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字开头的古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2.是 字开头的诗句是离愁 —— 五代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非成败转头空 —— 明 ·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气所磅礴 —— 宋 · 文天祥《正气歌》是殆有养致然尔 —— 宋 · 文天祥《正气歌》是处红衰翠减 —— 宋 ·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以见放 —— 先秦 · 佚名《渔父》【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煜 【作品】:相见欢 【内容】: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3] 【注释】:[1]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2]离愁:指去国之愁.[3]别是一般:亦做“别是一番”,另有一种之意.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或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无言独上西楼”:“无言”,无尽思绪,无可倾诉;“独上西楼”:登高问月,无人倾诉、心境落寞的行为观照;“月如钩”:寂寞清愁的意象,月圆必缺,载荷着人生的无常之悲.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种着梧桐树的寂静庭院为秋色笼罩(梧桐,古有“梧桐树,三更雨”、“疏雨滴梧桐”等句),“寂寞梧桐”,似有人树泯合之感;“深院”,庭院深深,音讯隔绝杳无;“清秋”:背景,为通篇充溢的“离愁”愁起之由.全句摹画了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图画.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心宇深处深深的寂寞、万般的无奈和无法排遣的离愁.4、“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别是一般滋味”指离愁,即“离愁在心头”之意.如果说前文还用“剪”和“理”的动作对离愁加以形象摹刻,本句则将离愁写得无可形状、无以陈述,为更深一层的写法。 【原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释】 淘尽:荡涤一空。渔樵:渔父和樵夫。 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鉴赏】 这是杨慎所做《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 “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 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 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下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词似怀古,似物志。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 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此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 临江豪迈的英世伟业的消逝,像滚滚长江一样,汹涌东逝,不可拒,空留伟业。而我认为此句比起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有悲壮和凄婉之情。 尽管当初英雄们意气风发,春风。 3.带是字的古诗带“是”的古诗: 1. 吾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杜甫 2. 巧拙贤愚相是非,何如一醉尽忘机。——白居易 3.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杜牧 带“装”的古诗: 1. 酒醒思卧簟,衣冷欲装绵。——杜甫 2.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李白 3.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王建 带“苍”的古诗: 1. 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孟浩然 2.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李白 3.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杜甫 4.第三个字是“是”字的七字诗句是仙是幻是温柔 —— 清 · 龚自珍《浪淘沙·写梦》 北畔是山南畔海 —— 唐 · 杜荀鹤《闽中秋思》 山矾是弟梅是兄 —— 宋 · 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千古是非输蝶梦 —— 唐 · 崔涂《金陵晚眺(一作怀古)》 青山是处可埋骨 —— 宋 · 陆游《醉中出西门偶书》 清闲是不死门风 —— 宋 · 韩世忠《临江山》 空物是人非春暮 —— 宋 · 李元膺《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我自是笑别人底 —— 宋 · 辛弃疾《恋绣衾(无题)》 言下是非齐虎尾 —— 唐 · 许浑《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 摄动是禅禅是动 —— 唐 · 白居易《读禅经》 第一是隋堤绿柳 —— 清 · 郑板桥《满江红·思家》 百无是处老形骸 —— 宋 · 辛弃疾《浣溪沙·漫兴作》 挼碎是非佯不识 —— 唐 · 李咸用《短歌行》 遥知是夜檀溪上 —— 唐 · 欧阳詹《秋夜寄僧(一作秋夜寄弘济上人)》 是恩是怨无性相 —— 清 · 龚自珍《已亥杂诗 197》 通身是口挂虚空 —— 宋 · 释如净《风铃》 天涯是处有菰米 —— 宋 · 施宜生《题平沙落雁屏景》 你全是我我无伊 —— 宋 · 释印肃《睹弟子作颂题窗乃续韵警之》 进退是非俱是梦—— 唐 · 白居易《杨六尚书频寄新诗诗中多有思闲相就之志…报而谕之》 源流是处赴东溟 —— 唐 · 方愚《读孝经》 攻破是非浑似梦 —— 唐 · 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 色即是空空是色 —— 宋 · 释印肃《颂古九十八首其一》 秋来是物皆扔落 —— 宋 · 释文珦《古松歌》 头不是僧心是僧 —— 唐 · 郑谷《短褐》 是醒是醉人莫测 —— 宋 · 陆游《醉眠曲》 丝丝是妾手中梭 —— 明 · 叶正甫妻《寄衣》 所用是人行是学 —— 宋 · 王柏《科举》 长年是事皆抛尽 —— 唐 · 韩愈《戏题牡丹》 卷帘是处是青山 —— 宋 · 陆游《故山》 贤者是兄愚者弟 —— 唐 · 杜甫《狂歌行,赠四兄》 情知是梦无凭了 —— 宋 · 朱子厚《谒金门·情知是梦无凭了》 尘梦是非都觉了 —— 唐 · 齐己《送禅者游南岳》 只应是日无何逊 —— 宋 · 晁说之《寒甚》 相席是渠能打令 —— 宋 · 释正觉《津禅人出化盏橐乞颂》 纵教是虎真非石 —— 宋 · 陈岩《虎头岩》 松房是我坐禅时—— 唐 · 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东林寺学禅偶怀蓝田杨主簿因呈智禅师》 厥初是理与俱生 —— 宋 · 王义山《和清江韩伯善》 千古是非浑忘了 —— 宋 · 张元干《蝶恋花·燕去莺来春又到》 闲吟是处到残阳 —— 唐 · 吴融《宪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 议论是非晴雨异 —— 宋 · 何梦桂《高县丞不负堂诗》 憎爱是非俱不染 —— 元 · 刘处玄《江神子·道心不与世心同》 悬知是处可忘忧 —— 宋 · 苏辙《初至金陵》 江山是处逢春好 —— 宋 · 释行海《癸酉春侨居无为寺归云阁以十五游方今五十为》 晚晴是处鸦声喜 —— 宋 · 虞俦《和杨仲才归途秋郊即事》 道不是佛却不得 —— 宋 · 楼钥《新昌石佛》 西风是处将摇落 —— 宋 · 张耒《七月六日二首其一》 城郭是非溪隔断 —— 宋 · 方岳《次韵郑佥判》 诚知是理识归藏 —— 宋 · 魏了翁《尝为赵太社作章泉二字及匹纸写诗二十二首赵》 众口是碑均咏德 —— 宋 · 王迈《和赵倅二首其一》 不禁是草伤心碧 —— 明 · 葛一龙《风夜宿塘桥》 游人是处歌鼓腹 —— 宋 · 陈造《再次韵答节推二首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