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虚幻的诗句

1.形容虚幻的诗句有哪些

1、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唐 白居易《诗喝》

【译文】 人生如梦,却不知浮生是梦中。假如你懂得人生如梦的话,梦中何必争人我。就不会太计较人我是非了。

2、谁知神变亦虚幻,徒逞狡狯惊盲聋。——明 蒲庵禅师《过海罗汉应供图》

【译文】有谁知道神器变换和虚无缥缈,都是把他当做儿戏惊动眼瞎耳聋之人罢了。

3、未击有意周天普。虚幻形声本自无,如如不动亘今古。——宋 释印肃《颂十玄谈》

4、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唐 白居易《琵琶行》

【译文】在夜色正浓时忽然梦到了少年时的事,在梦中哭泣,脸上的妆和泪在混在了一起。

5、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 李商隐《锦瑟》

【译文】我心像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像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的哀怨。

6、堪嗟虚幻事,妻男走骨,自己行尸。——元 马钰《满庭芳 叹名利》

7、虚幻浮华,不觉暗易颜童。——元 谭处端《神光灿》

8、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宋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译文】又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

9、缥缈危楼紫翠间。良辰乐事古难全。——宋 苏轼《浣溪沙》

【译文】高高的楼台矗立在云雾缭绕的层峦叠嶂间,从古到今,美好的时辰与赏心的乐事总是难以两全。

10、楼高百尺,缥缈天阙敞云扃。——宋 李弥逊《水调歌头·清夜月当午》

2.有没有描写梦境虚幻现实的诗句,越多越

诗仙李白一生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心怀:“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诗人凭借丰富的想像力,着眼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描绘出神奇瑰丽、虚无飘渺的梦游奇景。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缘于诗人对权贵的抗争。李贺在《梦天》中写道:“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想像奇特,气势恢宏,寄寓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切感慨。杜甫在《梦李白二首》中写道:“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把对朋友的怀念融入梦中,李白的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表现出诗人的喜悦和欣慰。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也十分细腻逼真。

梦可以给诗人以跨越空间的自由。金昌绪的《春怨》只有20个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梦使思妇与戍边的丈夫暂时相聚。言近意远,层次分明,借物起兴,耐人寻味。全诗不仅在篇内见曲折,在篇外也见深度。张仲素在《春闺思》中写道:“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描绘出思妇魂不守舍、拿东忘西的情态。思忆成梦,梦境引来更多的回忆,这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表现手法,读来婉转含蓄,意境深远。

宋代出现了一些感时伤怀的词作。一场与亲人相会的梦境,便会给诗人带来无穷的伤感。苏轼的一首《江城子》让多少人潸然落泪:“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也许是相思梦来的太多了,诗人们有些害怕梦境重来,因为“梦魂纵有也成虚,哪堪和梦无?”(晏几道《阮郎归》)。甚至当自己的恋人真的来到身边时,诗人也怀疑是在虚幻的梦境中,以至要把家中所有的灯点燃,不让梦境降临:“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鹧鸪天》)

李清照的词风格细腻,具有女性的柔媚,然而她的一首记梦词《渔家傲》,却无一点钗粉气:“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词充分表达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光明的追求,现实中不敢出口的理想追求,只有在梦中倾述了。诗人陆游在梦中也不忘保卫祖国的职责:“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有一百多首记梦之作,他有时“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有时“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这些梦当然是虚幻的,却折射出陆游的爱国精神。这些作品展现了陆游至老壮心不已的精神境界,以梦写志,读后令人不禁对他萌生敬意。

3.古诗中短暂虚幻的句子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若 一作:苦)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版本一 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世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版本二 文嘉)

http://so.gushiwen.org/view_72374.aspx

4.哪些诗词中含有想象的虚幻成分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

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乙卯即熙宁八年。

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

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

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上片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

“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王弗病故至苏轼作此词时恰为十年。

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然而,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

