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永嘉古诗词

1.永嘉县温州市语文八年级上十首古诗词是

1长歌行(汉乐府)

2野望(王绩)

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4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5黄鹤楼(崔颢)

6送友人(李白

7秋词(刘禹锡)

8鲁山山行(梅尧臣)

9浣溪沙(苏轼)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电子课本!!!

2.哪句句诗中带有永嘉两字

1、东晋江山称永嘉-----唐 赵嘏 《送张又新除温州》2、四海南奔似永嘉-----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3、永嘉游石门-----唐 李白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潭在秋浦桃胡陂下》4、永嘉遂南奔-----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5、衣冠接永嘉-----唐 刘长卿 《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6、永嘉山水复相依-----唐 庾光先《奉和刘采访缙云南岭作》7、忆子初尉永嘉去-----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8、永嘉风景入新年-----唐 钱起 《寄永嘉王十二》9、恰在永嘉上浦-----宋 王义山 《水调歌头·宇宙邮亭耳》10、此景依稀似永嘉-----宋 春娘 《阮郎归·胡虏中原乱似麻》11、忽访永嘉程-----唐 权德舆 《送薛温州》12、衣冠永嘉后-----唐 刘禹锡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13、依约山川认永嘉-----唐 罗隐 《寄西华黄炼师》14、驰想永嘉侯-----唐 陈陶《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15、永嘉铃阁又登贤-----唐 陈陶 《赠温州韩使君。

3.谢灵运描写永嘉的诗句有哪些

1、《述祖德诗》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

崩腾永嘉末,逼迫太元始。

河外无反正,江介有戚圯。

万邦咸震慑,横流赖君子。

拯溺由道情,龛暴资神理。

秦赵欣来苏,燕魏迟文轨。

贤相谢世运,远图因事止。

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随山疏浚潭,傍岩艺枌梓。

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

2、《答中书诗》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悬圃树瑶,昆山挺玉。

流采神皋,列秀华岳。

休哉美宝,擢颖昌族。

灼灼风徽,采采文牍。

3、《赠安成诗》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相彼景响,有比形声。

始云同宗,终焉友生。

棠棣隆亲,頍弁鉴情。

缅邈岁月,缱绻平生。

4、《答谢谘议》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告离甫尔,荏冉回周。

怀风感迁,思我良畴。

岂其无人,莫与好仇。

孰曰晏安,神往形留。

5、《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4.谢灵运描写永嘉的诗句

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所写。

这些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其主要特点是鲜丽清新,如《南史·颜延之传》载:“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此外,汤惠休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钟嵘说谢诗“名章迥句,处处间起;典丽新声,络绎奔会”;萧纲也说“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一方面,与颜诗的“铺锦列绣”、“雕缋满眼”相比,谢诗显得“自然”;另一方面,当人们读厌了那些“淡乎寡味”的玄言诗,而一接触到谢诗中那些山姿水态与典丽新声时,自然会感到鲜丽清新、自然可爱。

关于谢诗的“自然”,唐释皎然在《诗式》卷一《不用事第一格》中说:谢诗的“自然”,既不同于李陵、苏武那种“天与真性,发言自高,未有作用”的自然,也不同于曹植等人那种“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不由作意,气格自高”的自然,而是“为文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所谓“作用”,就是经营安排、琢磨锻炼。

以此而能达于自然,这正是谢诗胜人之处,也是他开启新诗风的关键所在。王世贞说:谢灵运诗“至秾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则非馀子所可及也”。

5.永嘉四灵有哪些诗歌

南宋中叶以后有所谓四灵诗派、江湖诗人,他们是江西诗派的反响,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一种倾向。

永嘉四灵指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的四个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翁卷,字灵舒。四灵里徐照和翁卷是布衣,徐玑和赵师秀作过小官。

他们对于南宋中叶以后政治上的低气压好象并无反感,反而乐得清闲。“爱闲却道无官好,住僻如嫌有客多”(徐照《酬赠徐玑》),“有口不须谈世事,无机惟合卧山林”(翁卷《行药作》),他们对待现实的态度既是这样,他们的创作倾向就必然是“泊然安贫贱,心夷语自秀”(赵师秀《吴徐玑》),“楚辞休要学,易得怨伤和”(翁卷《送蒋德瞻节推》)。

从这种创作倾向出发,他们选择了晚唐诗人贾岛、姚合的道路,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他们认为“以浮声切响、单字只句计工拙”为“风骚之至精”(《宋诗钞·二薇亭诗钞》引徐玑语),因此专工近体,尤其是五律。

下举二诗可略见他们的风格。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