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白朴的诗句

1.关于白朴的诗词

天净沙 春——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2、天净沙 夏——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3、天净沙 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4、天净沙 冬——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 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5、大石调青杏子 咏雪——白朴 空外六花翻,被大风洒落千山。

穷冬节物偏宜晚。冻凝沼址,寒侵帐幕,冷湿阑干。

6、归塞北——白朴 貂裘客,嘉庆卷帘看。 好景画图收不尽,好题诗句咏尤难。

疑在玉壶间。 7、好观音——白朴 富贵人家应须惯,红炉暖不畏初寒。

开宴邀宾列翠鬟,拼酡颜,畅饮休辞惮。 8、幺——白朴 劝酒佳人擎金盏,当歌者款撒香檀。

歌罢喧喧笑语繁,夜将阑,画烛银光灿。

2.关于白朴的诗词

天净沙 春——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2、天净沙 夏——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3、天净沙 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4、天净沙 冬——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

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5、大石调青杏子 咏雪——白朴

空外六花翻,被大风洒落千山。

穷冬节物偏宜晚。冻凝沼址,寒侵帐幕,冷湿阑干。

6、归塞北——白朴

貂裘客,嘉庆卷帘看。

好景画图收不尽,好题诗句咏尤难。疑在玉壶间。

7、好观音——白朴

富贵人家应须惯,红炉暖不畏初寒。

开宴邀宾列翠鬟,拼酡颜,畅饮休辞惮。

8、幺——白朴

劝酒佳人擎金盏,当歌者款撒香檀。

歌罢喧喧笑语繁,夜将阑,画烛银光灿。

3.白朴的诗有哪些

[元·白朴]天净沙 春 ,天净沙 夏 ,【双调】得胜乐 春 ,天净沙 冬 ,【双调】得胜乐 冬 ,一半儿 [元·白朴]喜春来 题情 [元·白朴 ]西江月 题阙 [元·白朴 ]西江月 题阙 [元·白朴 ]西江月 渔父 [元·白朴 ]浪淘沙 题阙 [元·白朴 ]朝中措 题阙 [元·白朴 ]朝中措 题阙 [元·白朴 ]朝中措 题阙 [元·白朴 ]朝中措 题阙 [元·白朴 ]朝中措 题阙 [元·白朴 ]清平乐 咏木樨花 [元·白朴 ]清平乐 咏水仙花 [元·白朴 ]清平乐 题阙 [元·白朴 ]清平乐 题阙 [元·白朴]醉中天 佳人脸上黑痣 [元·白朴]【越调】天净沙 春 [元·白朴]【越调】天净沙 夏 [元·白朴]【越调】天净沙 秋 [元·白朴]【越调】天净沙 冬 [元·白朴]【双调】驻马听 弹 [元·白朴]【双调】驻马听 歌 [元·白朴]【双调】驻马听 舞 [元·白朴]【双调】驻马听 吹 [元·白朴]【双调】得胜乐 夏 [元·白朴]【双调】得胜乐 秋 [元·白朴 ]西江月 郭�之得雄渠即贾治中婿 [元·白朴 ]西江月 九江送刘牧之同知之杭 [元·白朴 ]西江月 李元让赴广东帅幕 [元·白朴 ]浪淘沙 题阙 [元·白朴 ]浪淘沙 题阙 [元·白朴 ]清平乐 同施景悦赌双陆不胜,戏作。

[元·白朴 ]点绛唇 题阙 案此下原有小桃红一首,以其为 [元·白朴 ]踏莎行 咏雪 [唐·元稹]酬乐天余思不尽加为六韵之作 [元·白朴 ]水调歌头 咏月 [元·白朴 ]水调歌头 用前韵 [元·白朴 ]水调歌头 感南唐故宫,就隐括后主词。 [元·白朴 ]水调歌头 [元·白朴 ]水调歌头 [元·白朴 ]念奴娇 题阙 [元·白朴 ]满江红 庚戌春别燕城 [元·白朴 ]烛影摇红 前事用吕东窗韵 [元·白朴 ]玉漏迟 题阙 [元·白朴 ]玉漏迟 题阙 [元·白朴 ]江梅引 题阙 [元·白朴 ]清平乐 李仁山槛中蟠桃梅 案此下原附李杜山 [元·白朴 ]浣溪沙 酒间赠金禅师,年近六旬,头白如雪 [元·白朴]【越调】小桃红 [元·白朴]天净沙 秋 [元·白朴]寄生草 饮 [元·白朴]【双调】庆东原 [元·白朴]【仙吕】醉中天 佳人脸上黑痣 [元·白朴 ]春从天上来 至元四年,恭遇圣节,真定总府 [元·白朴 ]夺锦标 得友人王仲常李文蔚书(案丁钞本天 [元·白朴 ]水调歌头 初至金陵,诸公会饮,因用北州集 [元·白朴 ]水调歌头 诸公见赓前韵,复日和数章,戏呈 [元·白朴 ]水调歌头 咸阳怀古,复用前韵。