怀想至切,却生死相隔,不得一见。“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

值得注意的是“茫茫”前着一“两”字。“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

读此一句,仿佛听见了诗人对亡妻凄苦的告语:十年呵,我日夜思念你,杳无音讯;你呢,也日夜思念我,同样音讯杳无。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

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

“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不去想它,却又实难忘怀。

在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某种缠绕心间、摆脱不掉的思绪,这种体会几乎人人都有。这里,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想见得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

“无处话凄凉”一句,说者多解释为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寻索下句词意,这种解释自然是不错的。

但又还不够。此句从“千里孤坟”而来,自应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

这两句直承开首“两茫茫”句意,同样是将无知作有知写,是概括了生者与死者两个方面的。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揣其语气,这三句便是诗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

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所以用了一个“纵使”。“纵使”表让步,其效果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下面说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

“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里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遭际不幸,转徙外地,艰辛备尝。

可以说,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作此词时,苏轼年仅四十,说“鬓如霜”不无夸张,但由此可见其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

上片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片即转入写梦。因“思”而成“梦”,先写所“思”后写所“梦”,自然成章。

“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上片词意虽不涉梦,但写“思”即是写“梦”,仍然切合“记梦”的题意。

“夜来幽梦忽还乡”,笔墨轻巧地一转,即十分自然地折入写梦。“梦”是“幽梦”,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

“忽还乡”的“忽”字也值得玩味。梦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也可以打破冥冥世界与人间社会的幽隔。

“忽”字写出了千里归乡之快速,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平时多少个日日夜夜,想望殷切而不可得,现在倏忽之间就变成了事实,这不是太快也太容易了么?唯其太快太容易了,便依稀透露出这不过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

入梦是轻快的,所表现的感情却极为沉重。仔细吟咏,不难体味出隐含其间的亦喜亦悲的复杂感情。

“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往时,不知有过多少次,爱妻在小轩中临窗梳妆,诗人一旁怀着愉悦的心情观看、欣赏,或许还指点评说呢。

诗人抓住了这一具有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断,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然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泪流满面,却是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无言胜过有言,四目相视。

5.关于光与影的诗句以及成语

【暗香疏影】暗香:清幽的香气;疏影:稀疏的枝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捕风系影】风和影子是无法捉摸与束缚的。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猜疑。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鞭丝帽影】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捕影捞风】捞:随便拾取。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可靠的根据。

【捕影拿风】风和影子是无法捉摸与束缚的。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猜疑。

【避影敛迹】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避影匿形】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捕影系风】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鬓影衣香】鬓:耳边的头发。形容女人的美丽和香艳。

【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

【楚弓遗影】比喻因某事造成的疑惧心理。

【藏头漏影】藏:隐藏。把头藏起来,却露出影子。形容遮遮掩掩,不明不白。

【藏形匿影】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吹影镂尘】镂:雕刻。吹影子,刻尘土。比喻工艺精细到不见形迹。

【刀光剑影】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

【遁迹匿影】指隐藏踪迹和身形。

【吊形吊影】犹言形影相吊。比喻孤独寂寞。

【独游偶影】偶:伴侣。以影子为伴,独自游赏。形容孤单无依。

【睹影知竿】看竹竿的影子,便知道竹竿的曲直长短。比喻从侧面的现象,便可了解事情的真貌。

【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附声吠影】比喻盲目附和。

【附影附声】指盲目附和。

【吠影吠声】比喻跟在别人后面盲目附和。

【风影敷衍】指罗织罪名,捕风捉影,诬赖人。

【风言影语】捕风捉影的话语。

【孤身只影】孤零零的一个人。形容孤儿无亲。

【孤形吊影】孤形:孤零零一个人;吊:悬着。形容孤独无依。

【孤形单影】孤:单独;单:独。形容孤单一人,无亲无友。

【孤形只影】孤:单独。形容孤单一人,无亲无友。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顾影惭形】形:形体。看着自己的身影,对自己的体态不满意,而生出愧疚之感。表示自己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而感到惭愧。

【弓影浮杯】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顾影弄姿】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1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2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6.有没有描写梦境虚幻现实的诗句,拜托啦

徐志摩:她是睡着了

她是睡着了——

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

她入梦境了——

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

她是眠熟了——

涧泉幽抑了喧响的琴弦

她在梦乡了——

粉蝶儿,翠蝶儿,翻飞的欢恋。

停匀的呼吸:

清芬渗透了她的周遭的清氛,

有福的清氛,

怀抱着,抚摩着,她纤纤的身形!

