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黑色的诗句含黑的诗句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含青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青蓑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含白的诗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描述黑白的句子有哪些描述黑白的句子有: 1. 我的梦里净是黑白的颜色,它们不停地交织着,我也便茫茫然跟着旋转。 2. 迷离的夜空,灰黑色的天际悬着一轮金色的孤舟,载着满仓的梦想,驶向云层深处;凉风微微的吹袭着黑夜的素纱,掸掉岁月的风尘;融融的月光静静的流淌,冲断记忆的决堤;零星点点,柔柔的洒在树叶上,泛出浅浅的绿;如华的银色裹住一丝清凉,铺设一地的奢华。 3. 像是各种颜色的染料被倒进空气里,搅拌着,最终变成了漆黑混沌的一片。在叫不出名字的空间里,煎滚翻煮,蒸腾出强烈的水汽,把青春的每一扇窗,都蒙上磨沙般的朦胧感。却被沉重的冬天,或者冬天里的某种情绪吞噬了色彩。只剩下黑,或者白,或者黑白叠加后的各种灰色,被拓印在纸面上。 4. 妍媸黑白失本态。 5. 大片大片的黑肆意曼延天空,不出一会儿就如封闭的世界,伸手不见五指,黑的让人窒息。 6. 纵横黑白戏拈棋。 7. 黑色和白色一样,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永不过时的主色调,是我们永生永世都在享用的颜色。 8. 九旬黑白分明处。 9. 我喜欢黑,也亦喜欢白,当黑白交织在一起,有融合出了另一种不仅拥有神秘还有一丝纯洁的颜色——灰。 3.描写黑白的诗句有哪些1、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2、白莲 唐代:陆龟蒙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译文: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艳花欺,白莲花总应生长在瑶池里。月儿明风儿清花儿要凋谢,只有恨却无情谁人了解你? 3、白石滩 唐代:王维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译文:清澈见底的白石浅滩,嫩绿的蒲草可以满把采摘。一群少女住在绿水两旁,趁着皎洁的月色洗衣浣纱。 4、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5、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6、舟夜书所见 清代: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4.求:关于黑白无常的诗句黑白无常,亦称无常。是汉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对神祇,也是最有名的鬼差。此二神手执脚镣手铐,专职缉拿鬼魂、协助赏善罚恶,也常为阎罗王、城隍、东岳大帝等冥界神明的部将。 汉族神话中,“白无常”名为“谢必安”,身材高瘦,面白;“黑无常”名为“范无救”(或无赦,少数人写作无咎),体态短胖,面黑,尊之曰“矮爷”或“八爷”。 我们中国人与无常鬼如此亲近稔熟或许是因为他是个地道的中国神,与印度佛教无源罢。鲁迅说:“在印度的佛经里,焰摩天是有的,牛首阿旁也有的,都在地狱里做主任。至于勾摄生魂的使者的这无常先生,却似乎于古无征,耳所习闻的只有什么“人生无常”之类的话”。将无常说成是人死时勾摄生魂的使者,是来接阳间死去之人的阴差。而将无常又划分为黑无常和白无常。《红楼梦》中就有著名的《恨无常》一曲,“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荣华富贵也敌不过生死有命。黑无常和白无常虽然都是无常鬼,但是前者给恶人带来的只有灾难,而后者一方面给人带来恐惧和不安,另一方面也可以给人带来发财的好运气。这反映了汉族民间一种观念:鬼跟人一样有善恶。 《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芳魂消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注释: 1.喜荣华正好:指贾元春入宫为妃,显赫一时,贾府因此成为皇亲国戚。 2.恨无常又到:指贾元春之死。无常是佛家语言,原指人世一切即生即灭、变化无常,后俗传为勾命鬼。元春当了贵妃,但“荣华”短暂忽然被夺去了性命。这里兼有两层意思。 3.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这里说明了元春的死是一种非正常的死亡,比如“眼睁睁”就可以说明。那么,“荡悠悠”就说明了,她是被人缢死的。 4.芳魂消耗:指元春的鬼魂忧伤憔悴。这个曲子写的元春鬼魂托梦自然是一种属于迷信的虚构。 5.望家乡,路远山高:这一句说明,元春死亡的地点不是在宫中,而是在山的附近,她是被人弄到山上去缢死的。 6.天伦:古代制度用作父子、兄弟等亲属的代称,这里是父母的意思。贾元春用来称呼她的父亲贾政。 7.最后两句,也就预示了贾府的衰败。作为一个政治牺牲品的元春的死亡,在贾府衰败之前,也表明了贾府和其中的人们,特别是女儿们难以避免的悲剧下场。 《恨无常》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作品,出自《红楼梦》。这首曲子是说贾元春的。曲名“恨无常”,暗示元春早死——无常是佛家语言,原指人世一切即生即灭、变化无常,后俗传为勾命鬼。元春当了贵妃,但“荣华”短暂,忽然夭亡。 此外,古人云: 霸气销沉山嵽嵲,一片芜城皆饱阅。 嗜魂寒幽溧黄泉,阴阳无常隔两界。 这也是关于黑白无常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