[元·白朴 ]水调歌头 拟游茅山,赠心远提点。 [元·白朴 ]水调歌头 冬至,同行台王子勉中丞,韩君美 [元·白朴 ]水调歌头 予既赋前篇,一日举似京口郭义山 [元·白朴 ]水调歌头 予儿时在遗山家,阿姊尝教诵先叔 [元·白朴 ]水调歌头 至元戊寅为江西吕道山参政寿 [元·白朴 ]水调歌头 十月海棠 案丁钞本天籁集注云,* [元·白朴 ]水调歌头 夜醉西楼为楚英作 [元·白朴 ]水龙吟 丙午秋,到维扬,途中值雨,甚快然 [元·白朴 ]水龙吟 送史总帅镇西川,时方混一。

[元·白朴 ]水龙吟 九月四日,为江州总管杨文卿寿。 [元·白朴 ]水龙吟 登岳阳楼,感郑生龙女事,谱大曲薄 [元·白朴 ]水龙吟 九日同诸公会饮钟山望草堂有感 [元·白朴 ]水龙吟 送张大经御史,就用公九日韵,兼简 [元·白朴 ]水龙吟 遗山先生有醉乡一词,仆饮量素悭, [元·白朴 ]水龙吟 用前韵,赠答光辅 [元·白朴 ]水龙吟 予始赋睡词,诸公赓和三十余首。

一 [元·白朴 ]念奴娇 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 [元·白朴 ]念奴娇 中秋效李敬齐体,每句用月字。

案此 [元·白朴 ]念奴娇 壬戌秋泊汉江鸳鸯滩,寄赠。 [元·白朴 ]满江红 题吕仙祠飞吟亭壁,用冯经历韵。

[元·白朴 ]满江红 用前韵留别巴陵诸公,时至元十四年 [元·白朴 ]满江红 重阳后二日王彦文并利用秦山甫相过 [元·白朴 ]满江红 同(案原无同字,兹从丁本钞)郑都 [元·白朴 ]瑞鹤仙 登金乌衣园来燕台 [元·白朴 ]沁园春 金陵凤凰台眺望 [元·白朴 ]沁园春 夜梦,就树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 [元·白朴 ]沁园春 监察师巨源将辟予为政,因读嵇康与 [元·白朴 ]沁园春 送按察司合道公赴浙东任 [元·白朴 ]沁园春 十二月十四日为平章吕公寿 [元·白朴 ]沁园春 吕道山左丞觐回,过金陵别业。 至元 [元·白朴 ]沁园春 夜枕无梦感子陵太白事,明日赋此。

[元·白朴 ]风入松 咏红梅将橙子皮作酒杯 以上四印齐本 [元·白朴 ]风流子 丁亥秋,复得仲常书,有楚星燕月, [元·白朴 ]摸鱼子 七夕用严柔济韵 [元·白朴 ]摸鱼子 真定城南异尘堂同诸公晚眺 [元·白朴 ]摸鱼子 用前韵送敬之蒲君卜居淮上,敬之自 [元·白朴 ]摸鱼子 复用前韵 [元·白朴 ]木兰花慢 灯夕到维扬 [元·白朴 ]木兰花慢 题阙 [元·白朴 ]木兰花慢 覃怀北赏梅,同参政西庵杨丈,和 [元·白朴 ]木兰花慢 复用前韵,代友人宋子冶赋。 [元·白朴 ]木兰花慢 王彦立所居南斋,榜真隐,庭中新 [元·白朴 ]木兰花慢 丙子冬,寄隆兴吕道山左丞。

[元·白朴 ]木兰花慢 戊子秋,送合道监司赴任秦中,兼 [元·白朴 ]木兰花慢 歌者樊娃索赋 [元·白朴 ]木兰花慢 为乐府宋生赋。 宋字寿香,燕城好 [元·白朴 ]木兰花慢 题阙 [元·白朴 ]木兰花慢 感香囊悼双文 [元·白朴 ]玉漏迟 段伯坚同予留滞九江其归也别侍儿睡 [元·白朴 ]秋色横空 (本名玉耳坠金环,秋色横空盖前 [元·白朴 ]秋色横空 咏梅,顺天张侯毛氏以太母命题索 [元·白朴 ]石州慢 丙寅九日,期扬翔卿不至,书怀用少 [元·白朴 ]凤凰台上忆吹箫箫 题阙 [元·白朴 ]绿头鸭 洞庭怀古 [元·白朴 ]永遇乐 至元辛。

