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中芦花象征什么】在古代诗词中,“秋天的芦苇”往往是一种具有浓郁悲剧人生色彩的象征,如《诗·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白居易《长恨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狄花秋瑟瑟”.“秋天的芦苇”实际上是两种意象的组合,重心在于“秋”这一传统文学中的忧伤意象规定了芦苇的情感所指.夏天的芦苇则不然,它的白色给人一种洁白明净的感受、它的质地则标识出坚韧温润的情感意味.当代作家曹文轩在《草房子》等小说中不止一次的出现过芦苇这一美好意象,芦苇荡亦成为他叙述的一个主体世界.毫无疑问,《芦花荡》中的芦苇指向于后一种内涵.不过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求古诗词中关于芦花最经典的句子〖芦花〗 作者:罗邺 如练如霜干复轻,西风处处拂江城。长垂钓叟看不足, 暂泊王孙愁亦生。好傍翠楼装月色,枉随红叶舞秋声。 最宜群鹭斜阳里,闲捕纤鳞傍尔行。 〖芦花〗 作者:雍裕之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风晚冷飕飕,芦花已白头。旧来红叶寺,堪忆玉京秋。 堤草芦花万里秋 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 枫叶芦花,的是凄凉地。 霜月冷婷婷。夹岸芦花雪点成。 白苹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一岸霜。 堪嗟世事如流水,空见芦花一钓船。 寒汀晚,芦花飞雪,风定白鸥闲。 —————— 够不?不够再找~ 3.芦花诗句芦花(亭亭白桦) 遍地叶落送晚秋, 芦花一夜成白头. 不若秋菊傲霜雪, 堪与春桃竟风流. 一年一度送归雁, 似帜似旗迎寒鸥. 天若有情天亦老, 芦花溪头弄扁舟. 一池翠萍<<;芦花>>;原诗: 记得芙蓉谢晚秋, 芦花约我棹扁舟。 婆娑俏影簪鹅羽, 潋滟清波荡雪洲。 曾蔽雁翎追寇勇, 亦捐凉箪解民忧。 人来缱绻情依旧, 沉醉粼粼碎月钩。 诗酒当歌<<;芦花>>;原诗: 寒渚波平雁荡秋 轻扬素袂舞洲头 排空雪蔟丛芦曳 泻地霜铺一苇浮 酒渍舷边当佐蟹 棋敲汀畔可藏鸥 飘然姿态堪亲近 偷得红尘半日悠 芦花 (和亭亭白桦) 迎风冷颜对闲愁, 眉挑云霞韵半勾。 岁月封尘千钧梦, 潇潇仟影伴归鸥。 清秋落絮凭风舞, 浊酒满樽任霜游。 寒水幽幽波不起, 却牵冬影入心头。 4.古诗芦花芦花(亭亭白桦) 遍地叶落送晚秋,芦花一夜成白头. 不若秋菊傲霜雪,堪与春桃竟风流. 一年一度送归雁,似帜似旗迎寒鸥. 天若有情天亦老,芦花溪头弄扁舟. 一池翠萍<<芦花>>原诗: 记得芙蓉谢晚秋,芦花约我棹扁舟。 婆娑俏影簪鹅羽,潋滟清波荡雪洲。 曾蔽雁翎追寇勇,亦捐凉箪解民忧。 人来缱绻情依旧,沉醉粼粼碎月钩。 诗酒当歌<<芦花>>原诗: 寒渚波平雁荡秋 轻扬素袂舞洲头 排空雪蔟丛芦曳 泻地霜铺一苇浮 酒渍舷边当佐蟹 棋敲汀畔可藏鸥 飘然姿态堪亲近 偷得红尘半日悠 芦花 (和亭亭白桦) 迎风冷颜对闲愁, 眉挑云霞韵半勾。 岁月封尘千钧梦, 潇潇仟影伴归鸥。 清秋落絮凭风舞, 浊酒满樽任霜游。 寒水幽幽波不起, 却牵冬影入心头。 -----禅儿。 5.描述芦花的诗句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句 宋 周师成 黄芦花白月无赖,乌桕叶红秋可怜. 句 宋 张一斋 忘即芦花业里宿,起来误作雪天吟. 句 宋 杨徽之 新霜染枫叶,皓月腊芦花. 句 宋 幸夤逊 深妆玉瓦平无垅,乱拂芦花细有声. 句 宋 赵讷轩 门外须臾风竹定,橹声摇曳出芦花. 白鸟一双帘外去,芦花风静钓舟闲. 西□ 宋 郭祥正 远近皆僧刹,西□八九家. 得鱼无卖处,沽酒入芦花. 折山道中六言寄涌翠道人 宋 朱槔 云暖纲横危磴,日沉舟泊平沙. 唉乃一声归去,炊烟遥起芦花. 渔翁 宋 朱继芳 渔翁家在何许,惯宿芦花不归. 昨夜江村欲雪,百钱买得蓑衣. 寄审知 宋 赵蕃 枫赤芦花白,扁舟夜泊时. 