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丁达尔效应有关的诗句

1.【(1)下面是唐朝刘禹锡描写沙里淘金的一首诗,其中有的诗句可能包含

(1)日照澄洲江雾开:雾属于胶体分散系,可见光通过时会出现丁达尔现象,(丁达尔效应);尽是沙中浪底来: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或把金子从沙中分离出来),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或把金子从沙中分离出来);(2)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可以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加入的物质会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即可,可以加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又因为NaHCO3有16.8g,即有0.2mol钠元素,根据钠元素守恒可以确定所加物质的量的多少,即Na:0.2 mol,Na2O:0.1 mol,Na2O2:0.1 mol,故答案为:Na,0.2 mol;Na2O,0.1 mol;Na2O2,0.1 mol.。

2.(1)下面是唐朝刘禹锡描写沙里淘金的一首诗,其中有的诗句可能包含化

(1)日照澄洲江雾开:雾属于胶体分散系,可见光通过时会出现丁达尔现象,(丁达尔效应);

尽是沙中浪底来: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或把金子从沙中分离出来),

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或把金子从沙中分离出来);

(2)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可以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加入的物质会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即可,可以加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又因为NaHCO3有16.8g,即有0.2mol钠元素,根据钠元素守恒可以确定所加物质的量的多少,即Na:0.2 mol,Na2O:0.1 mol,Na2O2:0.1 mol,故答案为:Na,0.2 mol;Na2O,0.1 mol;Na2O2,0.1 mol.

3.丁达尔现象的相关知识.~

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注意必须是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也叫丁达尔效应。

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1820~1893年)首先发现和研究了胶体中的上述现象。这主要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散射出来的光。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线照射到粒子时,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长很多倍,则发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光的散射,这时观察到的是光波环绕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称为散射光或乳光。丁达尔效应就是光的散射现象或称乳光现象。由于溶胶粒子大小一般不超过 100 nm ,小于可见光波长( 400 nm ~ 700 nm ),因此,当可见光透过溶胶时会产生明显的散射作用。而对于真溶液,虽然分子或离子更小,但因散射光的强度随散射粒子体积的减小而明显减弱,因此,真溶液对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此外,散射光的强度还随分散体系中粒子浓度增大而增强。所以说,胶体能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没有,可以采用丁达尔现象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类似这种自然界的现象,也是丁达尔现象。这是因为云,雾,烟尘也是胶体,只是这谢胶体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微小的尘埃或液滴。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