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狐狸的诗句有哪些1. 下鞲惊燕雀,当道慑狐狸。 ——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2. 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唐·元稹·《连昌宫词》 3. 万里封侯,八珍鼎食,何如故乡。奈狐狸夜啸,腥风满地,蛟螭昼舞,平陆沉江。——明·刘基·《沁园春·万里封侯》 4. 狐狸不足问,力不当财狼。——宋·陆游·《予出蜀日尝遣僧则华乞签于射洪陆使君祠使君》 5. 过客设祠祭,狐狸来坐边。——唐·常建·《古意三首》 6. 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诗经·七月》 7.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 高翥·《清明》 8. 不是旛兮不是风,轩辕宝鉴出怀中。森罗万象难逃影,恋窟狐狸失却踪。——宋·释师一· 《颂古十八首》 9. 丝蔓乱附托,狐狸喜偃息。美恶类相感,庸讵分知识。——宋·李复·《杂诗》 10.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元·王冕·《冀州道中》 2.关于描写狐狸的古诗词《久客》杜甫 羁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 衰颜聊自哂,小吏最相轻。 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 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舟前小鹅儿》(汉州城西北角官池作官池即房公湖)杜甫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 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 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津梁寺寻李侍御》钱起 禅林绝过客,柱史正焚香。 驯鸽不猜隼,慈云能护霜。 骢声隔暗竹,吏事散空廊。 霄汉期鸳鹭,狐狸避宪章。 绕阶春色至,屈草待君芳。 《病鸱》韩愈 屋东恶水沟,有鸱堕鸣悲。青泥掩两翅,拍拍不得离。 君童叫相召,瓦砾争先之。计校生平事,杀却理亦宜。 夺攘不愧耻,饱满盘天嬉。晴日占光景,高风恣追随。 遂凌鸾凤群,肯顾鸿鹄卑。今者命运穷,遭逢巧丸儿。 中汝要害处,汝能不得施。于吾乃何有,不忍乘其危。 丐汝将死命,浴以清水池。朝餐辍鱼肉,暝宿防狐狸。 自知无以致,蒙德久犹疑。饱入深竹丛,饥来傍阶基。 亮无责报心,固以听所为。昨日有气力,飞跳弄藩篱。 今晨忽径去,曾不报我知。侥幸非汝福,天衢汝休窥。 京城事弹射,竖子不易欺。勿讳泥坑辱,泥坑乃良规。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郭英乂)》杜甫 诏发西山将,秋屯陇右兵。凄凉馀部曲,燀赫旧家声。 雕鹗乘时去,骅骝顾主鸣。艰难须上策,容易即前程。 斜日当轩盖,高风卷旆旌。松悲天水冷,沙乱雪山清。 和虏犹怀惠,防边不敢惊。古来于异域,镇静示专征。 燕蓟奔封豕,周秦触骇鲸。中原何惨黩,馀孽尚纵横。 箭入昭阳殿,笳吟细柳营。内人红袖泣,王子白衣行。 宸极祅星动,园陵杀气平。空馀金碗出,无复穗帷轻。 毁庙天飞雨,焚宫火彻明。罘罳朝共落,棆桷夜同倾。 三月师逾整,群胡势就烹。疮痍亲接战,勇决冠垂成。 妙誉期元宰,殊恩且列卿。几时回节钺,戮力扫欃枪。 圭窦三千士,云梯七十城。耻非齐说客,只似鲁诸生。 通籍微班忝,周行独坐荣。随肩趋漏刻,短发寄簪缨。 径欲依刘表,还疑厌祢衡。渐衰那此别,忍泪独含情。 废邑狐狸语,空村虎豹争。人频坠涂炭,公岂忘精诚。 元帅调新律,前军压旧京。安边仍扈从,莫作后功名。 《谢自然诗》韩愈 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童呆无所识,但闻有神仙。 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 凝心感魑魅,慌惚难具言。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 如聆笙竽韵,来自冥冥天。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 檐楹暂明灭,五色光属联。观者徒倾骇,踯躅讵敢前。 须臾自轻举,飘若风中烟。茫茫八纮大,影响无由缘。 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驱车领官吏,氓俗争相先。 入门无所见,冠履同蜕蝉。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 余闻古夏后,象物知神奸。山林民可入,魍魉莫逢旃。 逶迤不复振,后世恣欺谩。幽明纷杂乱,人鬼更相残。 秦皇虽笃好,汉武洪其源。自从二主来,此祸竟连连。 木石生怪变,狐狸骋妖患。莫能尽性命,安得更长延。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 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来者犹可诫,余言岂空文。 人生有常理,男女各有伦。寒衣及饥食,在纺绩耕耘。 下以保子孙,上以奉君亲。苟异于此道,皆为弃其身。 噫乎彼寒女,永托异物群。感伤遂成诗,昧者宜书绅。 《贺新郎》吴潜 未是全衰暮。但相思、昭亭数曲,水村烟墅。 只比儿儿额上寿,尚有时光如许。 况坎子、常交离午。 须信火龙能陆战,更驱他、水虎蟠沧浦。昆仑顶,时飞度。 东皇蓦向昆仑遇。道如今、金阶玉陛,待卿阔步。 犹恐荆人攀恋切,未放征帆高举。 怕公去、狐狸嗥舞。 江汉一时谁作者,想声声、赞祝明良聚。天下久,望霖雨。 3.狐狸的古诗,古文一、上古神话有一个关于禹娶涂山女的著名神话,记载在东汉赵晔《吴楚春秋》卷六《越王无余外传》中(原文我没找到)。这个神话说的是禹到涂山,见到一只九尾白狐,又听到涂山人唱的九尾白狐歌,感到自己的婚姻就应在此处,于是便娶涂山女为妻。神话中的九尾白狐是涂山女变的,九尾白狐是涂山的灵兽。娶了涂山女为妻可以幸福昌盛。所以,禹见到涂山狐其实就是见到涂山女,故而决定要娶她。 二、狐仙是中国传说中常见的角色之一。《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中,狐仙、狐妖的故事更是举不胜举。“妖媚”、“邪气”、“仙灵”、“神秘”、“狡猾”,可以说是中国人想到“狐”后最明显的感觉。 三、其实按照生物学理论,狐,狸是两种动物,只是人们叫习惯了,统称狐狸,而只有狐有仙气,狸似乎只是是俗物。 四、《诗经》中也出现过狐狸——《国风·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五、九尾狐,最早是出现在《山海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山海经.南山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经.海外东经》。