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的送别词

1.宋词中的离别词

柳永的凄凉送别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宋)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宋)柳永《雨霖铃》 送陈章甫 1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 ,枣花未落桐阴长2。

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3 。 陈侯立身何坦荡4 ,虬须虎眉仍大颡5 。

腹中贮书一万卷6 ,不肯低头在草莽 7。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8。

醉卧不知白日暮 ,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 ,津口停舟渡不得9。

郑国游人未及家 10,洛阳行子空叹息 11。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12。

谢亭送别1 许浑 劳歌一曲解舟行2,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1,浩然离故关2。 高风汉阳渡3,初日郢门山4。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5。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6。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1,耻为游子颜2。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3。 所志在功名4,离别何足叹。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1。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2,江头潮已平。 踏莎行 晏殊 祖席离歌1,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2。居人匹马映林嘶3,行人去棹依波转4。

画阁魂消5,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1,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2。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3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4。楼高莫近危阑倚5。

平芜尽处是春山6,行人更在春山外。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1 王观 水是眼波横2,山是眉峰聚3。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4。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回答者: 慕容宛贞 - 试用期 一级 9-2 13:37查看用户评论(9)>>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Thanks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100% (1) 不好0% (0) 相关内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送。

• 宋代的风俗人情有哪些? • 王维是宋代还是哪代的诗人 • 哪位帮忙排一下唐宋代诗词人安年代排名 • 唐诗中的送别诗有哪些? 更多关于宋代离别词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宋代 送别 其他回答 共 4 条雨 霖 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回答者: 万事通也 - 秀才 三级 8-30 11:33踏莎行 晏殊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回答者: bean_melon - 魔法师 四级 8-30 11:44兰陵王·柳 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2.送别的宋词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大学毕业时,大家唱这首歌,心下伤感,有些人这一别,此生怕是都无缘得见了。不是宋词,只是有感。

踏莎行

晏殊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掉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

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的词是我所喜欢的,宋词里,喜欢晏殊,晏几道。

香尘已隔犹回面,已经远去却又回转,离开之人的恋恋不舍。最是离别苦

3.宋词送别词的特点

一、送别诗词中常见题目 送别诗词题目中往往有“赠、别、送”之类字眼。

如:《赠汪伦》、《别舍弟宗一》、《别董大》《送魏二》、《送元二使安西》等。就送别时诗人作为主客对象而言,送别诗词可分为送别、留别(留赠送行者)两类。

其中留别诗词数量很少,如李白《赠汪伦》、《金陵酒肆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送别双方多是朋友,也有亲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情人(李商隐《板桥晓别》、柳永《雨霖铃》),同僚(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匆匆过客(温庭筠《赠少年》)甚至是某个地方(李白《渡荆门送别》是告别故乡,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则是作别湖上亭)。

二、送别诗词中常见意象 意象是指诗词中常用以传达诗人或词人思想情感的、旨意或情感色彩相对稳定的物象或图景。送别诗词常见意象有: 1、杨柳: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2、草:别情的象征。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3、长亭:古代驿道旁盖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成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如:柳永《雨霖铃》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4、南浦:南面的水滨。

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楚辞·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白居易有《南浦别》。

5、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许浑有《谢亭送别》。 6、劳劳亭: 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

李白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除了上述意象外,送别诗词还常用:寒蝉、兰舟、美酒、残阳、阳关、古道、西风、画角、鹧鸪、春风、秋月、落叶、残红、败荷、江水、细雨、寒鸦等等。

三、送别诗词的常见情感 送别诗词大多是凄清缠绵、低徊留连,表现惜别恨别之意。王维《送别》“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愁”,白居易《南浦别》“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因别而幽怨悱恻,悲情满怀。

周紫芝《踏莎行》“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黄昏时刻已经被无穷无尽的离愁所苦,主人公便就担心今晚将如何度过,因别而愁情无限。

李商隐《板桥晓别》“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转忆昨夜一夕芙蓉如面的情人泣血神伤的情景,不但从“晓别”写出了夜来的伤离,而且从夜来的伤离进一步暗示了“晓别”的难堪。这样,昨夜长亭窗户之内,“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的情景,今朝板桥晓别之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的黯然销魂之状就都如在目前了。

