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七律精华

1.唐诗精华 求描写秋意的诗词题目,越多越好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

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2.五言七律是什么意思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两联须作对仗。诗体格律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与七律不同的是,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

但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依然有首联用对仗的例子。五律有四个基本句式: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第一种格式:首句入韵仄起式(说明:〇表示可平可仄;韵脚要求用平声。

五言律诗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规,而且以仄起式为常见。)〇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示例: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第二种格式:首句不入韵仄起式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示例:春望 (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第三种格式:首句入韵平起式平平仄仄平,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晚晴 (唐)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第四种格式:首句不入韵平起式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〇平平仄仄,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示例:山居秋暝 (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杜甫。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

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诗体格律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

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律有四个基本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

这四种句式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说明:〇表示可平可仄)第一种格式平起首句入韵〇平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示例: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第二种格式平起首句不入韵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示例:酬乐天扬州(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第三种格式仄起首句入韵〇仄平平仄仄平,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示例: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四种格式仄起首句不入韵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示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山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传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是出现于汉朝,成熟于唐代的一种近体诗。

四句,每句五个字。现时,五绝被认为近体诗中最难写的体裁,因为它字数最。

3.春天的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春。

2、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3、春雪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4、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5、玉楼春·春景

宋代: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译文: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4.中国古诗词太多,怎么挑选古诗词,才能读到精华

我觉得王维的五言律诗,杜甫七言律诗,李白的七言绝句都是值得细细一读的。

还有李白的古风体,白居易的歌行体。词的话,豪放派值得读辛弃疾的中长调,花间派的只读温庭筠,婉约风的推荐读李清照的所有词,当然李清照的诗也值得读。

还有纳兰性德的小令与中调,其中写爱情篇、友情篇、塞外风都值得一读。近代王国维的所有词,**豪放词值得一读,当代周汝昌的格律诗可以读。

还有很多,慢慢读着读着就知道了,熟读了这些好诗好词,然后再去读其他的诗词,或今人写的诗词,你的眼睛就会像火眼金睛一样,能分出好坏来。当然以上所推荐的诗人词人,偶尔也有几首不是很好的,但是总体是好的多。

不被推荐的诗人词人并不是说就没有好诗词,只是好的比较少,为了方面读暂时这么选择。

5.五个字的唐诗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过田家宅

【唐】杜牧

安邑南门外,谁家板筑高。

奉诚园里地,墙缺见蓬蒿。

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一愁

【唐】曹邺

远梦如水急,白发如草新。

归期待春至,春至还送人。

其一情

【唐】曹邺

东西是长江,南北是官道。

牛羊不恋山,只恋山中草。

其一怨

【唐】曹邺

美人如新花,许嫁还独守。

岂无青铜镜,终日自疑丑。

过农家

【唐】崔道融

欲羡农家子,秋新看刈禾。

苏秦无负郭,六印又如何。

渔家

【唐】高蟾

野水千年在,闲花一夕空。

近来浮世狭,何似钓船中。

过白起墓

【唐】曹邺

夷陵火焰灭,长平生气低。

将军临老病,赐剑咸阳西。

村雪夜坐

【唐】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春雪

【唐】东方虬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雨中题衰柳

【唐】白居易

湿屈青条折,寒飘黄叶多。

不知秋雨意,更遣欲如何?

春雨后

【唐】孟郊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喜雨

【唐】权龙褒

暗去也没雨,明来也没云。

日头赫赤出,地上绿氤氲。

春草

【唐】曹松

不独满池塘,梦中佳句香。

春风有馀力,引上古城墙。

秋雁

【唐】褚亮

日暮霜风急,羽翮转难任。

为有传书意,翩翩入上林。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春日西湖作

【唐】齐己

一水绕孤岛,闲门掩春草。

曾无长者辙,枉此问衰老。

6.发四个五绝诗和它的意思,发四个七绝诗和它的意思

问刘十九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能否共饮一杯?朋友!

相思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终南望余雪

朝代:唐代

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

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山中送别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朝代:唐代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嫦娥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译文

透过装饰着云母的屏风,烛影渐渐暗淡下去。银河也在静静地消失,晨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赠内人

朝代:唐代

作者: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译文

月光由宫门移到宫树梢,媚眼只看那宿鹭的窝巢。

在灯影旁拔下头上玉钗,挑开灯焰救出扑火飞蛾。

逢入京使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7.赞美老师的古诗五言律诗有哪些

1、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出自:唐·刘商《酬问师》。

译文:世界到处都是虚无缥缈的空幻,就像琉璃一样透明的,谁能到达诗词中那样的心境状态呢,只有内心纯粹才行,只有禅心才能产生美妙的诗词。

这首诗赞美老师的原因是,从诗的名字来看“酬问师”,三个字就表达了是对老师的赞美与歌颂。其次全诗表达了老师有一种包容、大爱的禅心,才能在这个空幻的世界谱写出美妙的诗章。

2、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出自:明·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译文:偶然间应合了文王非熊的梦兆,帝王的师父更应尊敬。

3、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淳淳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出自:冰心《冰心》。

译文: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用自己赤心热情的朱红笔去赞叹已故的恩师的魂。老师的话语似父亲,似朋友。

4、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出自:唐·白居易《远师》。

译文:在朝中做官的我和在南寺的自远禅师,什么时候能再相见呢?大概要等到我心中没有世俗之事的时候吧。

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唐·杜甫《春夜喜雨》。

译文: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在这句诗中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雨水并不想让人知道它的到来,只想要默默地滋润大地。现今常用来形容教师教书育人,默默奉献,默默培育人才的高尚品德。

相关
下一篇
宋词人生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