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英章楷书古诗七律诗杜甫之七言绝句,现存107首,约占其诗作全集十分之一,选取其中几首。 【少年行两首】 其一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倾银注瓦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 其二 巢燕养雏浑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 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 【绝句四首】 其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其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56字的古诗56个字的古诗唐诗,最好笔画少一点,8排7字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庐山 **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长 征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书 愤 [宋]陆游 昌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 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更多请见。 3.请大家帮我找几首40字的古诗,要楷书写出来好看的,不要字太简单的咏鹅唐 骆宾王鹅 鹅 鹅,曲项像天歌。 白毛俘绿水,红掌拨清波。悯农唐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草唐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晓唐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古朗月行唐 李白小识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白日依山近,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悯农(二)唐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蚕妇宋 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夜宿山寺唐 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江雪唐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梅花宋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小池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绿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村居清 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江畔独步寻花唐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鹰恰恰啼。菊花唐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蓠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4.中国古代楷书四大家都有谁爱好书法的人都知道古代有“楷书四大家''的说法,这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 他们是: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三位、加上元朝的赵孟頫。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前面三位。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碑》,该碑仍在今陕西省麟游县九成宫遗址。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在 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 和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世称“颜体为书法大变”,他反初唐书 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同 时骨力遒劲、气概凛然,其代表作品《多宝塔碑》,今存于陕西西 安碑林。 柳公权(778—865 ),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 人,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与颜真卿,成为历代 书法的揩模。 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 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 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其代表作《玄秘塔碑》,今存陕西西安 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