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遥知不是雪,遥知兄弟登高处春眠不觉晓,春风不度玉门关孤舟蓑笠翁,孤帆一片日边来白日依山尽,白毛浮绿水两岸青山相对处,两岸猿声啼不住独坐幽篁里,独钓寒江雪一去二三里,一片冰心在玉壶千山鸟飞绝,千里江陵一日还万径人踪灭,万条垂下绿丝绦在写出的词句中,我们发现其中存在这一首完整的古诗,这首诗的题目是《江雪 》,作者是(唐 )代诗人( 柳宗元).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背景,其中(千山 )和(万径 )两词突出了背景的广大,(鸟飞绝 )和( 人踪灭)渲染了背景的寒冷和凄清.后两句集中塑造了一个( 凄冷)形象,( 钓)写其形,( 独)写其神.整首诗充分表现了作者(桀骜孤单清高 )的性格.。 2.小学古诗词选择题50道(附答案)②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突出写山河破碎、满城荒芜,写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触景生情: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 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企盼亲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家书抵万金”是说一万两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之伤痛之外,诗人又叹息衰老,更增了一层悲哀。 20、读下面诗歌,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追述往事,说自己参加科举考试而入仕做官,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B、颔联形象地抒发其关于世事人生的深沉慨叹,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也如雨中浮萍漂泊不定,对世事人生失去信心。 C、颈联叙写往日抗元遭遇的挫折和被囚押的孤苦处境。这两句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感染力极强。 D、尾联笔锋陡转,表达作者身陷绝境时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2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 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A、这首诗描绘山西村美丽富饶,村民淳朴好客,表现出诗人对田园之乐的向往。 B、三、四两句,隐含诗人受挫不馁的精神,有不断进取的意趣。 C、“箫鼓追随春社近”的意思是:农民击着鼓,奏着乐一队一队地走过,原来是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社日盛会。 D、这首诗写于诗人因坚持抗金复国的主张而被罢官回乡时,所以诗中含有悲观失意的情调。 22、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这首诗表现了作者长期遭贬谪的悲凉、愤懑的心情,同时又袒露出作者豁达豪放的襟怀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B、一、二句写出了作者被贬谪置于巴楚这荒远凄凉的地方,已有二十三年了。 C、三、四句写作者借吹笛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回到家乡后衣着破烂的落魄情景。 D、五、六句作者虽以“沉舟”、“病树”自比,但不消沉,写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参考答案1、A 2、C 3、A 4、C 5、C 6、A 7、C 8、D 9、C 10、A 11、B 12、C 13、C 14、A 15、B 16、A 17、D 18、D 19、D,C 20、B 21、D 22、C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18、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小学语文古诗归纳MouseHappy小学语文古诗归纳。 美图。7。 送别诗。8。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9。描写鸟的诗:10。 托物言志的诗:10。寓理的诗:11。 描写太阳的诗: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3。 描写风的诗:14。描写花的诗:15。 描写雨的诗:16。描写树的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来。 小学语文素养竞赛试题(二)杨宇桐小学语文素养竞赛试题(二)小学语文素养竞赛试题(二)七、选择题1。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五、按要求写诗句。 (8分)1、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边塞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4、体现爱国思想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趣味填空。 古诗里的夏天tnj660630古诗里的夏天。“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这是诗人秦观在《三月晦日偶题》中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诗人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两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这两句诗是赵师秀的《约客》里面的诗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这句诗出自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望湖楼醉书五绝》。夏天在诗人的诗句里显得多么有韵味,多么优美啊!小升初古诗总复习NICO的图书馆。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句诗来。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望洞庭(刘禹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忆江南(白居易)。 3.有没有古代古诗,,,,,宋词练习词诵读自测题 一、随着词调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词牌也越来越多。 