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钟山的诗句(第一首)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第二首)一与钟山别,山中得信稀。 经年求法后,及夏问安归。野实充甘膳,池花当彩衣。 慈亲莫返拜,外礼欲无为。——送道琚上人还金陵(皎然)(第三首)南国隽秀,合让钟山。 夫惟石头虎踞,曾撼秦皇霸气;钟山龙蹯,堪当汉相嘉辞。晴日登览,石级入云。 紫霞耀目,绿海翻波。烟含松老,树大鹊鸣。 古梅藓暗,新竹露莹。曲径幽迷,惊禅房之突兀;娇音宛转,羡情侣之年轻。 蓝天湛湛,白云生生。张臂膀以欢呼,灵台澄澈;深呼吸以胸臆,肺腑清泠。 或者漫步雨中,彩伞摇曳。淅淅沥沥,欲幻欲真。 群山吐翠,万类生机竞显;高甍放彩,长虹情有独钟。数九寒梅,新春燕子,三夏碧荷,四季奇花。 王介甫留连于此,因筑半山;袁子才忘情于斯,遂购随园。钟山风景,得非人间仙境乎!钟山者,位于南京之东北郊也。 背倚三吴,襟带扬子。俯瞰东瀛,仰观巴蜀。 势比函淆,实金陵之保障;形同锁钥,关江左之存亡。立中山陵寝之上,东望栖霞,吴会,尽收眼底;西浴玄武,莫愁曾居水滨。 南起孝陵,兴衰都付流水;北立名冢,事迹应留口碑。三国英雄,六朝粉黛。 新亭泪堕,秦淮魂飞。乌衣巷深,居非王谢之子;建业水淡,味胜武昌之鱼。 紫竹调中,桃花扇底。商女歌亡国之音,诗人扼腕;条约签败军之后,志士抚膺。 草草,民国匆匆。生灵涂炭,日寇狰狞。 满目疮痍,芜城为之再现;天低吴楚,春梦岂得重温?大江东去,白浪滔天。革命洪流,滚滚向前。 血雨腥风,二十七遍寒暑;天翻地覆,三千万个英魂!红旗映日,天堑一朝腾细浪;领袖挥手,雄师百万过大江。(第四首)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咏史(李商隐)(第五首)系舟仙宅下,清磬落春风。 雨数芝田长,云开石路重。古房清磴接,深殿紫烟浓。 鹤驾何时去,游人自不逢。——游钟山紫芝观(耿湋)。 二、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诗句中的钟山指什么这是地理描写,只为后面的主题铺垫的京口就是今日的江苏镇江市,靠长江边,瓜洲是对岸的一个小岛(现在已经没有了),因为这儿也是大运河的长江出口,所以水上交通很繁忙。 钟山就是南京。南京城内有钟山诗的意思是镇江与瓜州只一水相隔,南京城也不过只隔了几重山岭。 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以中山陵为中心,包括紫金山、玄武湖两大区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 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古迹文物,有着“金陵毓秀”的称誉。钟山为江南茅山余脉,横亘于南京中华门外,古名金陵山、圣游山,三国时东吴曾称它为蒋山。 东西长7。4公里,南北宽3公里,周长约20多公里,蜿蜒起伏,抛若游龙,故古人称“钟阜龙蟠”。 山上有紫色页岩层,在阳光照映下,远看紫金生耀,故人们又称它为紫金山。山有三峰:主峰北高峰,海拔468米,是金陵最高峰;第二峰偏于东南,名小茅山,海拔360米,中山陵在其南麓;第三峰偏于西南,由于太平天国曾在山上筑天堡城,故称天堡山,海拔250米,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即建此山顶上。 玄武湖在钟山以西,南京城北,古名桑泊,又称后湖。湖光山色,景色佳丽。 现建有玄武湖公园,占地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约占3。 7平方公里,绕湖一周长约10公里,湖中有岛,称为洲,有桥相连。湖水碧波荡漾,岛上绿树葱茏,周围青山如黛,美景如画,亦是金陵风光旅游“宝地”。 附近还有古台城遗址、鸡鸣寺、北极阁等古迹名胜。详细地址: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 三、【诗句中的“钟山”指什么这是地理描写,只为后面的主题铺垫的 京口就是今日的江苏镇江市,靠长江边,瓜洲是对岸的一个小岛(现在已经没有了),因为这儿也是大运河的长江出口,所以水上交通很繁忙. 钟山就是南京.南京城内有钟山 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以中山陵为中心,包括紫金山、玄武湖两大区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古迹文物,有着“金陵毓秀”的称誉. 钟山为江南茅山余脉,横亘于南京中华门外,古名金陵山、圣游山,三国时东吴曾称它为蒋山.东西长7.4公里,南北宽3公里,周长约20多公里,蜿蜒起伏,抛若游龙,故古人称“钟阜龙蟠”.山上有紫色页岩层,在阳光照映下,远看紫金生耀,故人们又称它为紫金山.山有三峰:主峰北高峰,海拔468米,是金陵最高峰;第二峰偏于东南,名小茅山,海拔360米,中山陵在其南麓;第三峰偏于西南,由于太平天国曾在山上筑天堡城,故称天堡山,海拔250米,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即建此山顶上. 玄武湖在钟山以西,南京城北,古名桑泊,又称后湖.湖光山色,景色佳丽.现建有玄武湖公园,占地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约占3.7平方公里,绕湖一周长约10公里,湖中有岛,称为洲,有桥相连.湖水碧波荡漾,岛上绿树葱茏,周围青山如黛,美景如画,亦是金陵风光旅游“宝地”.附近还有古台城遗址、鸡鸣寺、北极阁等古迹名胜.。 