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一个亦正亦邪的形象。《山海经》中的九尾狐,乃是一个能“食人”的妖兽。 六、到后来的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九尾狐则象征子孙繁息(见《白虎通德论.封禅篇》)。“食人”之传渐隐,“为瑞”之说渐渐出现。 七、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解狐为“祆(妖)兽也,鬼所乘之”。可见,狐有灵气(妖气),在数千年前,已是公认。再到后来的唐宋时期,狐已经被人设庙参拜,而且十分流行。唐朝张鷟《朝野佥载》说:“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而到了明清,狐的形象就更加丰富了。九尾狐中最著名的妲己形象,就是在那时出现的(即《封神演义》)狐王,出现在名著《西游记》中。 八、狐假虎威——《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之与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九、在日本人心目中,(狐狸)狸猫是一种神秘的动物,它们会使用一种类似障眼法的幻术,身体可以变成任意形状,或者把树叶变成钱什么的用来欺骗人类。 4.含有狐狸或狼的诗句1、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2、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3、霄汉期鸳鹭,狐狸避宪章.4、废邑狐狸语,空村虎豹争.5、狼跋其胡,载踬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狼踬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6、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7、尔曹披羊皮, 何曾食青草. 8、人惟怜羊.狼独悲怆.9、连呼急榜庸何妨.见溺不援能语狼.10、谁言狼戾心能忍,待我情深情不隐.11、应须日驭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12、太守政如水,长官贪似狼.。 5.关于“狐狸”的古诗有哪些1.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 下鞲惊燕雀,当道慑狐狸。 2.唐·元稹·《连昌宫词》 —— 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 3.明·刘基·《沁园春·万里封侯》 —— 万里封侯,八珍鼎食,何如故乡。 奈狐狸夜啸,腥风满地,蛟螭昼舞,平陆沉江。 4.宋·陆游·《予出蜀日尝遣僧则华乞签于射洪陆使君祠使君》 —— 狐狸不足问,力不当财狼。 5.唐·常建·《古意三首》 —— 过客设祠祭,狐狸来坐边。 6.《诗经·七月》 ——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7.《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8.《冀州道中》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贡书亦殊。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 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寒云着我巾,寒风裂我襦。 盱衡一吐气,冻凌满髭须。 程程望烟火,道傍少人居。 小米无得买,浊醪无得酤。 土房桑树根,仿佛似酒垆。 徘徊问野老,可否借我厨?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热水温我手,火炕暖我躯。 丁宁勿洗面,洗面破皮肤。 我知老意仁,缓缓驱仆夫。 窃问老何族?云是奕世儒。 自从大朝来,所习亮匪初。 民人籍征戍,悉为弓矢徒。 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 至今成老翁,不识一字书。 典故无所考,礼义何所拘? 论及祖父时,痛入骨髓余。 我闻忽太息,执手空踌蹰。 踌蹰向苍天,何时更得苏? 饮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 9.《颂古十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师一 不是旛兮不是风,轩辕宝鉴出怀中。 森罗万象难逃影,恋窟狐狸失却踪。 10.《杂诗》 年代: 宋 作者: 李复 高松怀正气,挺特入空碧。 短棘无直枝,千钩未成尺。 松生倚云冈,棘散傍道侧。 道侧侵行人,牵衣去不得。 丝蔓乱附托,狐狸喜偃息。 美恶类相感,庸讵分知识。 秋风叶落时,碍眼如矛戟。 斤斧不得施,怅然空叹息。 6.关于狐狸的诗句有哪些下鞲惊燕雀,当道慑狐狸。 ——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唐·元稹·《连昌宫词》万里封侯,八珍鼎食,何如故乡。 奈狐狸夜啸,腥风满地,蛟螭昼舞,平陆沉江。——明·刘基·《沁园春·万里封侯》狐狸不足问,力不当财狼。 ——宋·陆游·《予出蜀日尝遣僧则华乞签于射洪陆使君祠使君》 过客设祠祭,狐狸来坐边。——唐·常建·《古意三首》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诗经·七月》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宋· 高翥·《清明》不是旛兮不是风,轩辕宝鉴出怀中。森罗万象难逃影,恋窟狐狸失却踪。 ——宋·释师一·《颂古十八首》丝蔓乱附托,狐狸喜偃息。美恶类相感,庸讵分知识。 ——宋·李复·《杂诗》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 ——元·王冕·《冀州道中》。 7.描写狐狸的诗句古冢狐·戒艳色也 白居易 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 头变云鬟面变妆,大尾曳作长红裳。 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 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 忽然一笑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 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 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 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君看为害浅深间,岂将假色同真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