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科学知识的诗句有科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的古诗句.《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科学知识】:高山上的气温要比平地低,所以春天也来得晚.《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科学知识】:植物的腐殖质加入土壤可以使土壤肥沃.《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科学知识】:站得高,望得远.《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科学知识】:野草的生命力很顽强.宋.苏轼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关于学习知识的古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3.【中国古代的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光学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 1.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游蒋山》 苏轼(宋) 2.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泊樟镇》 杨万里(宋) 第一句提出“为什么太阳光会被山峰挡住?”第二句提出“为什么要推开山腰的浮云,才能看到峰顶,阳光只能从云缝中穿出照亮江面?”其实都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道理. 3.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赠妇》 秦嘉(汉) 前一句说明了光通过珠宝首饰的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中,显得格外耀眼;后一句利用了平面镜成像这一知识. 4.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春山夜月》 于良史 前一句提出了“水中为什么会有月亮?”这一现象,涉及到平面镜成像的物理知识;后一句说明了花朵分泌芳香的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发生了扩散现象.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李白(唐) 前一句主要说明了月亮成像在酒杯中的现象,涉及到光的反射.后一句可依诗句之意,从物理角度理解为:人、月下影子、酒杯中人的像而成为三人. 6.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雨窗消意图》 牛应之(清) 柳絮本来是白的,而诗中却说是“片片红”.其原因主要是太阳光里含有七种色光,当它穿过一片红色的桃花时,白光中的大部分色光被桃花所吸收,只有红光被反射出来,反射出来的红光再照到白色的柳絮上,自然呈现出淡淡的红色. 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 通过作出月亮在水中所成的像的反射光路以及人眼看到月亮在水中所发生的折射光路图,来说明“月近人”的光学原理如图所示,S1是月亮S在水中所成的虚像,从S1点射向空气中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偏离法线,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觉得是水中的S2射来的,眼睛看到的是S2点,S2点在S1点的上方,距水面较近,从而出现了“月近人”的感觉.。 4.关于知识的古诗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7、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0、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11、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1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1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1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1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7、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19、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20、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左宗棠) 5.知识大全古诗词内置三十首1.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 望天门山 李白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 春夜喜雨 杜甫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5.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6.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8.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9.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0.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11.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初中 12.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3.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4. 过故人庄 孟浩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5. 泊秦淮 杜牧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6. 浣溪沙 晏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17. 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8.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9. 春望 杜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0. 游山西村 陆游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3. 己亥杂诗 龚自珍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5.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6.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高中 27. 《短歌行》 曹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8. 《山居秋暝》 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9.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0. 《旅夜书怀》 杜甫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6.古诗词基础知识有什么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