奢侈的光阴!

静,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

平铺着无垠,——

波鳞间轻漾着光艳的小艇。

醉心的光景,

给我披一件彩衣,啜一坛芳醴,

折一枝藤花,

舞,在葡萄丛中,颠倒,昏迷。

看呀,美丽!

三春的颜色移上了她的香肌,

是玫瑰,是月季,

是朝阳里的水仙,鲜妍,芳菲!

梦底的幽秘,

挑逗着她的心——纯洁的灵魂,

象一只蜂儿,

在花心,恣意的唐突一温存。

童真的梦境!

静默;休教惊断了梦神的殷勤,

抽一丝金络,

抽一丝银络,抽一丝晚霞的紫曛;

玉腕与金梭,

织缣似的精审,更番的穿度——

化生了彩霞,

神阙,安琪儿的歌,安琪儿的舞。

可爱的梨涡,

解释了处女的梦境的欢喜,

象一颗露珠,

颤动的,在荷盘中闪耀着晨曦!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清 ——纳兰容若 姜夔写梦的词有很多,你可以去百度文库找。

7.求关于东方的一首诗词,开头和现实虚幻有点关系

风到这里就是粘 粘住过客的思念雨到了这里粘成线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当我还在遥遥的北方,想象江南,总也充满了浓浓的诗情。

想象中的江南,依着由着唐宋诗词的点泼渲染,比诗词的意境更美更柔。江南的风,是清夜里摇曳的凤尾竹,是透明的薄薄的月辉,软化了一切浮躁,甜甜的,行在路上,全身就罩在这甜里了,人也随之宁静而温婉。

江南的雨,细细密密,像谁的晶亮晶亮的媚眼儿,泛着纯洁的光,不断地在你的眉梢上扑闪,扑闪,连绵无绝,本来安安稳稳的人的心,不是再也找不见了,就是因为沉醉而更加安稳,妥贴。足下敲着青青的石板,听一种回响,诗人渴望逢着的丁香花般的姑娘的幽幽的低诉。

渴望逢着,渴望被造访,两种心态都在节制的诗意里微妙地矜持着。待到千里婵娟,青石板,青石桥,歌榭船舫齐齐喧闹了,裙裾歌声一起飞扬神采,香芬沁人。

这江南,摇曳,温软,由我不竭的想象与心血培植着,日益繁盛,在那个青铜色的夏天我第一脚踏上上海时,全面绽放。我们还是一样 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十年之后我喜欢这城市的浮华和淡漠,虽然也会偶尔怀念起故乡蔚蓝色的土地,就像从旋转门里进去,旋即又出来了一样,偶尔。

我深深怀念的是一九三零年代的上海,那炫极的天堂,万星璀璨,突然塌陷,那战争的地狱,一个民族的悲痛流离:短俏的十年罢了。所以怀念,因为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喜欢。

曾有学美术的朋友,她说她最欢喜黑白的世界,只有黑与白,她觉得可爱,可欣喜。那十年,像极了这黑与白,断折,百味杂陈,像一座时间雕塑的雕塑,一尊硕大的汉白玉。

曾经的迷醉被牢固地遗忘了,又牢固地附着在这废墟中的雕塑里,任藤蔓牵盘覆掩,任日出无闻日落无闻月圆无闻月缺亦无闻,等待若干年后的我们走马瞻仰,仔细把玩,慨叹。数不清的传记,为这玉中的一颗一颗的星星,铺排了书店的书架,抚慰了怀念者的怀念,惹来更多的人的啧啧把玩。

