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蒋勋说宋词》全集txt1.什么叫士大夫之词?什么叫伶工之词?伶工是写流行音乐的人,是职业性地演奏音乐的人,他们的音乐形式在民间流行,在社会上的地位一直不高,人们一直把伶工之词当成消遣。 士大夫之词就是后来的苏东坡、欧阳修写的词。这些人是士大夫,是社会文化的领导者。 他们认为词可以变成上层的文学形式。2.王国维在评论他(指李煜)的时候,有一种很特殊的悲悯。 3.文学的创作,艺术的创作,最重要一点就是是否真实。如果存在作伪,就是有问题。 可是当文化传统要求文以载道时,我们不得不作伪,不能不载道。4.宋徽宗留下一个传统,作为一个执政者,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收藏,是不配作为执政者的。 5.一篇文学作品被选入国文课本,常常不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在这个状况里,一代一代人会被牺牲掉,无法看到真正的文化创造力。 6.从很多宗教哲学来讲,我们有一个最后的归宿,可是我们不知道那个归宿在哪里,所以我们是在梦中。在梦醒之前,我们是一个客居的身体,这个身体有一天要到哪里去,我们其实不太知道。 7.我觉得“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个句子非常惊人,大概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它的宗教感和哲学感是最强的。8.宋词也许更接近现代诗,因为它非常讲究意向这个东西。 9.我们一路这样讲文学欣赏的时候,大家会发现有一类创作者会很直接地传达他的情感,而另一类创作者,他把情感融化成为一个意向,而意向的传达性,它的时间的耐久性,有时候更高。10.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之后,人其实会产生更大的感伤,因为这个感伤是回到自身的生命里面去做反省跟沉淀。 11.在西方文化当中,颓废有特殊的美学上的意义,是说经过一个巨大的繁华之后,人开始转向于对繁华内在幻灭的感受,这个时候叫做“颓废”。12.美学是一个不能勉强的东西,它必然跟着你自己时代的真实经验去阐述。 13.生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经验,能够感受到春天花的绽放的人,大概必然要在某些时候看到花的凋零的哀伤。那个部分不去看,还是不圆满的。 看到春天的灿烂,而不能看到秋天的肃杀和萧条的,他的生命经验也是不完美的。14.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朝代的文人可以在政治上没有恐惧感,没有这么强的恐惧感,可是宋朝的文人有很大的自信和安全感。 15.历史上的知识分子很难做自己,反而一直在文化里被扭曲着,尤其是在政权当中,他被扭曲以后回不来。可是宋朝的知识分子可以回来做自己,可以回来做自我,而这种自我释放使得宋朝在文化的创造力上,产生了一种我们叫做“平淡天真”的东西。 宋朝的美学最喜欢讲的字是“平淡天真”,就是不要做作,也不要刻意,率性为之。16.水比较柔软,比较温和,比较顺从,也比较沉静和反省。 山是比较稳定、雄壮、大气的东西。17.宋词对中国文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它开发出字,我讲的“字”,而不是词汇本身的独立性,唐诗里面常常是词汇,表现的是词汇的美,你很少看到一个字本身有很大的特殊力量。 18.我们用“贵游文学”,是说六朝以下一直到李白,基本上都在追求一种比较贵族气的豪迈、华丽,一种大气、挥霍的美学感觉。19.苏轼最有趣的是,他所有的句子开始都是直截了当,从来不做铺陈。 20.修炼是为了回来做人,不是告诉别人我多了不起,告诉别人说我没有那么了不起,才是修行。21.历史不过就是像戏一样,像一个生命在谈笑之间的从容跟自在。 22.一个外在客观的惩罚,如果你自己有一念之间的转变,你会发现没有事情是悲苦的。23.“醒”常常在哲学上代表一种领悟,一种生命的领悟,并不是真正的睡觉的醒来,而是一个生命从迷蒙走向清醒的状态。 24.词由两部分组成:文学和音乐。从音乐来看一首词,还是从文学来看一首词,会产生不同的评价。 25.经过周邦彦和李清照的努力,词被定位为文学上的一个特定范畴。26.艺术上形式上的完美者,往往不会在大众里面有很重要的分量,他通常只会在专业范围内被讨论。 27.文学的形式跟内容达到最平衡的状态是它的高峰。28.创造力这个东西跟所谓的格局、大小无关——文化可以避开现实的一些限制和束缚,它可以有一个极大的突破性,使心灵产生很大的自由。 ……文化的创造力其实在于它是不是有对于心灵空间的一个尊重。29.阅读文学时慢慢会发现,句子本身可能是了解诗人的一个方式,可更重要的是单字,我觉得单字本身是它真正的质感所在。 30.文学里的流浪意识,是一个生命的自我放逐性,它并不只是特定指某一次跟某一个人的告别跟流浪,而是比较本质的问题。31.写诗一定要写到人家翻字典才叫做典故,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32.耽溺是说那个美不太能够扩展出去,是颓废美学的东西。33.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里面,大概最不幸的就是他的思维方式越来越有逻辑性,越来越合理。 34.作为教育者,你大概只有一个责任,就是你要提供更多的东西让对方了解,使他的选择更多一点。35.很精彩的文学常常在于它的错综复杂的对立关系。 36.我们看李清照,看秦观,看周邦彦,看柳永,都有很大的耽溺性。那个耽溺性是深情,可是有一点牵连不断的缠绵,比较接近女性气质。 而苏轼、辛弃疾的深情,常常。 2.唐诗宋词三百首下载 唐诗宋词元曲下载唐诗宋词三百首下载 唐诗宋词元曲下载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 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 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唐诗意象图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的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般。 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 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编辑本段唐诗分期 游子吟初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 盛唐时期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为一代之冠,在他们的笔下,无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古风歌行皆达到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杜甫的《三吏》、《三别》等等;另有王维、孟浩然代表的田园派和高适、岑参代表的边塞诗派。 