平生故人梦,细雨说相思. 潇湘八景诗·平沙落雁 宋 张经 唤侣下寒汀,争宿芦花萼. 夜半渔翁过,惊起还飞落. 题时遁泽画卷十首 宋 王柏 江村依密树,目远送征鸿. 不尽暮天碧,谁续芦花风. 题光福刘伯祥所藏东坡枯木及渔村落落照图 宋 孙应时 夕阳雁影江天,明月芦花醉眠. 乞我烟波一叶,伴君西塞山边. 水边闻雁 宋 宋伯仁 芦花新有雁,四面水连天. 清净非人世,吾诗咏不全. 和之美河洲四诗 宋 司马光 寂寂河洲夜,芦花绕墟舍. 孤客久未眠,窗灯落寒灺.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宋 释祖钦 秋气凄清,秋光淡荡. 鹭鸶飞下遥天,明月芦花一样. 千竿夹 宋 洪咨夔 方雨江流红,示霜芦花紫. 寂寂远帆来,拍拍晴鸥起. 闻笛 宋 董嗣杲 四海水尚浅,孤城愁更深. 船上何人笛,吹入芦花林. 野步十首 宋 陈普 流水数株残柳,西风两岩芦花. 荒草客愁远道,夕阳牛带归鸦. 江上见数渔舟为公卒所窘 明 袁宏道 钓竿拂晓霜,衣薄芦花絮. 一亩不籍官,也被官差去. 渔父 清 纳兰性德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6.赞美芦花的诗句1.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宋代.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译文:蟋蟀哀鸣欲断魂,秋风萧瑟秋江岸,人与秋虫共鸣。冷月落沙洲,澄江如彩绢,千里芦花望断,不见归雁行踪。 2. 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五代.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译文:美丽的芦花深处横着一叶孤舟,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洒满月光的高楼。 3.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宋代:戴复古《江村晚眺》 译文:一对白色水鸟停在江水旁。闻得有人来,就警觉地飞入芦苇丛中。 4.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唐代.李贺《官街鼓》 译文:任由您翠黑的头发变作芦花般模样,只有鼓声与终南山一起厮守京城,日久天长。 5. 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宋代.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译文:折一枝芦花寄赠远方故友,零落的芦花呵透出一身的寒秋。 6. 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译文:料想自己的伴侣还栖宿在芦花中,他们是否正惦念我在春前,会转程从旧路飞回北边。 7.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唐代.张志和《渔父》 译文:八九月芦花满天飞,南溪老人垂钓回来。 8.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宋代.潘阆《酒泉子·长忆西湖》 译文:最难忘的是,一阵悠扬的笛声隐隐约约地从芦花荡里传长时, 惊动了栖息在那里的白鹭, 它们倏地成群飞起,排列成行。 9.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宋代.郭震《宿渔家》 译文:世代在海边生活,几间小屋上面覆盖着雪白的芦花。 10.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宋代.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译文:只有那些南方飞来的无数大雁,和明月一起住在芦花洲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