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独爱宋词我独爱宋词每当品读宋词,总被感动得泣泪满怀。也许这长长短短的文字潜着些扯不断地柔情,锁住了满是梧桐的清秋。 采词之幽香于怀,必用心藏之,宋词非现代之人所能及也。躬亲书于纸绢,恐忘之。吾常于花间、月下、棹畔觅之,知词人常抒怀于此,往复而行,自觉若有所获,而形影相悦。 独赏宋词,在花前,在雨后。拂风度暗香,月色浸花冷。婵娟一簇,凝满芳华。我私守着这一片月前的温柔,手中捧着一本《漱玉词》,翻阅过李清照的悲凄,我仿佛望见她凝愁的双眸。寂寞深闺,柔肠一寸千缕愁,愁,愁,愁,上层楼,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李清照的词和她的感情一样亦有喜亦有忧。但也就因这女儿的情怀才能在笔下淌出那么动人的情愁。词人用笔牵动了泪眸,此亦恨或亦忧,一壶浊酒解千愁。 词也是一种情感的映射,望花花不语,视水水空流。一切景语皆为情语,若词中无风花月雪,无情仇爱恨,怎能把人心打动。飞絮落花时候,谁用文字记录着这样的感动。一袭青衣,一盏清茗,我独坐花台,看着这词中的大千世界,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我思忖着,拾起地上的落花久久而不能言语。古有云花开荼蘼,荼蘼花开后无花再开。荼蘼花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它洁白而柔软,直营着那些疲惫的灵魂去寻找下一段因缘。佛曰: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这也许是宋词在洗尽铅华后所留给我们的,愈加怜惜。 2.关于"独"字的诗词和赏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官僚家庭.二十一岁中进士.出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监察御史、吏部郎中等职。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后因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仕途不顺,思想转向佛教,其作品也转为山水诗,并在艺术上极见功力,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成为盛唐山水诗的主要代表 这是诗人十七岁时在长安所作,少年之作而能戒除浮泛的雕琢,直指真情实感,确实是深知作诗的窍门。诗人的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为“忆山东兄弟”。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写节日的诗,最忌落入俗套,这首诗高明就高明在避开俗套,把握住真性情。首句就用了两个“异”字,似乎脱口而出,却别有滋味地渲染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从“每逢”二字来看,加倍的孤独感不是这个节日才有,以前的诸多节日已有过。正是孤独感久受压抑,于今尤甚的情形下,诗人把凝聚在内心深处的佳节思亲情结一吐为快。由于“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语极其精警,为人人心中所有,又为人人口中所未有,千百年来也就引起广泛的共鸣。不过,前两句毕竟是直赋心源,尚须曲折变化,才能余味无穷。于是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晋朝周处《风土记》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因为这个节日风俗,是采摘茱萸(zhūyú朱娱)花枝插头,此俗在唐朝很盛行,比如王昌龄有“茱萸插鬓花宜寿”,白居易有“舞鬟摆落茱萸房”,朱放有“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之类的句子。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摘录此类诗句甚多。关键在于此诗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从中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精心意象,展示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从而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缺陷感,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了。 3.与“独”有关的古代诗词梅花 王安石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春夜喜雨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江雪 柳宗元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 杂诗 龚自珍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 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 题梅 无名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北风猎猎吹人倒,千卉千葩尽枯槁。 谁分清气到寒梅,独放银花照晴昊。 -------------------------------------------------------------------------------- 声声慢 李清照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吊岳飞诗 胡铨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匹马吴江谁著鞭,惟公攘臂独争先。 张皇貔貅三千士, 住乾坤十六年。 堪悯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 石头城下听舆论,百姓颦眉亦可怜! -------------------------------------------------------------------------------- 独坐敬亭山 李白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竹里馆 王维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明宋词独胜的原因主要是王国维提出“境界”说,《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它的“无我之境”和“以物观物”等观点都深深地剖析了词的感情和自然色彩。而词也是最能表达境界的,所以他对宋词评价很高。 个人观点认为宋词独胜,恐怕不能这样单纯的讲,是因为它主要是讲词,而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提词不能不说宋。 而如果说宋词独胜,你自己也可以看到宋词自然有其历史渊源和文学积淀的。不管是豪放婉约等派别还是感情种类,抑或是有名的词人都是宋词最为全面、深刻的和有名的。 谢谢阅读,欢迎追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