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仿宋字的字体介绍最初的仿宋字都是方形的,高宽相近。为适应竖排左行和正文夹注的需要,丁辅之又设计了一种长仿宋字,高三宽二,体形修长,愈发瘦硬清秀。夹注字要比正文小写,排成双行,这样既丰富了版面,又可把它与正文明显区别开来。 仿宋体诞生和完善过程中,正值西方科学技术涌入我国。机械、建筑、桥梁、铁路等专业的技术成果都需要用大量的设计图纸来表述,仿宋体成了在图纸上书写汉字的首选用字。 仿宋字便于用钢笔书写,其端庄、工整的法度和严格的规范性,令人不容置疑地表达文字内容,更加烘托出技术成果的严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2.关于梅的唐诗一树寒梅白玉条,迥林村路傍溪桥。 《早梅》张 谓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梅花》 庚 信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芳草茸茸没屦深,清和天气润园林。 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 疏林晴旭散啼鸦,高阁朱帘 地遮。 为问王孙归也未?玉梅开到北枝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