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词牌中嵌有动物、植物、花果、颜色、地名等名称,虽然词的曲调内容跟它们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联,但感觉便于联想和理解。 下面请试着选择。 (一)嵌有动物名的词牌 1._______归来 a、鹧鸪 2._______天 b、凤 3._______桥仙 c、燕 4._______恋花 d、蝶 5._______栖梧 e、鱼 6.摸_______儿 f、龙 7.水_______吟 g、鹊 (二)嵌有植物名的词牌 1._______枝 a、桂 2.采_______子 b、木兰 3.一剪_______ c、柳 4.章台_______ d、梅 5._______花慢 e、杨柳 6._______枝香 f、桑 (三)嵌有颜色名的词牌 1._______缕 a、绛 2._______玉案 b、金 3.满江_______ c、红 4._______楼吟 d、青 5._______缕曲 e、黄金 6.点_______唇 f、翠 (四)嵌有地名的词牌 1.忆_______ a、江城 2._______春 b、江南 3._______慢 c、巫山 4._______一片云 d、扬州 5.八声_______ e、甘州 6._______子 f、沁园 二、数字入词作为一种手法,被宋代词人运用得十分娴熟,让人在欣吟诵之余,也尽情感受着数字的妙用。 下面请根据词的内容填上你认为最准确的数字。 1. 重湖叠山献清嘉,有_______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 2. _______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3. 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4.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_______人家。 柳永《望海潮》 5. 三杯_______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6. 但愿人长久,_______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7. 心似双丝网,中有_______结。 张先《千秋岁》 8. _______柔肠,盈盈粉泪。 欧阳修《踏莎行》 9. 花自飘零水自流,_______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10._______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 三、古代文人除名、字外,多喜欢按自己的趣味取个号,宋代词人亦然。 宋人词人的号中,取“**居士”的特别多,请在下面的选项中选择配对。 1.苏洵 a、淮海居士 2.苏轼 b、老泉居士 3.秦观 c、后山居士 4.周邦彦 d、石湖居士 5.李清照 e、东坡居士 6.陈师道 f、易安居士 7.刘克庄 g、清真居士 8.范成大 h、后村居士 四、“诗庄词媚”历来被认为是诗词的分界,宋代婉约词更能见出词的柔婉的风格。 “愁”是婉约词中常见的抒情主题,其中有许多直接点“愁”的名句,请试着填空。 1.______________,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青玉案》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3.这次第,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4.争知我,倚栏杆处,____________。 柳永 《八声甘州》 5.自在飞花轻似梦,________________。 秦观 《浣溪沙》 6.____________,几年离索。 错错错。 陆游 《钗头凤》 7.爱上层楼,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 丑奴儿 》 8.________________,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 五、填空。 1. 词是由诗发展而来的,唐五代时称为曲子词,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别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宋初文坛领袖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风清丽自然,但其词却风格迥异:情调冷艳幽香,风格委婉缠绵。 欧词的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婉约人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 “才子词人”柳永是北宋第一个大量描写中下层人民生活和都市生活的词人,其词语言通俗,艺术性强,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词抒情感人至深,名句随处拈来,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同时,柳永也是铺写都市生活的高手,名句不少,如他叙写杭州名词《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控制妇女思想,扼杀妇女才能的封建礼教时代中盛开的一朵“女儿花”。 她的词深受时代和家庭变故的影响,读来令人唏嘘感慨。 其中,抒写相思之苦的句子有:“花自飘零水自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下眉头,___________。” “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宋代豪放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世称 “苏辛”。 苏轼作词,甩开婉约的包袱,引来天风海雨,一洗绮罗香泽,极大地开拓了词的境界,开启了豪放的词风。 苏轼的豪放词,表现了大丈夫建功立业、踌躇满志的胸襟,口为之诵,豪迈之气顿生。 比如,“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点浩然气,________________”等等。 辛稼轩词同为豪放派,但其词中更透露出浓浓的爱国情怀,表现了驰骋疆场,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 著名的句子有“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 等等。 5.爱国诗词是南宋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量的作品或表现国。 4.唐诗宋词元曲除古诗七十首最短的元曲: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最短的宋词:提供几个你选一首1.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如梦令 秦观 遥夜月明如水,风紧驿亭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4.