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首古诗(短一点)赠汪伦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静夜思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羁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韵译】: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早发白帝城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韵译】: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客中行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独坐敬亭山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春望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类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韵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 2.30首古诗(短一点)赠汪伦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留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类别:【羁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早发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羁旅】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韵译】: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类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独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五律】 类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韵译】: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 3.宋词、唐诗各5首,要短一点的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苏轼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 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4.15首唐诗,15首宋词 短一点的《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闺怨》 作者: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凉州词》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后宫词》 作者: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泊秦淮》 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贾生》 作者: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相思》 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春怨》 作者: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八阵图》 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新嫁娘》 作者: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秋夜寄邱员外》 作者: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翦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蝶恋花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李清照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雨中花 苏轼 赏。 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 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 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 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余妍。 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沁园春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劝金船(和元素韵自撰腔命名) 苏轼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 杯行到手休辞却。这公道难得。 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 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 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 一丛花 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 5.求一些短一点的唐诗和宋词给你推荐一首很不错的宋词,好懂也是名篇,附详细解释。 ================= 渴望加分的分割线 ===========================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忆江南》是白居易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任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时写的。共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一、二两首。 白居易少年时代,因中原多难,避地江南,一度流寓苏、杭。唐穆宗长庆二年(822)七月,白居易目击国事日非,朋党倾轧,为全身远祸计,自请外放,先后任杭州、苏州刺史。 白居易晚年,寓居洛阳,栖心释氏,但并未万念俱灭。苏、杭秀丽的景色,在诗人的审美意识中留下了难以泯灭的美好记忆,写过不少怀念旧游之作。 在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忆江南》三首,抒发其虽不能至、心同往之的感喟。 第一首,泛忆江南春色。 一上来,开门见山,以“江南好”三字,总绾全词。“风景旧曾谙”,表明他盛赞“江南好”并非凭空想象,而是亲身目验过、感受到的。 江南到底好在哪里?诗人从“旧曾谙”的诸多物象中,抽绎出富有典型意义的江南水乡的旖旎风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花、绿水,对比鲜明。 而摄取的又是日出时的江花和春来的江水。“日出”与“春来”,互文见义。 旭日映照下的春花,“红胜火”,分外鲜艳夺目,与粼粼绿波交相辉映,更增强了色彩的鲜明度。江水“绿如蓝”,蓝,蓼科植物,它的叶子可以制成靛青颜料。 如,也是胜过的意思。而这种赏心悦目的江南春景,白居易当时寓居的洛阳是看不到的。 洛阳,“花寒懒发莺慵啼”,不独春色姗姗来迟,邻近的洛水、伊水又是黄澄澄的。触景生情,“能不忆江南”的思绪油然而生。 与开头“江南好”,恰好首尾呼应,用以收住全词,引人入胜。 第二首,歌咏杭州胜景。 谋篇布局跟第一首相仿佛。发端两句从空间上由广袤的江南,凝聚到杭州一个地方。 白居易在杭州,盘桓日久,首尾近三年。《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诗里说:“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杭州景点,星罗棋布,美不胜收。 该从何处写起呢?小令篇幅有限,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面铺开。通常引人注目的是西湖的十里荷花。 而诗人似乎故意避熟就生,别开面生,追忆杭州的秋景:“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月中桂子,用的是神话传说。 唐孟棨《本事诗》载,宋之问以事累贬黜。后放还。 至江南,游灵隐寺。一天夜月极明,宋之问在长廊吟行。 为诗曰:“鹫岭郁{上山下召}{山尧},龙宫隐寂寥。”第二联,搜奇冥想,终不如意。 有一老僧为续篇,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句。迟明更访之,则不复见矣。 宋初钱易《南部新书》也说:“杭州灵隐山多桂。寺僧曰:‘此月中桂也。 ’至中秋望夜,往往子坠。寺僧亦尝拾得。” 《脞说》更神其说,谓“张君房为钱塘令,宿月轮山,寺僧报曰:桂子下塔。遽登榻望之,纷纷如烟雾,回旋成穗,散坠如牵牛子,黄白相间,咀之无味。” (《词林纪事》引)这类神话,也曾激发起白居易不止一次中秋寻桂子的雅兴。他在《留题天竺、灵隐两寺》诗里写道:“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 自注云:“天竺尝有月中桂子落,灵隐多海石榴也。”有一回,白居易在苏州东城郊游,偶尔发现“有桂一株,生乎城下”,以此诗兴大发,“惜其不得地,因赋三绝句以唁之”。 第一首就是:“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自注:“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秋中,有月桂子堕。” 由此看来,诗人“山寺月中寻桂子”,并非子虚乌有的情景。山寺、月、桂,都是静物。 着一“寻”,以动观静,逗人遐想,顿使此情景显得清幽恬静,略无沾滞之感。 钱塘怒潮,奔腾激射,声撼地轴,叹为观止都久矣!孟浩然有“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之句。 《钱塘候潮图》形容“潮头高数丈”,所以作者当年在郡衙里虚白亭上照样可以看得到“卷云拥雪”的壮观。这一句与上句写的是主人公在杭州生活时难以忘怀的两个片断。 所不同的是:前句以动观静,下句以静观动。化虚为实,虚实相生,,情与景合,韵味隽永。 结以“何日更重游”,怅惘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以窥见诗人晚年不甘落寞的内心世界。 《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崔令钦《教坊记》曾予著录,可知创调时代当在盛唐以前。敦煌写本曲子存《望江南》八首,单遍、双叠各四首。 说明这个曲调来自民间,流传甚广。白居易《忆江南》,清新明快,声韵悠扬,富于民歌风味。 继白居易之后,刘禹锡和词二首序云:“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标志着词的创作开始进入了以文就声、依谱填词的阶段。 这,历来为治词史者所重视。 6.关于爱国的古诗词要短一点的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最佳答案 检举 隐藏 陆游的《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岳飞的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年代】:南宋 【作者】:文天祥 【作品】:过零丁洋 【内容】: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年代】:南宋 【作者】:岳飞 【作品】:满江红 【内容】: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年代】:清 【作者】:龚自珍 【作品】:己亥杂诗 【内容】: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从 军 行 (选一) ★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选一)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 年 行 (选一) 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 ★ 唐·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 年 行 (选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夏 日 绝 句 ★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牡 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示 儿 ★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 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初入淮河 (选一) 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题 临 安 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7.【有关描写长江的古诗(短一点)完整的】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李白 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京师得家书——袁凯 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上——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8.【诗词和古诗词有区别吗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诗词,是指以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并出现了新国风等重要诗词流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