4.【天净沙,白朴的古诗】

白朴——《天净沙》 --------------------------------------------------------------------------------发表日期:2005年8月11日 出处:古诗词鉴赏 本页面已被访问 2177 次 【年代】:元【作者】:白朴——《天净沙》【内容】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夏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橱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秋孤村落日残霞光,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冬一声画角樵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作者】: 白朴(1226—1312后),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二带)人,后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故又称真定人.白朴博览群书,学问精深,幼年丧乱,仓徨失母,便有满目山川之叹,后国亡家难,乃放浪形骸,期于适意,元统一后,移家金陵(今南京市),仍放情山水之间,诗词篇翰,在在而有.尤工于曲,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关、马、白、郑或称关王马白)称元曲四大家.著杂剧十六种,今存三种:《梧桐雨》、《东墙记》、《墙头马上》.诗文有《天籁集》.所作散曲杂剧,风格朴实并兼俊秀,《梧桐雨》一剧,尤为有名.【赏析】: 这一组曲,以四季为题目材,写得形象逼真,每季有特征,情调自然.元曲中虽写四季者不少,但作者在此不易落俗套.写出新的意境.如写秋,隽永清丽,可与马致远《秋思》一首媲美,而无马曲的孤寂萧索之消极感. 白朴——《天净沙》 --------------------------------------------------------------------------------发表日期:2005年8月11日 出处:古诗词鉴赏 本页面已被访问 2177 次 【年代】:元【作者】:白朴——《天净沙》【内容】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夏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橱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秋孤村落日残霞光,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冬一声画角樵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作者】: 白朴(1226—1312后),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二带)人,后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故又称真定人.白朴博览群书,学问精深,幼年丧乱,仓徨失母,便有满目山川之叹,后国亡家难,乃放浪形骸,期于适意,元统一后,移家金陵(今南京市),仍放情山水之间,诗词篇翰,在在而有.尤工于曲,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关、马、白、郑或称关王马白)称元曲四大家.著杂剧十六种,今存三种:《梧桐雨》、《东墙记》、《墙头马上》.诗文有《天籁集》.所作散曲杂剧,风格朴实并兼俊秀,《梧桐雨》一剧,尤为有名.【赏析】: 这一组曲,以四季为题目材,写得形象逼真,每季有特征,情调自然.元曲中虽写四季者不少,但作者在此不易落俗套.写出新的意境.如写秋,隽永清丽,可与马致远《秋思》一首媲美,而无马曲的孤寂萧索之消极感. 白朴——《天净沙》 --------------------------------------------------------------------------------发表日期:2005年8月11日 出处:古诗词鉴赏 本页面已被访问 2177 次 【年代】:元【作者】:白朴——《天净沙》【内容】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夏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橱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秋孤村落日残霞光,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冬一声画角樵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作者】: 白朴(1226—1312后),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二带)人,后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故又称真定人.白朴博览群书,学问精深,幼年丧乱,仓徨失母,便有满目山川之叹,后国亡家难,乃放浪形骸,期于适意,元统一后,移家金陵(今南京市),仍放情山水之间,诗词篇翰,在在而有.尤工于曲,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关、马、白、郑或称关王马白)称元曲四大家.著杂剧十六种,今存三种:《梧桐雨》、《东墙记》、《墙头马上》.诗文有《天籁集》.所作散曲杂剧,风格朴实并兼俊秀,《梧桐雨》一剧,尤为有名.【赏析】: 这一组曲,以四季为题目材,写得形象逼真,每季有特征,情调自然.元曲中虽写四季者不少,但作者在此不易落俗套.写出新的意境.如写秋,隽永清丽,可与马致远《秋思》一首媲美,而无马曲的孤寂萧索之消极感.白朴——《天净沙》 --------------------------------------------------------------------------------发表日期:2005年8月11日 出处:古诗词鉴赏 本页面已被访问 2177 次 【年代】:元【作者】:白朴——《天净沙》【内容】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夏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橱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秋孤村落日残霞光,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冬一声画角樵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作者】: 白朴(1226—1312后),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二带)人,后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故又称真定人.白朴博览群书,学问精深。

5.关于白朴的诗

白朴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祖籍(阝奥)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

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仲父白贲为金章宗泰和间进土,曾做过县令,叔父早卒,却有诗名。

白家与元好问父子为世交,过从甚密。两家子弟,常以诗文相往来。

白朴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本应优游闲适,读书问学,以便将来博取功名。然而,他的幼年却偏偏遭逢兵荒马乱的岁月,他只得同家人在惊恐惶惑中苦熬光阴。

他出生后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军的包围之下,位居中枢的白华,整日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无暇顾及妻儿家室。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蒙古军树炮攻城,哀宗决计弃城北走归德,白华只得留家人于汴京,只身随哀宗渡河而上。

