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老了的诗句

1.形容人老了的诗句

形容人老了的诗句包括:

1、唐代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原文: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

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

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

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2、宋代苏轼《守岁》

原文: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译文: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

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

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

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努力爱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3、宋代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原文: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译文:

春来春去时光如飞催人老,我怎肯轻易输给年轻人?酒醉之后像少年一样狂放不羁,胡子白了根本没有关系。

头上插着花起身狂舞,要尽情地享受春光。让我们举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让花儿笑人们不懂惜春。

4、宋代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原文: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译文:

桃花没有变,依旧开的灿烂;而我的心境却变了,变老了。在这种凄苦潦倒心绪支配下,百无聊赖,我也想听听琵琶。但我不像宋代的某些高官那样,家蓄歌儿舞女,我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听了。

一曲终了,我的情绪沉醉曲种久久不能自拔,让我理解了白居易当年浔阳江上那份自伤沦落,却逢知己的激动心情。眼前东风万里,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沦陷,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笼罩在一片落日馀晖中,尽管还有一线淡淡的红色,但毕竟已是日薄西山,黄昏将近了。

5、元代白朴《清平乐·朱颜渐老》

原文: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译文:

青春的容颜逐渐衰老,鬓角又增添了多少白发?桃李、春风就这么全都过去了,只剩下夕阳的余晖映出桑榆长长的影子。

再次来到江南,无一丝烟火之气,自己就像是一片飘逸的闲云。我留恋这青山,不想离开,青山却不一定能永远留在欣赏的人。

2.与老人有关的诗句

采桑子 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九日作(唐)王缙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唐)杨衡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韦安石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醉花荫(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南朝 陈)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沉醉东风 重九(元)关汉卿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九日(明)文森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3.描写人老的诗句

1、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出自元代张可久的《折桂令·九日》 译文: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 2、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出自宋代晏殊的《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译文:人从出生到逝去,都要经历人世间的这段时光。可岁月悠悠,人生易老。

时光就那样,它只懂得催人老,不相信世间有多情的人。常常在长亭短亭的离别后而伤感,离别后每次酒后(我)就因思念而泪湿春衫呢。

3、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出自唐代王建的《短歌行》 译文:别人只看到生男孩女孩的好处,却不知道有孩子后容易变老。

4、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宋代: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译文:春来春去时光如飞催人老,我怎肯轻易输给年轻人? 5、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出自唐代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 译文: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

4.【有关鸡的诗句,】

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道鸡鸣见日升!(王安石)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亭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李白) 忧怀从中来,叹息通鸡鸣.(曹子建《弃妇篇》) 两头纤纤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同曙星 (古乐府徐朝云) 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应须问子来 (苏东坡《次韵徐积》) 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 (杜甫《鸡》) 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却似人生一梦中. (唐梁锽《咏木老人》)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 鸡鸣紫陌曙光寒--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漫话古代咏鸡诗 提及诗歌中的鸡,当代读者或许首先想到的是伟人**脍炙人口的词句“一唱雄鸡天下白”(《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其实,“一唱雄鸡天下白”,系化用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诗句“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致酒行》).显然,了解古代咏鸡诗,这对“古为今用”是颇为有益的. 在我国,咏鸡诗源远流长.早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便有“鸡栖于埘”、“鸡栖于桀”(《王风·君子于役》),“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潇潇,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风·风雨》)等咏鸡的诗句.当然,这些尚不能说是咏鸡的诗篇,而只是一些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诗句. 《诗经》之后,咏鸡的诗句层出不穷.如战国时期楚国爱国大诗人屈原有“宁与黄鹄比翼乎?将兴鸡鹜争食乎?”(《卜居》)的诗句,三国魏诗人曹植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名都篇》)的诗句,南朝宋诗人鲍照有“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代放歌行》)的诗句. 南朝乐府民歌《华山畿》(其二十四):“长鸣鸡,谁知侬念汝,独向空中啼.”此诗,可谓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咏鸡的诗篇. 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咏鸡的诗句与诗篇为数众多.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含有“鸡”字的,共有50项与查询匹配;诗行内含有“鸡”字的,共有1073项与查询匹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诗篇有大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鸡》,诗人崔道融的七言绝句《鸡》、韩偓的七言绝句《观斗鸡偶作》等. 宋诗可谓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咏鸡的诗句与诗篇超过了唐诗.笔者利用北京大学《全宋诗》电子检索系统专业版查询,诗题中含有“鸡”字的,共有275项与查询匹配;诗行内含有“鸡”字的,共有5059项与查询匹配.其中,颇具特色的诗篇有刘兼的《晨鸡》、宋庠的《斗鸡》、李觏的《惜鸡诗》、周紫芝的《责鸡》、高斯得的《鸡祸诗》等. 宋代之后,也有不少咏鸡的诗句与诗篇.其中,写得较好的诗篇有元代诗人陈廷言的《金鸡洞》、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的《咏鸡诗三首》、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等. 古诗咏鸡,有的是以鸡意象作为自然景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唐代诗人顾况的诗句“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过山农家》),描绘田园风光,鸡为构成景物的意象之一.而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的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中的“鸡声”则不仅是构成景物的意象之一,而且以此突出了“早行”之“早”字,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古诗咏鸡,有的是表达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鸡》:“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写人养鸡,而“鸡肥”之日却难免一死的命运,并希望鸡的主人能“不可使鸡知”.字里行间,寄予了诗人对鸡不幸命运的同情. 古诗咏鸡,有的则是以此作衬托,抒发诗人的情感.三国魏政治家、文学家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蒿里行》),以"千里无鸡鸣”衬托乱世景象之凄凉;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以“故人具鸡黍”衬托“故人”对诗人的真挚友情.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古风》中写到斗鸡:“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其二十四),“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其四十六),以此抒发诗人对当时的权贵、奸佞小人的愤懑之情.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有一首《咏鸡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此诗系他登基之日闻鸡鸣而作,借咏鸡抒发了其登基的喜悦之情与雄视天下的豪迈气概. 古诗咏鸡,有的明为咏鸡,实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与其说是咏鸡,还不如说是写诗人的心境.诗人之所以要“打杀长鸣鸡”,就在于“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而为何要如此,诗中并未明言直说,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或许,诗人是想念远方的亲人,愿在梦中与之相会.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怨》)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5.形容老去的诗句

唐·杜甫《曲江》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村居》滕白

种茶岩接红霞坞,灌稻泉生白石根.

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戏儿孙.

盆池五首其一作者:韩愈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

沐浴作者:白居易

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

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

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

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

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

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知.

岁暮归南山

作者: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秘省后厅》白居易

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

尽日后厅无一事,白头老监枕书眠.

老人歌

作者:王建

白发老人垂泪行,上皇生日出京城.

如今供奉多新意,错唱当时一半声.

偶题邓公

作者:白居易

偶因携酒寻村客,聊复回车访薜萝.

且值雪寒相慰问,不妨春暖更经过.

翁居山下年空老,我得人间事校多.

一种共翁头似雪,翁无衣食自如何

曲江有感

作者:白居易

曲江西岸又春风,万树花前一老翁.

遇酒逢花还且醉,若论惆怅事何穷

客亭

作者: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作者:王维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宿洄溪翁宅

作者:元结

长松万株绕茅舍,怪石寒泉近岩下.

老翁八十犹能行,将领儿孙行拾稼.

吾羡老翁居处幽,吾爱老翁无所求.

时俗是非何足道,得似老翁吾即休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