,阿琼愁里 弄妆迟。”

4.想要一些儿童小故事、童词童谣或是唐诗宋词之类的给孩子听,有哪位

诗中江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中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中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诗中亲情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诗中乡情 1.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唐诗宋词的名句,作者及出处 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许浑《咸阳城东楼》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白《蜀道难》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上九邕》 丈夫未可轻少年 (邕yong:1、邕江,水名,在广西。2、广西南宁的别称。)

白居易《放言 五首之三》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长恨歌》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高适《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渭城曲》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观猎。

5.带有“童”字的诗句 0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书课弟侄,农圃资童仆。----白居易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

---白居易 听竹枝赠李侍御 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白居易 饱食闲坐 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

----白居易 春日闲居三首 庖童朝告盐米尽,侍婢暮诉衣裳穿。----白居易 达哉乐天行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茶磨二首 [宋]梅尧臣 之二 盆是荷花磨是莲,谁砻麻石洞中天。

欲将雀舌成云末,三尺蛮童一臂旋。茶爽添诗句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

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柳宗元 张籍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采桑子 作者: 黄庭坚 投荒万里无归路, 雪点鬓繁. 度鬼门关, 已拼儿童作楚蛮. 黄云苦竹啼归去, 绕荔枝山. 蓬户身闲, 歌板谁家教小鬟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宿新市徐公店 无名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花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守岁诗 苏轼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田家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送陈摽(满酌劝童仆):唐:朱庆馀 满酌劝童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

送张惟俭秀才入举(清秀过终童) 唐:李嘉佑 清秀过终童,携书访老翁。以吾为世旧,怜尔继家风。

淮岸经霜柳,关城带月鸿。春归定得意,花送到东中。

赠僧(心法本无住) 唐:许浑 心法本无住,流沙归复来。锡随山鸟动,经附海船回。

洗足柳遮寺,坐禅花委苔。唯将一童子,又欲上天台。

村舍二首(自翦青莎织雨衣) 唐:许浑 自翦青莎织雨衣,南峰烟火是柴扉。莱妻早报蒸藜熟,童子遥迎种豆归。

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花时未免人来往,欲买严光旧钓矶。

尚平多累自归难,一日身闲一日安。山径晓云收猎网,水门凉月挂鱼竿。

花间酒气春风暖,竹里棋声暮雨寒。三顷水田秋更熟,北窗谁拂旧尘冠。

哭吕衡州六首(气敌三人杰) 唐:元稹 气敌三人杰,交深一纸书。我投冰莹眼,君报水怜鱼。

髀股惟夸瘦,膏肓岂暇除。伤心死诸葛,忧道不忧余。

望有经纶钓,虔收宰相刀。江文驾风远,云貌接天高。

国待球琳器,家藏虎豹韬。尽将千载宝,埋入五原蒿。

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势激三千壮,年应四十无。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

雕鹗生难敌,沉檀死更香。儿童喧巷市,羸老哭碑堂。

雁起沙汀暗,云连海气黄。祝融峰上月,几照北人丧。

回雁峰前雁,春回尽却回。联行四人去,同葬一人来。

铙吹临江返,城池隔雾开。满船深夜哭,风棹楚猿哀。

杜预春秋癖,扬雄著述精。在时兼不语,终古定归名。

耒水波文细,湘江竹叶轻。平生思风月,潜寐若为情。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