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红叶美景的句子1、我赞美枫叶,它红得似火,红得似血。 鲜红鲜红的枫叶啊!你把秋天的激情点燃,你把秋天的激情礼赞。我爱你的浓烈,我爱你的热情奔放,是你染红了秋色,是你给了我秋天的遐想,秋的感叹!当我遥望无边的枫叶被落日照耀得如同燃烧的火焰时,我的心醉了,醉得全身的鲜血都在沸腾激荡。 啊,枫叶!你向我热烈地述说着秋的美丽,秋的灿烂,秋的金贵。你向我展示了秋的胸怀,秋的丰采,生命的秋啊!只要有枫叶的执着,也会是红到天际、红成燃烧的火焰。 我愿化成一片枫叶,在秋天里高歌,在秋天里自由自在地激情燃烧。是的,我不再为人生之秋而伤感,我今后的每一天都要为秋的红艳而努力,我赞美秋天,我赞美枫叶! 2、又一阵风吹过,带起一片叶子,那叶片便随风舞动。 既是一小团正燃烧得旺烈的火苗,又是一只火红正在翩翩起舞的蝴蝶。飞到我身边时,风竟渐渐消失了。 枫叶没了风的伴随,便荡啊荡地落了下来。 2.【有关枫叶枫树的诗词描写采纳写的最多最好的】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注释】 1、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绪也在西江这一段中.2、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 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涌已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谈到天明.【韵义】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天空湛蓝湛蓝没有一丝游云.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记起了东晋的谢尚将军.我也是一个善于吟唱的高手,但识贤的谢尚如今难得有闻.知音难遇明早只好挂帆远去,前景宛若深秋枫叶飘落纷纷.【评析】 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 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从谢尚闻袁宏“咏史”事件中,领略到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才 能的尊重,是与地位高低无关的.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 的深沉感喟.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诗为五律,却无对偶.有人认为李白才高,放逸不羁,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 顾及对偶.此说自有其理.梦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注释】 1、明:表明.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 可见.【韵义】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评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 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 友谊.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注释】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韵义】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评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 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 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 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 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 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 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 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 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 “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 “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3.形容红叶美景的句子1、我赞美枫叶,它红得似火,红得似血。鲜红鲜红的枫叶啊!你把秋天的激情点燃,你把秋天的激情礼赞。我爱你的浓烈,我爱你的热情奔放,是你染红了秋色,是你给了我秋天的遐想,秋的感叹!当我遥望无边的枫叶被落日照耀得如同燃烧的火焰时,我的心醉了,醉得全身的鲜血都在沸腾激荡。啊,枫叶!你向我热烈地述说着秋的美丽,秋的灿烂,秋的金贵。你向我展示了秋的胸怀,秋的丰采,生命的秋啊!只要有枫叶的执着,也会是红到天际、红成燃烧的火焰。我愿化成一片枫叶,在秋天里高歌,在秋天里自由自在地激情燃烧。是的,我不再为人生之秋而伤感,我今后的每一天都要为秋的红艳而努力,我赞美秋天,我赞美枫叶! 2、又一阵风吹过,带起一片叶子,那叶片便随风舞动。既是一小团正燃烧得旺烈的火苗,又是一只火红正在翩翩起舞的蝴蝶。飞到我身边时,风竟渐渐消失了。枫叶没了风的伴随,便荡啊荡地落了下来。 4.秋天红叶美景的诗句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满庭芳.枫叶流丹夕日红霞,秋景瑰艳,尽寒霜色流丹。 欲飘魂落,梦断奈何间。质朴高洁谁晓,无恨怨,枯叶独怜。 云遮泪,风促憔悴,水泣诉悲难。忧酣。 情眷世,悲望寻遍,孤影形单。欲诉无人伴,哭咏诗篇。 残月无声冷照,眉难展,如病愁联。化根土,荡无思念,寂寂待冬前。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江陵愁望寄子安 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三闾庙 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李商隐寒夜孤单谁相伴, 雨意绵绵情难断。枫醉未到清醒时, 情落人间恨无缘。 《献淮南李仆射》唐 赵暇早年曾谒富民侯,今日难甘失鹄羞。新诺似山无力负,旧恩如水满身流。 马嘶红叶萧萧晚,日照长江滟滟秋。功德万重知不惜,一言抛得百生愁。 送温尚书入洛 宋 寇准萧萧红叶马前飞,又送王孙昼锦归。却到旧游应怅望,故溪秋藓满鱼矶。 《迁居》宋 作者: 吴则礼久傍修门乏壮图,侵寻华发欲捐书。貂裘平日敝尘土,茅屋晚岁依江湖。 落落青天月上后,萧萧红叶雁来初。故人载酒端好事,遣吾陶然忘旧庐金陵怀古 宋·王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鲁迅先生在《送增田涉君归国》诗中写道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郭沫若曾写过一首红叶诗:红叶经霜久,依然恋故枝。 开窗聆晓鸟,俯首给新诗。现代人赞美红叶的诗句同样脍挚人口:秋山映霞一川红; 落叶逐流两岸枫。 忽如一夜风霜降, 犹似画上粉墨倾。★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阿谁;何人。 背西风:背向秋风。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 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宋·秦观《满庭芳》★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 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染就:染成。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宋·张炎《清平乐》★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飞鸿:大雁。元·白朴《天净沙·秋》★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榈庭:榈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 5.关于秋天的景色的古诗,里面最好有些描写枫叶,落花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 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 6.有哪些关于枫叶的诗句关于枫叶的诗句: 1、江陵愁望寄子安。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2、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听流人水调子。 唐,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5、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宋代,蒋捷。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6、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宋代,苏庠。 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 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 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7.有关枫叶枫树的诗词描写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释】 1、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绪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2、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 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涌已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 谈到天明。 【韵义】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 天空湛蓝湛蓝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 徒然记起了东晋的谢尚将军。 我也是一个善于吟唱的高手, 但识贤的谢尚如今难得有闻。 知音难遇明早只好挂帆远去, 前景宛若深秋枫叶飘落纷纷。 【评析】 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 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从谢尚闻袁宏“咏史”事件中,领略到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才 能的尊重,是与地位高低无关的。 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 的深沉感喟。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 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 诗为五律,却无对偶。 有人认为李白才高,放逸不羁,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 顾及对偶。此说自有其理。 梦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注释】 1、明:表明。 2、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3、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4、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 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 可见。 【韵义】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 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 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 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 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 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 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 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评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 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 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 不知赦还。 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 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 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 友谊。 诗的语言,温柔敦厚,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韵义】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 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 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评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 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 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 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 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 胜。 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 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 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 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 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 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 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 殊不知 “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 “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