送别诗词中也有积极开朗,格调高远,以壮语慰别的作品。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适《别董大》更是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著名琴师黄庭兰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话说得响亮有力,于慰藉中充满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还有借别抒怀之作。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抒发的不仅有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更有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正是这种情感的集中体现。

李白《南陵别儿童进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则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传达出自己虽被贬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四、送别诗词的常见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诗词鉴赏中主要指抒情方式、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 1、抒情方式 送别诗词主要抒写离别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接抒情的如高适《别董大》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直抒胸臆,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间接抒情的如杜牧《赠别二首(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写情。

在他眼。

4.宋词送别词的特点

一、送别诗词中常见题目 送别诗词题目中往往有“赠、别、送”之类字眼。

如:《赠汪伦》、《别舍弟宗一》、《别董大》《送魏二》、《送元二使安西》等。就送别时诗人作为主客对象而言,送别诗词可分为送别、留别(留赠送行者)两类。

其中留别诗词数量很少,如李白《赠汪伦》、《金陵酒肆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送别双方多是朋友,也有亲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情人(李商隐《板桥晓别》、柳永《雨霖铃》),同僚(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匆匆过客(温庭筠《赠少年》)甚至是某个地方(李白《渡荆门送别》是告别故乡,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则是作别湖上亭)。

二、送别诗词中常见意象 意象是指诗词中常用以传达诗人或词人思想情感的、旨意或情感色彩相对稳定的物象或图景。送别诗词常见意象有: 1、杨柳:从《诗经》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2、草:别情的象征。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3、长亭:古代驿道旁盖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成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如:柳永《雨霖铃》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4、南浦:南面的水滨。

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楚辞·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白居易有《南浦别》。

5、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

许浑有《谢亭送别》。 6、劳劳亭: 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

李白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除了上述意象外,送别诗词还常用:寒蝉、兰舟、美酒、残阳、阳关、古道、西风、画角、鹧鸪、春风、秋月、落叶、残红、败荷、江水、细雨、寒鸦等等。

三、送别诗词的常见情感 送别诗词大多是凄清缠绵、低徊留连,表现惜别恨别之意。王维《送别》“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愁”,白居易《南浦别》“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因别而幽怨悱恻,悲情满怀。

周紫芝《踏莎行》“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黄昏时刻已经被无穷无尽的离愁所苦,主人公便就担心今晚将如何度过,因别而愁情无限。

李商隐《板桥晓别》“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转忆昨夜一夕芙蓉如面的情人泣血神伤的情景,不但从“晓别”写出了夜来的伤离,而且从夜来的伤离进一步暗示了“晓别”的难堪。这样,昨夜长亭窗户之内,“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的情景,今朝板桥晓别之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的黯然销魂之状就都如在目前了。

送别诗词中也有积极开朗,格调高远,以壮语慰别的作品。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适《别董大》更是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著名琴师黄庭兰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话说得响亮有力,于慰藉中充满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还有借别抒怀之作。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抒发的不仅有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更有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正是这种情感的集中体现。

李白《南陵别儿童进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则把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传达出自己虽被贬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

四、送别诗词的常见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诗词鉴赏中主要指抒情方式、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 1、抒情方式 送别诗词主要抒写离别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接抒情的如高适《别董大》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直抒胸臆,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间接抒情的如杜牧《赠别二首(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写情。

5.送别的宋词

鹧鸪天 --- 别情 (聂胜琼)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6.送别诗句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徘岢?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 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宣州谢月(左)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7.宋词中的离别词

《雨霖铃》作者: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3.《江上》作者:王安石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4.《鹧鸪天·送人》作者: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5.《临江仙·送钱穆父》作者: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6.《送紫岩张先生北伐》作者:岳飞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地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7.《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作者:张元干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听金缕。8.《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作者:苏轼门外东风雪洒裾。

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9.《送人归京师》作者:陈与义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作者:李师中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以上就是答案!!!!!。

8.有关离别的宋词二十首

1、《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宋代: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

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

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2、《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3、《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苏轼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

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4、《踏莎行·候馆梅残》 宋代: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译文: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5、《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

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