四、诗句中的“钟山”指什么这是地理描写,只为后面的主题铺垫的 京口就是今日的江苏镇江市,靠长江边,瓜洲是对岸的一个小岛(现在已经没有了),因为这儿也是大运河的长江出口,所以水上交通很繁忙。 钟山就是南京。南京城内有钟山 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它以中山陵为中心,包括紫金山、玄武湖两大区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古迹文物,有着“金陵毓秀”的称誉。 钟山为江南茅山余脉,横亘于南京中华门外,古名金陵山、圣游山,三国时东吴曾称它为蒋山。东西长7.4公里,南北宽3公里,周长约20多公里,蜿蜒起伏,抛若游龙,故古人称“钟阜龙蟠”。 山上有紫色页岩层,在阳光照映下,远看紫金生耀,故人们又称它为紫金山。山有三峰:主峰北高峰,海拔468米,是金陵最高峰;第二峰偏于东南,名小茅山,海拔360米,中山陵在其南麓;第三峰偏于西南,由于太平天国曾在山上筑天堡城,故称天堡山,海拔250米,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即建此山顶上。 玄武湖在钟山以西,南京城北,古名桑泊,又称后湖。湖光山色,景色佳丽。 现建有玄武湖公园,占地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约占3.7平方公里,绕湖一周长约10公里,湖中有岛,称为洲,有桥相连。湖水碧波荡漾,岛上绿树葱茏,周围青山如黛,美景如画,亦是金陵风光旅游“宝地”。 附近还有古台城遗址、鸡鸣寺、北极阁等古迹名胜。 五、古代诗词中钟山鹄一词有什么来历《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 其子曰詖,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孩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 钟山之东曰峭崖,钦销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 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 鹚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淇音如鹤,见则其邑大旱。” 古代神话说鼓和钦鹤被帝杀于钟山,二神化为鸟和大鹗,其叫声如 鹄。二鸟出现,预示旱灾和战乱。 后因以“钟山鹄”作为咏旱灾和战乱的 典故。唐•吴融《绵竹山四十韵》“但乐濠梁鱼,岂怨钟山鹄。” 六、王安石《游钟山》诗句的意思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是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山”字出现了八次,一个字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出现得如此频繁,在整个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很罕见的。 可以说, 王安石正是借助于这个“山”的反复运用,不仅达到了回环反复的效果,在形式上取得了特殊的美感,而且在内涵上形成了特殊的意蕴。诗的一到四句构成了一个逻辑关系,即因为“终于看山不厌山”,所以才有“买山终待老山间”的想法与举动;又因为“买山终待老山间”,可以更认真细致地看 山,所以又才有“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的结果。 尽管无处不写到山,但在这一逻辑关系中,作者始终是作品所要表现的重点。而在对作者思想感情及 人生境界的表现上,“山”字起着特殊的作用。 诗中的山有两座山,第一座就是前二句所写的山,那是一座华丽的山。“终日看山不厌山”,似乎暗用了李白“相看两不厌山,唯有敬亭山”的诗意。 既然终日看都 不厌烦,那么由此可见钟山是多么有魅力。第二句是用买山的行为来说明钟山的魅力,而“终待老”三字更加突出了这种魅力。 在这种情况下,山还只是一个具有特 殊魅力的审美客体,诗人所看到的山还只是它的表层,吸引诗人的是山上的花这样的表面的东西。第二座是诗的最后两句所写的山,那是一座进入了悠闲自在境界的 山。 山上的花全部凋零,山还依然还是那座山,但是,它已经是一座精神得到了升华的山了,豪华落尽见真醇,皮毛落尽,精神独存。它就像一位得道的高人,去掉 了所有的浮躁与华美,进入了神完气足,闲静自在的境界。 这就更使诗人留连忘返了。这首诗表现上看来是在写山,但实际上却是在写人,甚至可能写的就是诗人自己。 早年的诗人,意气风华,投身政治,锐意改革,在别人看来是多么辉煌荣耀。改革 失败后,诗人隐居南京,多与钟山为伴,辉煌不再,荣耀不存,没有了从前的锐气,也就没有了从前的浮躁。 这山多像诗人自己!当然,山可能也未必就是诗人自 己,但是,它绝对表现了诗人的某种具有象征性的心路历程。在表面的写山过程中,暗含着极为深刻的寓意。 这使这首诗品味起来像寓言,又像偈语。诗中连用了八个“山”字,显然不是随意的行为,而是有意的安排。 八个“山”字在诗中形成了回环反复之美,而且对称中有错落,更有特殊的韵味。八个“山”字 平均分配在四句中,每一句中都是两个“山”字。 但是,前二句中的“山”字分别出现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上,没有一个的位置相同,这就说明这两句是以错落为 主,主要想造成一种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