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绍兴的诗句陆游写绍兴的柳桥 《戏作绝句,以唐人句终之》 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 山居无历日,今日是何朝? 《柳桥秋夕》 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 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 眼明无俗物,步蹇有枯筇。 野逸谁能那,悠然西复东? 《秋日杂咏》 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 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 《柳桥秋夜》 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 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 《即事》 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 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 《柳桥》 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 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 《独行,过柳桥而归》 忽觉意稍佳,呼童扶下堂。 寒云覆江干,惨惨雪欲作。 篱根犬迎吠,碓下鸡俯啄。 徐行过傍舍,醉笑盛酬酢。 2.描写绍兴的诗词古人曾有“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常家山水国”之诗句,赞美绍兴“山常青,水常白”,气候湿润宜人。 (晋)王曦之有著名诗句:“山**上行,如在镜中游” 清 康熙《山阴》诗:“灌木丛篁傍水幽,淡烟晴日漾芳洲,兰桡摇过山**,在昔人传镜里游。” 卷39_25 【答辨才探得招字】萧翼 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 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 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 谁怜失群雁,长苦业风飘。 卷52_48 【泛镜湖南溪】宋之问 乘兴入幽栖,舟行日向低。 岩花候冬发,谷鸟作春啼。 沓嶂开天小,丛篁夹路迷。 犹闻可怜处,更在若邪溪。 卷53_25 【游称心寺】宋之问 释事怀三隐,清襟谒四禅。 江鸣潮未落,林晓日初悬。 宝叶交香雨,金沙吐细泉。 望谐舟客趣,思发海人烟。 顾枥仍留马,乘杯久弃船。 未忧龟负岳,且识鸟耘田。 理契都无象,心冥不寄筌。 安期庶可揖,天地得齐年。 卷53_26 【游法华寺】宋之问 高岫拟耆闍,真乘引妙车。 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后果缠三足,前因感六牙。 宴林薰宝树,水溜滴金沙。 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 台香红药乱,塔影绿篁遮。 3.形容绍兴的诗句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月.(李白) 稽山何巍巍,浙江水汤汤.(陆游) 晋)王曦之有著名诗句:“山**上行,如在镜中游” 清 康熙《山阴》诗:“灌木丛篁傍水幽,淡烟晴日漾芳洲,兰桡摇过山**,在昔人传镜里游.” 陆游写绍兴的柳桥 《戏作绝句,以唐人句终之》 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 山居无历日,今日是何朝? 《柳桥秋夕》 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 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 眼明无俗物,步蹇有枯筇. 野逸谁能那,悠然西复东? 《秋日杂咏》 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 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 4.寻找关于绍兴风景的诗1、绍兴怀古 江南秋雨细如丝,鉴湖烟水横波迟。 黄藤酒冷诗人老,天涯何处说相思。 ——司马长空2002/9/13于绍兴雨中 2、江南行 都说江南风物好,无非桥都与水乡。 独有绍兴黄藤酒,点滴滋味千年长。 2002/9/13/绍兴—周庄车中 4、周庄 依依河柳荫茶座,悠悠舟橹过双桥。 细巷如丝佛院阔,商家争卖万三糕。 2002/9/13夜/司马于吴江宾馆 5、忆江南:周庄 周庄好, 江南第一乡。 亚子迷楼听舟橹, 张沈深院映残阳。 今古两茫茫。 2002/9/13/周庄—吴江车中 亚子:柳亚子,迷楼:柳亚子常饮处。 6、忆江南:吴江 吴江好, 左右揽苏杭。 日出丝绸千万丈, 夜看归舟百十行。 洁净小天堂。 2002/9/13/子夜/吴江宾馆 7、忆江南:吴江早行 吴江早, 秋雨送秋凉。 花树迷眼街道阔, 舟橹盈河清水长。 处处见桥梁。 2002/9/14/吴江车中 8、早发吴江 吴江大道直如发,秋草青青处处花。 千江江水流珠玉,小桥烟柳伴人家。 2002/9/14/车中 9、忆江南:同里 同里游, 细雨湿清秋。 退思园里笛声脆, 罗星洲畔烟水愁。 荷花傍佛楼。 2002/9/14于吴江同里罗星洲码头 10、忆江南:角直古镇 角直小, 窄巷细船摇。 千年银杏犹葱绿, 萧娘才色亦妖娆。 弱柳拂石桥。 2002/9/14/角直—上海车中 角直为当今演员萧芳芳之故里,设其演艺馆。 11、角直怀古 沈家卖尽江南米,晚唐风驻陆翁碑。 叶公墓畔千年杏,秋来郁郁雨霏霏。 2002/9/14/上海 沈柏寒之万盛米行曾颇旺盛,叶圣陶之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即以之为原型。保圣寺内有千年银杏罩叶圣陶与陆龟蒙墓。 15、忆江南:西塘 西塘好, 烟雨有廊桥。 秋波摇碎歌楼影, 微风轻送水窗箫。 弱柳小蛮腰。 2002/9/15写于西塘到乌镇车中 16、乌镇 幽巷人家多闭户,河桥景好游客稀。 三白酒老矛公去,秋风杨柳雨凄凄。 2002/9/15黄昏雨中于乌镇归绍兴车中 17、东浦古镇 锡麟故里白鹤飞,碧野清河古宅颓。 安得再回唐宋日,却看越女采莲归。 2002/9/16/于东浦回柯桥车中 18、安昌古镇 萧绍当年枢纽地,长石铺街古镇幽。 明清师爷今安在?小河无语自东流。 2002/9/16下午 19、过绍兴沈园 沈园秋色亦多娇,不见池台红袖招。 无情最是宫墙柳,依旧烟笼放翁桥。 2002/9/17绍兴 21、忆江南.南洵怀古 南洵游, 人物足风流—— 满堂花醉三千客, 一剑霜寒十四州。 故垒芦荻秋。 2002/9/18于深圳月下酒边独酌时, 因爱孙文当年在南洵为张石铭宅所题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而用之。 亦可谓“张宅千花迷万客,孙郎一剑动九州”。 5.有哪些关于赞美绍兴的诗句(有作者和出处)边建松: 当代诗歌从来没有地理位置,不只是绍兴,云南的诗人雷平阳要写活云南,但也没有多少地域特色,只能说是他个人特色。 小说可以写好一个地方。鲁迅写了鲁镇,沈从文写了湘西边城,马尔克斯写了马孔多,福克纳写了邮票大的一块地方。他们笔下的村落、城镇,已经成为一个具体的符号,成为后来者经济创新的动力,切实地造福后人。 但诗歌没有,不是从来没有。早年的艾青写到自己成长的金华乡村,他的故乡,但这个乡村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当地人的骄傲。浙江才子潘维写了太湖,氤氲出一派江南气象,希望太湖成为他的安眠之地,但他写的太湖,尤其说是传达了太湖水乡风情,不如说是主观的一个意象而已。这是因为当代诗歌的抒情特点决定的。 古人诗歌里所涉及的地名,比当代诗歌涉及的地名要敞亮和骄傲。比如一条剡溪,承载了多少文化含量。 当然,不是没有出现过地名,比如蒋立波诗歌里写过南山,濮波诗歌里写过绍兴的海关钟楼,但这些似乎都不是真正地理意义上的。 所以,严格意义上的彰显绍兴地域风情的诗歌,我以为是不可能出现的。 绍兴诗歌群,只能这样限定:成长经历和绍兴分不开的那一群诗人。比如骆寒超,比如回地,一直到成年才离开绍兴;而叶想,毕业后一直居住在绍兴。 6.写出描写小草的诗句早春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唐 杜甫《腊日》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