如梦令 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5.如梦令 秦观 楼外残阳红满,春入柳条将半. 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肠断,人共楚天俱远. 6.如梦令 秦观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7.如梦令 李之仪 回首芜城旧苑,还是翠深红浅. 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 不见,不见,门掩落花庭院. 8.如梦令 苏 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最短的唐诗选一个 【马诗】 作者: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一首古诗或宋词阅读题和一篇文言文[附答案]《钗头凤》 陆游 * 宋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这首词是陆游与妻子唐婉因世俗胁迫,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悲情之作。 全词多处使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婉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 。 全词节奏急促 ,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精卫填海》原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被海水淹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注释】[1]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山海经》共十八篇,作者不详,各篇写作时代也没有定论,大约是晚周的书,秦、汉人的增补。内容主要记述古代民间传说的地理知识,每写完一山一水,多记其中许多怪异的草木鸟兽虫鱼以及部族、祭祀、巫医等,内含不少神话和传说。 本文写炎帝的小女儿在海里淹死之后,化为小鸟,衔木石填海不止,表现了百折不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反映了上古人民征服大海的坚忍精神和宏伟志愿,精卫,鸟名。又名誓鸟、冤禽、志鸟、帝女雀。 [2]发鸠之山:山名。之,助词,无意思。 [3]枯(zhè)木:枯树,桑树一类。[4]乌:乌鸦。 [5]文首:头上有花纹。文,花纹。 [6]喙(huì):鸟嘴。[7]其鸣自詨(xiào):它的鸣声是自己呼叫自己的名字。 詨,呼叫。“精卫”本是这种鸟叫声的拟音,所以说“自詨”。 [8]是炎帝之少女:这个炎帝的小女儿(的化身)。是,这。 炎帝,相传就是教人民种植五谷的神农氏。[9]为:成为,变做。 [10]堙(yīn):填。 1.解释下列词语 状:_____ 赤足:_____ 溺:_____ 为: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 3.这个故事,与"夸父逐日"一样,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但两个故事中人物的共同精神是什么 4.你如何理解人死化鸟填海的做法 5."精卫"在传说中,还有很多别名,请你猜猜这些别名的各自含义是什么 ①誓鸟: ②冤禽: ③志鸟: 参考答案 1.形状,红,淹死,称为 2.写少女变鸟决心填海的故事. 3.个体生命的结束,并不是奋斗的结束. 4.人死化鸟,只是一种幻想,但故事所表现出来的死而不屈的精神,却永远激励后人. 5."誓鸟"表现其不达目的永不罢休的精神;"冤禽"表现其死十分冤屈,令人同情;"志鸟",是说它志向宏伟,意志坚强.。 6.大学本科练习《唐诗宋词》从兴象的角度分析杜牧的《秋夕》一诗《秋夕》赏析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 秋夕:这里指秋夜。 诗题一作 《七夕》。 轻罗小扇:用轻而薄的丝织品制成的团扇。 天街:京城长安的街道。一作“天阶”。 卧看:一作“坐看”。 牵牛织女:天文学上两个星座的名字,织女星在银河西,牵牛星在银河东。 后世神话传说它们演变为夫妻。 赏析: 这一首《秋夕》,也是一首宫怨诗。 诗人不刻意雕饰,而是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两幅秋夜鲜明图景,描写了女主人公的两个动作,不着议论,不发感慨,怨情表现得异常深沉含蓄,余味悠然。 第一句是写幽闭宫女们后宫中的冷寂景象,诗人用一“冷”字,十分传神地描绘出那特定的时间(秋夜)和环境(静寂)气氛。 冷固然和秋夜有密切关系,但它和宫女寂寞的心境和环境更相一致,正因为宫内冷寂无聊,不堪久坐,她才执团扇而到庭中扑捉流萤,以排遣孤寂无聊的愁闷。第二句虽只是写女主人公“扑流萤”的行动,但她的内心世界却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第三句写景,偏重于感受。夜已深,宫中更加寂静,使她感到整个长安城都浸沉在如秋水一般清凉的夜色中,一个“凉”字,不仅和“冷”相照应,而且也是女主人公心境悲凉的反映。 第四句又转向写人物的行动。因为庭院之中“凉”得令人难耐,所以她又回到宫中,但长夜难眠,虽卧而目视秋空,只见银河耿耿,牵牛、织女二星隔“河”相望。 这一句饱含着这个宫女无限凄寂悲凉之情。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博得不少人的同情。 他(她)们虽被迫分离,但始终诚挚地相爱,而且一年一度的七夕还可鹊桥相会,自己呢?没有爱情,没有幸福,终身独处,比牛郎织女的命运更悲惨,这满腔幽怨之情又含于“卧看”二字之中。全诗达到了“句中无其词,而句外有其意”的艺术境界。 孙洙评此诗云:“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活。” (《唐诗三百首》),此评颇为精当。 7.要一首古诗或宋词阅读题和一篇文言文附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而不悛。 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 其子无如之何。一旦,雪作,孙搏雪而嬉,艾子见之,褫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 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 ”艾子笑而释之。 《艾子后语》 〔明〕陆灼撰 艾子有一个孙子,十来岁,懒惰顽皮不肯学习,艾子常用拐杖打他,但是他仍然不肯悔改。 艾子的儿子只有这一个儿子,所以很害怕儿子受不了杖打死掉,每次艾子教训孙子的时候,艾子的儿子都哭着求情。 艾子愤怒地说:“难道我为你教育儿子不对吗?”反而打得越狠,艾子的儿子也无可奈何。 一天清晨,天下起了雪,艾子的孙子玩起雪来,艾子看见了,脱了他的衣服,让他跪在雪中,结果被冻得直打寒战,看上去十分可怜。艾子的儿子不敢多说话,也脱了衣服跪在雪地上。 艾子吃惊地问他:“你儿子犯错了,应该受此惩罚,你又为何这样做?”他儿子哭着说:“你冻我的儿子,我也冻你的儿子。”艾子笑着饶了他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