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欢喜的诗句

一、关于快乐的诗词

程圆圆说那首《点绛唇》是李清照难得的一首欢乐的词。其实未必。早年李清照无情事,无家国事的时候,还是很快乐的。

比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附《点绛唇》全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Chan,第三声)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长命女 冯延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杯。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写景衬情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采桑子 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采桑子 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欧阳修写西湖的采桑子有十余首。在此不一一举出。由于最出名的“群芳过后西湖好”还是有点淡淡的空虚,在此不写出。)

二、描写欢喜的诗词

《如梦令》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女词人李清照对在山东原籍一次野游所作的小令。关于它的写作背景,说法不一,有的人认为,六岁之前女词人是居住在原籍(六岁那年女词人随父亲居住卞京),所以有可能是孩提时代的一次野游的记录;也有人认为,从“沉醉”二字看,是因为喝酒而忘记回家的路,而六岁那么小的年龄不可能有“沉醉”的机会,所以推断这里记录的因该十五岁束发之后的某一次野游,而且是女词人在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这段时间,或者是在朋友的唱和中,或者是与丈夫呢喃时追忆往日的趣事,乘兴而做的。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尝记”是“曾经记得”或者是“记得曾经”,这说明是一首追忆往事的小令。“溪亭”是泉名,在山东济南,也就是易安的原籍。“日暮”指天色已经很晚。“沉醉”二字,许多读本认为是指女词人喝醉了,所以误了回家的时间,甚至有的朋友认为这里的“沉醉”二字与后面的“惊起”句,是一种男性的豪放,是女词人与“须眉”匹敌的作词风格的体现,更有的朋友认为这就是曾经有人误将词词归在苏轼笔下和误传是吕洞宾所作的原因所在。

可是,我更愿意以自己的设想来理解这曲小令,我觉得,女词人的“沉醉”根本不是什么喝酒而醉,其实就是“因景而醉”的意思而已。试想想:不管是她五、六岁时的经历,还是十五、六时的经历,这两个年龄段都还是属于“孩子”的范畴,因为贪玩而忘记回家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何况女词人生性就对美的东西有一份特别的敏感,看见景色的迷人忘了回家的时间,“沉醉不知归路”是意料之中的。作者仅仅是以这样一种语气,把读者,或者是当时脱口吟出这些词句时,用这样的起笔引起“听众”对自己追忆的故乡美景的兴趣,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那景色的迷人,也是女词人对家乡景色的爱恋与怀想。也为了加重语气对“年轻时期”或者说是“孩提时期”那一次难得的出游的描述,为下文的误入荷丛做伏笔。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一个古代的女子,要出游一次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到有舟可摇,有荷可赏的美丽的湖中游玩,那更是难得的机会。看到蔚蓝的天,碧绿的湖水,还有一湖的摇曳多姿、婀娜娉婷的荷……如此美丽的景色,是在闺门中无法体味的,于是女词人“沉醉”,被景色沉醉,也没自己快乐的心情沉醉了。这里我们做一下想象:女词人在荷丛中摇着小舟,东看看西瞧瞧,眼睛里有好奇更有惊喜,或者还带者几分淘气……当她不经意地发觉太阳快要下山了,才感觉自己似乎是在荷丛中迷路了,这时又多了几分焦急,于是,就有了后面的“争渡”一句。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回家晚了自然是不好,也许因为这次的晚归而被断绝以后出游的任何机会呢。心里一着急,手便加快了动作,浆划得快了,“争渡”一词自然而形象,恰倒好处地写出了女词人当时的焦急心情与她动作的紧张模样。岂知,紧张中又来了惊喜,作者用“沉醉”“误入”已经告诉读者,溪亭这个地方的迷人了。接着,“争渡”惊起的一群水鸟,把整首词的意境和气氛都推到了顶点。那一群在荷花丛中突然惊飞四散的水鸟,给急着回家的“迷路游人”带来突然的“惊悸”,惊悸之余又是欣喜与欢畅。读到这里,我仿佛听到女词人“啊”的一声惊叫,接着,又大声欢叫:“哇!好多水鸟啊!”

少女的淘气、贪玩、好奇以及词人在追忆中流露出来爱自然,爱家乡的情感在小令的寥寥几笔中层层递进,到最后的顶峰嘎然收笔,表现得如此的酣畅淋漓,叫读者不得不拍案叫绝!

三、描写内心欢喜的诗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以喜的感情基调,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 外 忽 传 收 蓟 北 ,

初 闻 涕 泪 满 衣 裳 。

却 看 妻 子 愁 何 在 ,

漫 卷 诗 书 喜 欲 狂 。

白 日 放 歌 须 纵 酒 ,

青 青 作 伴 好 还 乡 。

即 从 巴 峡 穿 巫 峡 ,

便 下 襄 阳 向 洛 阳 。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四、关于快乐的经典句子

我微笑,在任何我难过或者快乐的时候,我只剩下微笑。

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如果,舍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

别害怕,我一直站在你的身后,总在你呼唤时守在你左右。

淡了,散了,不多,一点就够了;睡了,呼呼中,懂了?是的。

也许是前世的因,也许是来世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图增一段无果的苦难,待世事化云烟,待沧海变桑田,在踌确这段情缘。

五、表示喜悦的诗句

1、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2、苏轼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3、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六、关于快乐的诗句

诗歌

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一次次响起的掌声。

当我表演成功时,

观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当我竞选胜出时,

同学们响起了祝贺的掌声。

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旅游中欣赏到的美景。

当我在水帘洞看到彩虹升起的时候,

我不禁高声欢呼!

当我和苗族姑娘对歌的时候,

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

当我面对黄果树大瀑布的时候,

更是惊讶万分!

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与家人的欢聚。

当我和父母一起沉浸球赛时,

心里溢满温暖。

当我们全家一同爬山,

我全身充满了力量。

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为家人做的每一件事。

当父母口渴时,

为他们沏上一壶热茶。

当父母劳累时,

为他们捶捶背。

在这个世界上,

埋藏着许许多多的快乐,

我喜欢寻找快乐!

古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今译】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