中唐时期 在中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 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刘禹锡,李贺之诗也颇有成就。 晚唐时期 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韦庄等。 唐诗宋词三百首下载 唐诗宋词元曲下载 。 3.唐诗宋词唐诗就是唐代的诗。 不仅包括兴盛时期的诗,还包括早期和末唐。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唐诗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玻憧梢允砸幌隆。 4.李清照的《词论》哪里有下载词论 《词论》为李清照所著,继承了苏门论词的菁华,并提出了她自己新的词学观点,对南宋中后期江湖词派的词学理论具有深刻的影响。 全文如下: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 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 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 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 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 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 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 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 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 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 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 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 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矣。 词论新解(作者郭峰): 李清照《词论》继承了苏门论词的菁华,并提出了她自己新的词学观点,对南宋中后期江湖词派的词学理论具有深刻的影响。 北宋中后期,苏门盛行作词论词之风。这种风气和当时词坛是息息相关的。 苏轼继柳永以后登上词坛,追求一种与柳词不同的风格。苏轼有意提高词的品位,常常以柳词的低俗为戒, 他批评秦观道:“不意别后,公学柳七作词耶?”还把秦观和柳永相提并论,调侃道:“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其实,秦观与柳永自有雅俗之别,但秦词气格不高、纤弱细腻,引起苏轼的不满。 黄庭坚认为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 他评苏轼《卜算子》云:“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跋东坡乐府》)他还非常重视词作情感的雅正,认为晏几道词是人品学问的自然流露,如平生潜心六艺、玩思百家等。晏几道用至诚至善的心态待人接物,其词不含世俗社会的一点杂质。 黄庭坚称之为“狭邪之大雅”、“豪士之鼓吹”,(《小山集序》)这和元代陆行直所说词的特质“正取近雅,又不远俗”(《词旨》)很相近。词就是用通俗的题材来表现高雅的情感,是一种介于雅俗之间的文学形式。 陈师道论词注重本色,认为苏轼以诗为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从本色出发,他推举秦观、黄庭坚为词坛典范,认为唐人尚用不及;还自诩他自己的词作,不在秦、黄之下。 晁补之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高处矣。 欧阳永叔《浣溪沙》云:‘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要皆妙绝,然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辞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黄鲁直间作小辞,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是着腔子唱好诗。晏元献不蹈袭人语,而风调闲雅,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薄桃花扇底风’,知此人不住三家村也。 张子野与耆卿齐名,而时以子野不及耆卿。然子野韵高,是耆卿所乏处。 近世以来作者,皆不及秦少游。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晁补之评当世词人与李清照《词论》在评价词人范围、观点上大体是相近的。 张耒《东山词序》指出了贺铸词的两个特点:其一,贺铸词虽然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但其内在的精神是一致的,“直寄其意耳。” (《贺方回乐府序》)其二,贺铸把博学业文之才与天理自然之情统一起来,化才学为清空,这是一个很高的词学境界。 苏轼的门生兼幕僚李之仪,也擅长论词,他说:“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 唐人但以诗句而用和声,抑扬以就之,若今之歌《阳关》是也。至唐末遂因其诗之长短句而以意填之,始一变以成音律。 大抵以《花间集》中所载为宗,然多小阕。至柳耆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千载如逢当日,较之《花间》所集,韵终不胜。 由是知其为难能也。张子野独矫拂而振起之,虽刻意追逐,要是才不足而情有余。 良可佳者,。 5.宋词填词软件填写诗词是用作者的灵魂、思想情感来写的,软件怎么可能? 如果你是初学者,想陶冶一下情操,我建议你可以下载一个叫《诗词快车》的软件,上面有诗词的格律,常见的词牌都有,用圆圈三角等标出平声、仄声,哪些地方要押韵,对着填就是了。押韵就看看旁边的平水韵表。多读读名家的词,例如欧阳修、周邦彦、晏殊等(是我比较喜欢的)的作品,就能够填出工整的词了。 如果想深入学习,就得看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夏承焘先生的《天风阁学词日记》唐圭璋先生的《全宋词》等著作。可以丰富知识,提高眼界。多查查韵书,懂点音韵学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