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有鸿雁

1.古诗中鸿雁的诗句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1.《早雁》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2.《归雁》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3.《鸿雁》先秦.诗经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5.《鸣雁行》唐.李白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

君更弹射何为乎。 6.《扬州早雁》唐.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8.《杂曲歌辞·鸣雁行》唐.韩愈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去寒就暖识所处, 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阔朝云多, 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

违忧怀息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9.《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唐.张九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

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10.《归雁》唐.杜甫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 整首词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出自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古诗中鸿雁的诗句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1.《早雁》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2.《归雁》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3.《鸿雁》先秦.诗经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5.《鸣雁行》唐.李白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

君更弹射何为乎。 6.《扬州早雁》唐.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8.《杂曲歌辞·鸣雁行》唐.韩愈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去寒就暖识所处, 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阔朝云多, 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

违忧怀息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9.《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唐.张九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

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10.《归雁》唐.杜甫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 整首词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出自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赞美鸿雁的诗词

《闺怨》

【唐代】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古典君:这是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丈夫戍守南疆,妻子独处空闺,想象着凭借雁足给丈夫传递一封深情的书信;可是,春宵深寂,大雁都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了,断鸿过尽,传书无人,此情此景,更添人愁绪。

《瑶瑟怨》

【唐代】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古典君: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组成了一组离人幽怨的秋夜图,渲染了一种和主人公离怨情绪统一和谐的情调和氛围。诗中虽无“怨”字,然而怨意自生。

《霜月》

【唐代】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古典君: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

《长安秋望》

【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古典君: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古典君: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一股淡淡的乡思愁绪扑面而来。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古典君: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了。

《赠秀才入军·息徒兰圃》

【魏晋】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古典君:诗人想象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他将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鲜花盛开的山坡上喂马,在草地上弋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若有所思地目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五弦琴,无拘无束地纵心于自然。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代】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古典君: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

【宋代】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古典君:冷寒的,也不止是沙洲和桐枝。有恨的,究竟是孤鸿还是幽人?静夜如此寂寞,又何须漏壶提醒辰次?月儿依然残缺。不见有清满的佳期!疏淡的笑墨,似写凄淡的夜色;清美的词境,难歇哀愤的心。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古典君: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4.描写鸿雁的诗词有哪些

1、鸿雁 先秦:佚名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译文: 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

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可怜都是穷苦 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

虽然辛苦又劳 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

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惟有那些糊涂 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参考资料: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389-39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66-368 2、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译文: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 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

3、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代: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译文: 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

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 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斜阳独倚西楼。

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 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桃花般的人面不知到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 流去。

4、天末怀李白 唐代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译文: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 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于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5、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九月九日旅眺 唐代:卢照临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译文: 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远望山河,回归故乡的心思、回归故土的热望,浓得如眼前聚集的风尘。 身在别人的家乡我们一起喝下这菊花酒,我们离家万里,望着大雁飞过的天空,心中有着一样 的悲伤。

5.鸿雁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

《汉书•苏武传》载, 苏武与副使常惠等使匈奴被拘十九 年汉昭帝派使者欲接回苏武等人。

匈奴诡称苏武已死。常惠设计,“教 使臣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苏武等人终于归汉。后以鸿雁传书为典。

唐•李白《千里思》:“鸿雁向 西北,因书报天涯。”金•吴激《风流子》:“听出塞琵琶,风沙淅沥,寄书 鸿雁,烟月微茫。”

《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 兄之齿雁行 朋友不相逾。”雁行列而飞迁,《礼记》以比作兄弟出行有 序。

后又以鸿雁之行列咏兄弟。唐•杜甫《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 赛寄三首》其一:“鸿雁影来连峡内,鹯鸫飞急到沙头。”

宋•黄庭坚(和 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风撼鹯钨枝,波寒鸿雁影。”。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