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三百首视频|唐诗三百首视频下载唐诗三百首视频 儿童唐诗三百首视频唐诗查看简介信息. 儿童唐诗三百首视频唐诗. 中国唐诗中最好的选本之一古代成功的儿童启蒙教材几百年家喻户晓的读本中国文化史上的长久之谜审阅中国文化的优秀媒介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流传最广、读者最多的唐诗 唐诗三百首教学视频 唐诗三百首视频 . . 唐诗三百首视频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原序作:“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唐诗三百首视频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家贫,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乾隆十六年(1752)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唐诗三百首视频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唐诗三百首视频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唐诗三百首视频《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唐诗三百首视频 2.中华古诗文诵读 追月.舞蹈视频以下几篇供参考: 《中华古诗文诵读》主题班会说课材料宋月娥 2006-02-14 10:26:38 中华文化特别是诗歌文献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化是炎黄子孙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其中有治国安邦之策,有教子理家之道,有志庆寄情,有述怀言志,有咏物喻理,有讽喻记史。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哲理。 “造烛求明,读书求真”,让学生尽早熟读一些有价值的诗歌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探索人生本源,便捷地汲取到人生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上,得以迅速成长。 我们班级自一年级入学以来采取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了诗歌、名言警句数百首,而本次以“中华古诗文诵读”为主题的班会正是这一活动的拓展和延续。 此次班会的目标是使学生加深对中华古诗文的了解,在主持人的引领下从学习、咏物、叙事、抒情、言志、喻理等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并借此丰富学生的知识含量,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与此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整节班会课所囊括的中华古诗文词句近百首,通过形式多变的诵读和表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会活动中。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所以第一部分孔子《论语》中有关学习方面的的精彩言论,借此还可以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刻苦钻研,还要不耻下问、学思并重。 第二部分是诵读以咏物为主题的诗文,在抑扬顿挫的诵读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物形象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 第三部分是本次班会中的一个亮点,以表演小话剧的形式将叙事诗中的名篇曹植的《七步诗》创作情景再现出来,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人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古代文学家将各种感情刻画得非常细腻。 第四部分从亲情、思乡情两个方面将抒情诗展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诵读的形式多样,独诵、小组合诵、全班合诵、班主任老师诵读等等。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作品都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到现在还指导着我们的思想、行为,所以第五部分将古诗文中蕴涵哲理的诗句提炼出来借助小品这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 然后精选二十四则经典名句诵读将本次班会拉近尾声。 最后班主任老师进行小结,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开掘古代辉煌的文化宝库。 悠悠情思漾我心 ——古诗文朗诵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2、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作为班集体主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物色好主持人 2、各小队组织熟练背诵古诗,根据诗意画好四季图,写好有关古诗的书法作品。 3、各类节目准备:相声、舞蹈、小合唱、器乐独奏 活动分步: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 活动过程: 开场: 女1: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1: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 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2: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男2: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女1: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 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男1: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 女合: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文的世界, 去感受诗人们朴质、真切的情思。 男合:今天,让我们徜徉在古诗文的长河中, 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 第一部(闲情) 1、提琴独奏《渔舟唱晚》配词朗诵《春江花月夜》 带入诗境 女1:踏着暮色,伴随着悠扬的小提琴独奏曲, 我们来到了春江, 让我们一起欣赏《春江花月夜》。 2、看图诵诗 女1:一曲《春江花月夜》, 为我们展现了浩瀚幽邃、恬静多采的巨幅画卷。 男1:神奇美丽的四季风光, 能不叫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造化神工? 合:看,各小队的小画家们给我们带来了诗人笔下的自然风光图。 小队(一):(出示图)双飞的燕子,夹岸的桃花, 这画面描绘的是宋朝诗人徐俯的——《春游湖》(齐背) 小队(二):(出示图)这一池的碧叶,映日的荷花,使我们想起了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队(三):(出示图)夕晖晚照,枫叶流丹。下面由我们小队背诵杜牧的——《山行》(齐背) 小队(四):(出示图)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我们小队为大家带来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学生自由背诵 男1:四时风光美如画,诗人笔下的每一个季节都有其迷人的魅力。 女1:咱们就以小队为单位展开竞赛,比一。 3.中班唐诗相思教课视频幼儿唐诗----水墨唐诗经典诵读 【子夜吴歌】李白 【竹枝词】刘禹锡 【竹里馆】王维 【茱萸湾】刘长卿 【征人怨】柳中庸 【赠花卿】杜甫 【早梅】张谓 【早寒有怀】孟浩然 【早发白帝城】李白 【早春】韩愈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 【月夜忆舍弟】杜甫 【月夜】刘方平 【怨情】李白 【游子吟】孟郊 【咏柳】贺知章 【易水送人】骆宾王 【欹松漪】顾况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野望】杜甫 【野老歌】张籍 【雁门太守行】李贺 【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 【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行宫】元稹 【新嫁娘】王建 【晓发】贺知章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芜城】李端 【乌衣巷】刘禹锡 【问刘十九】白居易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 【望岳】杜甫 【望洞庭】刘禹锡 【晚次鄂州】卢纶 【听筝】李端 【田家行】王建 【题三闾大夫庙】戴叔伦 【题三会寺仓颉造字台】岑参 【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宿石涧店闻妇人哭】李端 【宿建德江】孟浩然 【宿府】杜甫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送灵澈】刘长卿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 【送李少府贬】高适 【送李端】卢纶 【送黎拾遗】 【水宿闻雁】李益 【蜀相】杜甫 【蜀先生庙】刘禹锡 【石鱼湖上醉歌】元结 【石头城】刘禹锡 【石上藤】顾况 【石窦泉】顾况 【山行】杜牧 【山房春事】岑参 【塞下曲】卢纶 【塞下曲】王昌龄 【塞上曲】王昌龄 4.学校举行特殊教育,但小弟不知道怎样教聋哑学生学唐诗,求大神援助我从事特殊教育18 年,对于聋生的古诗学习,给你几点建议。 1、手语要精通,能够和学生交流。 2、先把唐诗的内容出示在学生面前,找出古诗中的重点词语,给学生讲解词语意思。 3、创设古诗中所表现的情境,结合刚才讲解的重点词语,讲解古诗意思。 4、学生理解后,进行背诵,学生不会忘记。 5、聋哑学生语句书写不通顺,也很难看懂你直接写出的古诗意思,所以就应该从词语下手讲起。学生只有明白词语的意思了,才会懂得古诗的意思,从而更好的理解和背诵。 (你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吧?有机会多联系 呵呵) 5.第一套古诗韵律操镜像教学视频,以及MP3古诗韵律操歌词 告诉你来告诉他 告诉爸爸和妈妈 背诵古诗并不难 一背一串顶呱呱 你对上来我接下 我们一起来背吧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7.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0.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11.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鸣。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1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3.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14.田入乡间少,时将孟夏冬。如何尚高卧,不起助农功。 15.功盖三分国,明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6.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17.松下问童子,言师采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9.酷爱此君心,常将墨点真。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 20.深绿衣裳小小人,每来厅里解相亲。天生合去云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尘。 2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6、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为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27、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2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9、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雌雄。 3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1、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丽亭晚,君向萧湘我向秦。 3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3,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34,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扬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35,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篮止道边,日暮榆园拾青荚,可邻无数沈郎钱。 3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3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0,落日清江里, 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 十五即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