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出处

1.最好有诗句出处和作者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妆点万家清景,普绽琼花鲜丽” “暮雪助消峭,玉尘散林塘”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消残” “江南雪,轻素减云端”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谁剪轻琼作物华,春绕天涯,水绕天涯” “投宿侵征骑,飞雪满孤村” “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 “秦城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惟第宅,所务在追游……”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春风千里动,榆塞雪方休”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中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古诗的出处是什么意思

【词目】:出处 【拼音】:chūchǔ 【基本解释】:出处 chūchǔ [take up the pose and go into retirement] [古]出任及退隐 出处 chūchù 1.[source]∶典故、成语、资料、引语或说法的原始作品 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 陆游《老学庵笔记》 画卷的年代和出处 2.[authorship]∶指文学作品素材的来源 编辑本段详细解释 1.谓出仕和隐退. 汉 蔡邕 《荐皇甫规表》:“修身力行,忠亮阐著,出处抱义,皦然不污.” 唐 韩愈 《与崔群书》:“无入而不自得,乐天知命者,固前修之所以御外物者也.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岂以出处近远累其灵台邪!”《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 萧何 治狱为 秦 吏,韩信 曾官执戟郎.蠖屈龙腾皆运会,男儿出处又何常.” 2.行进和静止. 宋 梅尧臣 《翠羽辞》:“ 秦 女乘鸾遗翠羽,落在人间与风舞.风休不归谁作主,此郎拾取妆金缕.郎家主妇爱且怜,系向裙腰同出处.” 宋 陆游 《雨复作自近村归》诗:“可怜鸠取招麾速,谁似云知出处齐.” 3.词语、典故等的来源和根据. 《魏书·儒林传·李业兴》:“ 异 曰:‘圆方之说,经典无文,何以怪方?’ 业兴 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卿自不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晋 张望 诗曰‘愁来不可割’,此‘割愁’二字出处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诗法》:“作诗用虚字,殊不佳.中两联填满方好.出处才使 唐 已下事,便不古.”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德言工容’不是我瞎编,是圣人说的,有出处.” 4.源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谷水》:“ 徐广 《史记音义》曰:‘ 黾 或作 彭 ,谷水 出处也.’”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然 河 之本源,未见出处.” 5.产地;来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人》:“有术人携一榼,榼中藏小人……至 掖 ,掖 宰索榼入署,细审小人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有一天,来了一个人,买了几件鼻烟壶、手镯之类,又买了一挂朝珠,还的价钱,实在内行;批评东西的毛病,说那东西的出处,着实是个行家.” 许地山 《美底牢狱》:“我想所有美丽的东西,只能让它们散布在各处,我们只能在它们底出处爱它们.” 6.出路;出去的地方. 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十五:“[ 李霜泗 ]平静下来,慢搭搭地说:‘可是,去,也有好处,将来有了个出处.’”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澄河边上》:“ 澄河 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来得太急,开一点口子,水一有了出处,流头就缓了.”。

3.古诗词出处

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2. 这句话出自汉乐府民歌《上邪》。 原文是这样的: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阵阵,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3.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徙徙。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白头吟》卓文君 4. 留别妻 苏武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5. 子衿 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 古诗十九首 汉无名氏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7. 唐 元稹 《三遣悲怀》诗之三:“ 邓攸 无子寻知命, 潘岳 悼亡犹费词。”

8. 《子夜歌》 9. 红豆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0. 妾薄命 李白 汉帝宠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11. 未知 12. 杂曲歌辞·簇拍相府莲 莫以今时宠,宁无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闺烛无人影,罗屏有梦魂。

近来音耗绝,终日望应门。 13. 未知 14. 八至 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15. 赠邻女(一作寄李亿员外) 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16. 此句出自遣悲怀三首 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17. 写情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18. 碧城三首(其一) 李商隐 碧城十二曲阑干, 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 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 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 一生长对水精盘。 19. 琵琶仙 姜夔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家具画船」,唯吴兴为然,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己酉岁,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 ,感遇成歌。 双浆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娥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20.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21.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频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22. 满庭芳 秦观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23.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短松冈。