次年三月,汴京城破,蒙古军纵兵大掠,城内士庶残遭杀戮,财富遭到空前洗劫。战争中,白朴母子相失,幸好当时元好问也在城中,才把他和他的姐姐收留起来,在乱兵和饥荒中救了他的性命。

四月底,元好问携带白朴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后寄居于冠氏(今山东冠县)县令赵天锡幕府。元好问虽也是亡国奔命之臣,生活至为艰辛,但他视白朴姊弟犹如亲生,关怀备至。

白朴为瘟疫所袭,生命垂危,元好问昼夜将他抱在怀中,竟于得疫后第六日出汗而愈。白朴聪明颖悟,从小喜好读书,元好问对他悉心培养,教他读书问学之经,处世为人之理,使他幼年时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白朴的父亲白华于金朝灭亡后先投南宋,做了均州提鲁。然不久,南宋均州守将也投降元朝,白华遂北投元朝。

蒙古太宗九年(1237年),白朴12岁时,白华偕金朝一些亡命大臣来到真定,依附在世守真定的蒙古将领史天泽门下。同年秋,元好问由冠氏返太原,路经真定,遂将白朴姊弟送归白华,使失散数年的父子得以团聚。

父子相见,白华感到极大的快慰,他有一首《满庭芳·示列子新》词,表述当时的心情:“光禄他台,将军楼阁,十年一梦中间。短衣匹马,重见镇州山。

内翰当年醉墨,纱笼支高阔依然。今何日,灯前儿女,飘荡喜生还”。

他也十分感激元好问代为抚育儿女之恩,曾有诗谢之曰:“顾我真成丧家犬,赖君曾护落窠儿。” 随着北方的安定,白朴父子也就在真定定居下来。

从此,他按照父亲的要求,写作诗赋,学习科场考试的课业。他对律赋之学颇为上进,很快即以能诗善赋而知名。

其时,元好问为修撰金朝历史书籍,也常出入大都,从而往来于真定,关心着他的学业,每至其家,都要指导他治学门径,曾有诗夸赞白朴说:“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勉励他刻苦用功,成就一番事业。

然而,蒙古统治者的残暴掠夺,使白朴心灵上的伤痕难以平复,他对蒙古统治者充满了厌恶的情绪,兵荒马乱中母子相失,使他常有山川满目之叹,更感到为统治者效劳的可悲。因此,他放弃了官场名利的争逐,而以亡国遗民自适,以词赋为专门之业,用歌声宣泄自己胸中的郁积。

随着年岁的增长,社会阅历的扩大,白朴的学问更见长进。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白朴36岁。

这年四月,元世祖命各路宣抚使举文学才识可以从考者,以听擢用,时以河南路宣抚使入中枢的史天泽推荐白朴出仕,被他谢绝了。他既拂逆史天泽荐辟之意,自觉不便在真定久留,便于这年弃家南游,更以此表示他遁世消沉,永绝仕宦之途的决心。

然而,眷妻恋子的情肠终不能割断,他也经常为自己矛盾的心情所煎逼,感到十分痛楚。 尽管如此,他还是要远离那车马红尘之地。

他先到汉口,再入九江,41岁时曾北返真定,路经汴京。此后,再度南下,往来于九江与洞庭之间,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金陵定居下来。

这前后,可能因为他的真定原配去世,他曾为妻丧而回到过真定,逢着这个机会,又有人建议他去朝中做官,却被他谢绝了。此后不久,他即返金陵。

从此,主要在江南的杭州、扬州一带游历,直到81岁时,还重游扬州。而后,他的行踪就无从寻觅了。

白朴放浪形骸,寄情于山水之间,但他却并不可能真正遁迹世外,对现实熟视无睹。加之,他的足迹所至,恰恰是曾经繁华一时,而今被兵火洗劫变为的荒凉境地。

前后景象的对比,更激起他对蒙古统治者的怨恨。他以诗词来宣泄这种怨恨,控诉蒙古统治者的罪恶行径。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白朴游至九江,再入巴陵。九江昔日的繁华,却被一扫而光,留在他眼底的是萧条冷落,他不禁无限伤感地叹息道:“纂罢不知人换世,兵余独见川流血,叹昔时歌舞岳阳楼,繁华歇”。

至于金陵怀古,杭城“临平六朝禾黍、南宋池苑诸作,”处处抒发遗民的心情,“伤时纪乱,尽见于字里行间。”其感物伤情从笔下款款道出。

白朴毕竟是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尽管他为江山异代,田园荒芜而感伤、而悲戚,但他更多地是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伤怀。一部《天籁集》,可以说处处倾诉着他对怆凉人生的感慨。

他除了用词曲表达他的意。

6.关于白朴的古诗大全

《天净沙 春》

年代: 元 作者: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 秋》

年代: 元 作者: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寄生草 饮》

年代: 元 作者: 白朴

饮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