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临洮的诗句

1.关于临洮的作文

当早晨第一缕阳光撒在陇中大地上,一座峻峭、秀逸的山峦拖着长长的倩影,仿佛从远古走来……这山为岳麓山。

站在岳麓山上,映入眼帘便是我的家乡——临洮县城。家乡是一座历史名城,也是一座文化古城。

它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洮河流珠你 从雪山走来,洮珠是你的风采;你向黄河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临洮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托起腾飞的家乡。当冬天来临,大雪纷飞时,北方的河流结了厚厚的冰,俨然是天然滑冰场,唯有洮河却有不一样的风采,从南向北流淌的洮河,水很清,也很绿,水面上簇成一盘盘晶莹的冰珠,可能是天上的仙女不小心掉下来的项链吧。

它们像珍珠、像玛瑙、像宝石、像翡翠,简直太美了!笔峰夕照说完洮河流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笔峰夕照这一景观吧。相传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岳麓山飞升后,邑人曾建塔以示纪念。

据说有一天,老子与众弟子站在超然台上欣赏风景,他发现对面的山和周围的山明显不同,便要让对面的山上出现一个太极图。只见老子在河对岸山上点画数下,将笔插在讲经庙内。

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人家就在老子插笔的地方修了一座塔,名曰“笔峰塔”。每当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给笔峰塔镀上了一道金边,晚风摇动塔铃,岳麓山上空余音袅袅,韵味悠扬……临洮牡丹文学家们常说:菊花是花中隐士,荷花是花中的君子,牡丹是富贵的象征。

“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欲狂。”这说的是唐代洛阳牡丹时人人尽相观看的热闹场景。

从那时到现在临洮牡丹的栽培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当岳麓山上牡丹花竞相怒放的时候,都会引来无数的游人驻足观看,一群群蝴蝶飞来飞去,一只只蜜蜂忙碌其间,一朵朵娇艳富贵的牡丹迎风绽放。

我喜欢牡丹,花开的时候竞相怒放、轰轰烈烈,花落之时惊心动魄,倾其所有。这正不像临洮儿女的精神吗?战争年代他们抛头颅、撒热血,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如今的临洮儿女积极投身到打造新临洮,建造和谐家园的潮流中。当夕阳安详地撒落在我的家乡,我再次深情的回望: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

2.描写边关的诗句

1、《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2、《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3、《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8、《渔家傲·塞下秋来》【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塞下曲·其二》【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0、《塞下曲·其三》【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写出描写小草的诗句

早春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唐 杜甫《腊日》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

4.描写春天的诗句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清平乐(词)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其他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 戴叔伦《苏溪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 杜甫《春望》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宋· 黄庭坚《清平乐》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 杜甫《春夜喜雨》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 韩愈《晚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h及第》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 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 王安石《元日》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 王安石《春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 陆游《马上作》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 宋祁《玉楼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白居易《忆江南》: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 陆游《豆叶黄》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宋· 辛弃疾《浣溪沙》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宋·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宋· 姜夔《扬州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南唐 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 李煜《虞美人》。

5.美丽的临洮作文总分总的形式写春夏秋冬

滨江公园在我们家乡仪征,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区。

那里的树木、江水、小道、夕阳都显得特别美丽迷人。滨江公园的树木很有特点。

柳树枝很茂密,一排排的很整齐,在阳光下显得翠绿、繁茂。桃花真是美丽迷人,有淡粉色、深红色,有很远处就闻到了芳香,很清凉,在河水的倒映下非常美丽。

枫树叶子红的似火,漫步江堤,让人忍不住想到“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句。滨江公园的江面格外让人心旷神怡。

人们三五成群、漫步江堤,清凉的江风拂面吹过,让人神清气爽,很舒服。宽阔的江面上轮船更是英俊、潇洒。

一艘艘快速而过,在江面上留下了道道波痕,轮船都很巨大、坚固。我发现它的锚很像钩子,很好玩,我们在远处看它就像一片树叶飘在水面。

还有的是一条大船带着一条条小船。在远处看像鸭妈妈带着小鸭一样自在的游着,很壮观。

滨江公园的小道也让人难以忘记。有宽宽的江堤,也有曲曲折折的鹅卵石小道,绿的小草,嫩绿的荷叶,别致的亭台相映其间,游人不多,显得很安静,此时的公园像睡熟的娃娃。

滨江公园的夕阳特别红而且鲜艳。在滨江公园看夕阳、落日,景色真是壮观、美丽。

滨江公园真是美不胜收、美丽迷人的地方啊!我相信以后的滨江公园会是个更加充满魅力的旅游景区。

6.描写长城的诗句

《长城》【唐】汪遵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前面三句比较好理解吧:秦朝的长城比铁铸的还要牢靠,使北方的外族不敢越过边境,即使是这样的万里,远远连着天的彼端,也比不上尧帝门前的三尺台阶高啊。(自己解释的,结合了下面的赏析)

【朝代】:唐

【作者】:汪遵

【文体】: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文】: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①不敢过临洮②。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① 蕃戎:指当时北方的匈奴等少数民族。

② 临洮:秦置县名,在今甘肃省临洮县,毗邻国境,是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律】: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平平仄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汪遵(约唐僖宗乾符年即公元877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

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第602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作者在游览长城的过程中偶有所感,认为再强大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