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忠孝的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岳飞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孟郊 2.带忠的诗句1、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屈原 2、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屈原 3、上帝照临忠义胆,老师付授文章脉。——刘克庄 4、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陈子昂 5、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周昙 6、大抵男儿忠孝耳,此身如叶心如铁。——刘敏中 7、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白居易 8、伍员结舌长嘘嚱,忠谏无因到君耳。——刘商 9、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张孝祥 10、男儿须展平生志,为国输忠合天地。——贯休 11、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文天祥 12、妙主蓬壶籍,忠为社稷臣。——郑谷 13、投章献策谩多谈,能雪冤忠死亦甘。——苏轼 14、旧称楚灵均,此处殒忠躯。——孟郊 15、忠贤多感激,今古共苍茫。——杨巨源 16、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白居易 17、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李白 18、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邻 19、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辛弃疾 20、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白居易 21、无因剖胸出此心,一寸孤忠天实临!——陆游 22、时危忠谊常恨少,宝此勿复令埋堙。——王安石 23、仁与智可尚,忠与义可钦。——范仲淹 24、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陆游 25、二十八将固不朽,风云一代皆忠贤。——范仲淹 26、明公仗忠节,一言感万夫。——皎然 27、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苏轼 28、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杜甫 29、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吕温 30、高歌长安酒,忠愤不可吞。——韦应物 31、忠贤良可惜,图画入丹青。——李峤 32、自家来佐国,移孝入为忠。——张九龄 33、忧时抱忠鲠,论事极慷慨。——陆游 34、先王旧德在民心,著令称忠上意深。——苏轼 35、未为冠冕人,死不惭忠烈。——皮日休 36、历观忠邪见肝肺,直与治乱穷根原。——陆游 3.关于孝道的诗句《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扩展资料: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第一条,要保证对广土众民的大国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条,要使生活在最基层的个体农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 高度集中的政权与极端分散的农民双方要互相配合,减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工业建设、文化建设,防止内战,抵御外患,救灾防灾。个体农民从中受到实惠,则天下太平。 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小农生产的家庭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保护小农的责任, “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 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游子吟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孝道 4.【关于忠孝雅诚的诗词刚好82、83个字的诗词不要太多呀忠:1、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孝: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5.有关"忠孝仁义"的古诗1、忠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出自唐代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释义: 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洲。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我知你远道而来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2、孝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出自元代王冕的《墨萱图·其一》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释义: 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3、仁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鸟》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释义: 谁说这群小鸟儿的生命微不足道?宇宙万物都有血有肉的皮,是一样的生命,没有孰轻孰重的道理。我劝你们不要打枝头上的鸟儿,幼鸟还在巢中等待母亲的归来,弄不好一石数命啊! 4、义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出自唐代李白的《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释义: 赵国的侠客帽上随便点缀着胡缨,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他们大事做成后,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 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感动苍天,可贯长虹。朱亥挥金槌杀大将窃兵符救赵,使邯郸军民大为震惊。朱亥与侯嬴真千秋万古二壮士,声名煊赫大梁城。 他们纵然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一世英豪。谁愿像扬雄那样的儒生,白首著书,老死窗下呢? 5、忠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释义: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6.孝道诗句词语跟孝道有关的诗句或词语都可国画题名用的越多越好谢.1、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2、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3、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4、立身.《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5、谏诤.《孝经》谏诤章指出:“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也就是说,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於不义. 6、善终.《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 7.形容“忠孝难两全”的古诗词有哪些1、《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精卫·万事有不平》 清·顾炎武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3、《胡无人行》 唐·聂夷中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更愿生羽翼,飞身入青冥。请携天子剑,斫下旄头星。 自然胡无人,虽有无战争。悠哉典属国,驱羊老一生。 4、《三韵三篇》 唐·杜甫 高马勿唾面,长鱼无损鳞。辱马马毛焦,困鱼鱼有神。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荡荡万斛船,影若扬白虹。起樯必椎牛,挂席集众功。 自非风动天,莫置大水中。 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名利苟可取,杀身傍权要。 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 5、《伐柯》 先秦·佚名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