24.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4.有哪些出自古诗文的成语

雨后春笋 出处:宋·张耒《食笋》:“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寸草春晖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满园春色 出处: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风得意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和景明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春宵一刻 出处:宋·苏轼《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一年之计在于春 出处:南朝梁·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梦无痕 出处:宋·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人面桃花 出处:唐·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去楼空 出处:唐·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人云亦云 出处: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如履薄冰 出处:《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弱不禁风 出处: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奇文共赏 出处:晋·陶潜《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千里送鹅毛 出处: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情不自禁 出处: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穷困潦倒 出处:唐·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倾盆大雨 出处:唐·杜甫《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青梅竹马 出处:唐·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晴天霹雳 宋·陆游《四日夜鸡未鸣起作》:“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穷极无聊 出处:宋·费昶《思公子》:“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秋水伊人 出处:《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秋高气爽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屈指可数 出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平分秋色宋·李朴《中秋》:“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呕心沥血出处: 唐·韩愈《归彭城》:“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藕断丝连 出处:唐·孟郊《去妇》:“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相连.”年逾古稀 出处:唐·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弄假成真 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万紫千红 出处: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马齐喑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无穷无尽 出处: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望眼欲穿 出处:唐·白居易《寄微之》:“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无理取闹 出处:唐·韩愈《答柳州食虾蟆》:“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五湖四海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百读不厌 出处: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天涯比邻 出处: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豆蔻年华 出处: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为人作嫁 出处:唐·秦韬玉《贫女》:“苦为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庐山真面目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走马观花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司空见惯 出处: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苍翠欲滴 出处: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草长莺飞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5.【出自诗句的成语有哪些请写出出处】

桂子飘香——“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桂花散发出阵阵香气,形容中秋前后佳景.曾经沧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见过大世面. 为人说项——“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杨敬之《赠项斯》)指为人说好话,替人讲情. 壮志未酬——“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李频《春是思归》)指宏伟的志愿没有实现. 为人作嫁——“若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原指贫女无钱置备妆奁,却年年为人缝制嫁衣,后用以比喻徒然为别人忙碌. 古稀之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此成语指七十岁.过去人们能活到七十岁的很少,所以说“古来稀”. 绿叶成荫——“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不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杜牧《叹花》)据《唐摭言》记载:杜牧佐宣州幕时,曾游湖州,见一民女,年十六有余,容颜极美.杜牧甚爱之,遂与其母约定:“等我十年,不来然后可嫁.”十四年后,杜牧任湖州刺史,那女子已嫁人生子,于是杜牧怅然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位姑娘的爱幕之情和不能婚配的无可奈何的自伤心理.比喻女子出嫁后生有子女. 作茧自缚——“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蚕吐作蚕,把自己包裹在里面.比喻做某事的结果反使自己受困.亦比喻束缚自己. 石破天惊——“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弹箜篌》)诗句形容李凭的箜篌弹的好,使得正在补天的女娲入了迷,忘了自己的职责,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盆.比喻文章、议论或事态的发展出奇而惊人. 天旋地转——“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白居易《长恨歌》)天地转动.原指根本改变局面,现形容头晕眼花. 杳如黄鹤——“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比喻一去之后无影无踪.亦比喻人或物下落不明. 擒贼擒王——“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捉盗贼要捉首恶.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卷土重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卷土,人马奔跑时的尘土飞卷.此诗是诗人对项羽不肯过江而自刎乌江的惋惜和批评.现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恢复势力. 走马观花——“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四海为家——“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人面对萧瑟秋风中的“故垒”(六朝时修建的江防工事),启发人们吸取历史教训,严防分裂局面的两次出现.原指国家统一,后指到处可以为家.。

6.写出六个关于黄河的古诗、出处、年代及作者

1、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2、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6、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10、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川.--王安石《黄河》11、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王昌龄12、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王昌龄《送裴图南》13、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杜甫《黄河二首》14、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15、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16、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17、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18、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19、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20、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李商隐《杂歌谣辞·李夫人歌》21、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白居易《生别离》22、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 《黄河夜泊》23、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24、雷霆横刻千重山,澎湃纵雕万里原.—朱炳仁《黄河》。

7.【古诗词出处1《出师表》

1.《出师表》-诸葛亮 出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4课 三国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出自人教版九年级上 南宋12《鱼我所欲也》-孟子 出自人教版九年级下19课 战国1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出自人教版九年级下20课孟子二章的后一篇 战国14《桃花源记》-陶渊明 出自人教版八年级上21课 晋15《马说》-韩愈 出自人教版八年级下23课 唐16《陋室铭》-刘禹锡 出自人教版八年级上23课 唐17《关雎》出自人教版九年级下25课 先秦 19《行路难》-李白 出自八年级上30课 唐2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出自人教版八年级上30课2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出自人教版八年级上30课22《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出自人教版八年级下课外古诗 南唐2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出自人教版七年级上 唐24《观沧海》-曹操 出自人教版七年级上 三国25《龟虽寿》-曹操 出自人教版七年级上课外古诗 三国26《石壕吏》- 杜甫 出自人教版八年级上25课杜甫诗三首 唐2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出自人教版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 宋2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出自人教版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 南宋29《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出自人教版九年级上 北宋我只能尽我所能标出我知道的。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