这玉愈发亮泽含蓄,圆润,耐寻味。一半为感情,一半为这幻逝的十年,为这玉奔来上海,好似梦中追梦。

整夜都闭不了眼睛 为何你明明动了情 却又不靠近 听 海哭的声音 总也想不到,在这上海第一次靠近的是这绿舟。仿佛给外乡人的梦赋予了新一种色彩,这色彩,不乏生命的力量和源自大地的激励。

而它,静静的,不论你拜访还或怀着感激离去,只是静静的,像谁家波斯猫的那只绿眼睛,惬意地吐着光,熠熠在苏浙沪的交汇处。那绿色是满眼的;我们行在其中,是游弋在它清清而暖的眼睛的湖波里了。

城市里的猎人们,或鱼们,返归自然后就全成了鱼们了,悠悠而游。一片一片的草场,江南的草场,遮遮掩掩着地下的火,一块一块的巨精致。

正逢着秋天收尾的季节,有古老的银杏叶或其他什么树的叶子,熟了,仿佛心底的大慈悲,乘了岁月的风,悠悠然丰富的曲线滑落,落了,夹杂在棵棵直竖的绿草间,一层,一层沉积。谁的心愈发慈悲,平和。

愿这土地里 不分你我高低缤纷色彩显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 分开每种色彩北方雪笼压大地,北方人的性格里注入了足让天地一色的霸气。南方多水,江,海,河,湖,灵动,曲折,婉转,包容。

包容着这东方绿舟西一侧的,据说是天然的淡水,是俗称甜水湖的湖,有西湖的十一倍大呢。湖面辽辽阔阔,人一立此处,无不目放极处,只见远帆千里浮空尽,点点糖白似动非动,心胸顿然廓开。

褪了外套,湖的风拂面而来。据说湖上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可惜初次来,未寻得见。

其实湖,总觉得是一个封闭渊博的形象,像梭罗选择的深谧沉静的瓦尔登湖,可以承纳风雨,容忍杂质,也可附丽喷薄的才思。有时候发想,所谓选择,表面上是一方选择另一方,实际上何尝不是相互的本质的契合呢?尼采与晦暗幽蓝的海边,凡高与熟黄悲壮的麦地,谁能说得清谁选择了谁呢?一生眷顾无言的送赠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教我坚毅望着前路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好像是粗粗的尼龙绳,青绿色的,网成结实的网,各样服饰的小朋友在攀爬,落入,爬上,爬下,终于爬出,谓为勇敢者道路。

童心大起,我也随了,爬。上上下下,起落之间,手脚不敢松力,当时突然记得高考前一个月的时候,父亲的一句唱腔,只一句:英雄汉,没有过不去的那个坎。

粗犷,藏在心底默唱的话,是可以秦腔般嘶喊的。人出了这天罗地网,汗也出了,却也舒爽,腿却有些些的酸了。

回望这网,想现实的网万万不会如此结实的。它们纤细,轻忽,甚至无色,无味,甚至入网的人根本就熟视无睹,无感觉。

同样是尼龙绳,牵住的是梅花桩,做成一个个小秋千模样,排成一排,人在其上略有摇晃,迫其保持平衡的样子。想童年时,满田野里撒野,哪需得这些人造的所谓挑战?山,爬去吧,爬上再下来;野狼狗,追去吧,追得越远离家越远,肚子越饿。

那时的事,岂止一本《城南旧事》啊。前面是智慧迷宫,用灌木围成一堵一堵的墙,入口处有示意图,蚯蚓爬了爬似的。

我想先看看蚯蚓吧,紧随我后面的孩子说,别看了,反正又死不了,进!这是城里的孩子;农村孩子的力量不会这样外露。他们如水,柔弱谦下,隐忍以行,他们的力量在内心深处。

在迷宫里我与。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