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淡定的诗句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 4、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定风波 》 5、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6、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7、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山中 》司空图 8、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韵。——(《自然》) 2.形容“淡定”的古诗词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明代陈继儒《幽窗小记》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宋代赵师秀《约客》 3,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汉代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宋代苏轼《定风波 》 @团队昵称@卓越团队 @回答者@花开LP @分类@常识_文学常识_字 @问题@ 形容“淡定”的古诗词 @主回答@ 1,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明代陈继儒《幽窗小记》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宋代赵师秀《约客》 3,是故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汉代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宋代苏轼《定风波 》 @知识延展回答@ “解释如下” 1,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 这两句诗其实意思比较浅显易懂,但是表现出的忘忧意境令生活在嘈杂现世的人们十分向往。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深夜候客,无所事事,轻敲棋子,诗人心情闲适,所以蒙蒙细雨也就有了诗意。 3.有没有关于 “淡定”的诗词 要许多 而且要优美点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孟子曰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的《典雅》——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 一局棋,一炉药,天意时情可料度,白日偏催快活人,黄金难买堪骑鹤. 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山中 》司空图 从此当歌唯痛饮,不须经世为闲人。”(《有感》)司空图 侬家自有麟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 绿树连树暗,黄花入麦稀' 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高古》)? “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韵。”(《自然》)? “高人惠中,令色絪緼。御风蓬叶,泛彼无垠。”(《飘逸》)?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十分有中国古代文人和古典哲学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他的诗从来不是淡雅和豪迈。就连大文豪苏东坡对其也十分推崇。 4.形容淡定的古诗词1、宋·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这首诗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前两句写户外的“家家雨”、“处处蛙”,直如两部鼓吹,喧聒盈耳。后两句写户内的一灯如豆,枯坐敲棋,寂静无聊,恰与前文构成鲜明对照,通过这种对照,更深地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由此可知,赵师秀等“四灵”诗人虽以淡泊清新的面目出现,其实颇有精心结撰的功夫。 2、宋·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3、唐·王维《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赏析: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4、唐·司空图《山中》 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逃难人多分隙地, 放生麋大出寒林。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赏析:表达了诗人一种心向佛道而淡定的思想感情。 5、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5.有关淡定的名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观天上云卷云舒 闲为水竹云山主 静得风花雪月权<;这是我最欣赏的两句宋代诗>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定 风 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潮生理棹,潮平系榄,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6.表示淡定的诗词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定风波 》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