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 蝶恋花 讲的是什么意思蝶恋花是个词牌名,有很多首词,我只有三首的注释! 1、【蝶恋花】 庭院黄昏春雨霁。 一缕深心, 百种成牵系。 青翼蓦然来报喜, 鱼笺微谕相容意。 待月西厢人不寐。 帘影摇光, 朱户犹慵闭。 花动拂墙红萼坠, 分明疑是情人至。 【出处】: 中华诗词-北宋-赵令畤 【简析】: 赵令畤曾以十二首《商调蝶恋花》组成一套鼓子词,把莺莺张生相悦相恋的故事娓娓道出。 这里选用的是这套鼓子词中的第四首。与同类题材的作品比较,此词舍弃了叙事成分,充满抒情色彩,堪称—曲抒情独唱。 全词语言凝炼,意脉完整。 此词在全套鼓子词中的规定情境是张生接到莺莺约他幽会的一幅彩笺,喜不自胜。 作者以这首《蝶恋花》抒写张生的心曲。上片起首三句写独处孤馆的相思。 首句把当时迷离、清冷的环境非常集中地勾画出来,好似舞台上的布景,顿时把读者的情绪引入词境。接下来两句,写主人公接到彩笺以前的相思之情。 在这里,词入极善于炼字炼意。「一缕」化为「百种」,不但对仗工整,而且表明思绪之繁。 「心」而曰「深」,用来形容主人公对所爱者的一往深情,非常准确。「百种成牵系」,说明无往而不思念所爱之人。 以上三句从景写到情,都是「抑」,为后面的「扬」作了辅垫。至「青翼」一句,感情便突然扬起,于是抑扬起伏,构成了美妙的节奏。 「青翼」即青鸾,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这里借喻红娘。红娘递来彩笺,彩笺上题着约他幽会的诗句。 他接到这一喜讯,一天愁绪蓦然消失,这就有下边一句:「鱼笺微谕相容意」。此句颇具含蓄蕴藉之妙。 女主人公莺莺的形象在词之下片呼之欲出。「待月西厢下」四句写莺莺在西厢中悄悄地等待月儿上升。 不一会儿月到中天,水一般的清辉洒在门口的帘子上,摇曳不定。她敞着门儿,心里也象这帘上的月光,芳心荡漾。 「帘影」二句,写动态,象征主人公心境的不安,表现期待的热切。一会儿竹帘间浮现几缕月光,似乎透露出一线希望:一会儿月影被云层遮住,好象希望又随之幻灭。 这种以景色变化烘托情绪变化的手法,有如心画心声,极富于感染力量。「朱户」一句紧承前意,妙在「犹慵闭」三字。 莺莺久等张生不来,想把半开的门儿关上,但又懒得去关。着一「犹」字,把那种既想关门又不遽然关门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结尾两句写女主人公犹疑之际,忽然看到花枝摇动,花瓣儿纷纷飘落。她所期待的张生来了,词情突然扬起。 此句也是从《会真记》的《明月三五夜》诗中来,然而缀以「红萼坠」三字,便加强了动态感,因而更富于艺术感染力。下句点明张生来到。 「分明」与「疑是」似乎相矛盾,其实这是转折,一会儿觉得真真切切,一会儿又如在梦中,词情波澜起伏,跌宕多姿。颇具深婉曲折之妙,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和美好的回味。 @@@@@@@@@@@@@@@@@@@@@@@@@@@@@@@@@@@ 2、【蝶恋花】 卷絮风头寒欲尽。 坠粉飘香, 日日红成阵。 新酒又添残酒困。 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 隔水高楼, 望断双鱼信。 恼乱横波秋一寸。 斜阳只与黄昏近。 【出处】: 中华诗词-北宋-赵令畤 【简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词中以惜花托出别恨,以暮色渲染出音问断绝的愁苦,郁闷。 全词情景交融,细腻地营造出清丽哀愁的词境。 词的上片以惜花托出别恨,起首三句描绘春深花落景象。 所谓「卷絮风头」,可参看章质夫咏絮词的形容:「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昔人又多以飞絮落花作为寒意将尽的晚春季节的特色,如「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下面「坠粉飘香」等等,进一步形象地刻绘了花儿的飘谢,斜风过处,但见落英纷纷,清芬沁人,真如小晏词所云:「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 」这些虽说是写晚春景色,而惜春之意也蕴含其中。 「新酒」两句。 转而直接抒情,情感的内涵由惜春转向怀人,并通过以酒遣愁的细节强化这种情感。「又添」两字,加强语气,径直道出因怀人而中酒频仍。 「残酒困」,是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生发而来。全句与「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意思接近。 「不减」两字,作一回旋。虽说所思在远道,只能以酒消愁,而离恨却并不因为分别时间久长而稍有减退。 这样,语气更显得委婉,而语意也深入了一层。 词的下片,因音问断绝而更增暮愁过片三句,极写孤独之感,不惟无人可问,连蝴蝶儿、黄莺儿也都飞往别处,只剩下自己独倚高楼,凝望碧水。 双鱼,指书信。古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小晏《留春令》曰:「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前者以碧水兴起双鱼,引出倚楼盼望来书而终归失望之情。后者从流水声中联想当年倚楼怀人泪滴入水的景象;一是盼而不得,一为忆而弥悲,都能表达出真挚的情意。 结末两句,抒写了因怀人,伤春而生发的绵绵愁恨。横波,指美目。 李白诗云:「昔为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秋一寸」,也指目,李贺诗有「一双瞳人剪秋水」之句。 「恼乱」犹言撩乱,。 2.宋词 蝶恋花 讲的是什么意思蝶恋花是个词牌名,有很多首词,我只有三首的注释! 1、【蝶恋花】 庭院黄昏春雨霁。 一缕深心, 百种成牵系。 青翼蓦然来报喜, 鱼笺微谕相容意。 待月西厢人不寐。 帘影摇光, 朱户犹慵闭。 花动拂墙红萼坠, 分明疑是情人至。 【出处】: 中华诗词-北宋-赵令畤 【简析】: 赵令畤曾以十二首《商调蝶恋花》组成一套鼓子词,把莺莺张生相悦相恋的故事娓娓道出。 这里选用的是这套鼓子词中的第四首。与同类题材的作品比较,此词舍弃了叙事成分,充满抒情色彩,堪称—曲抒情独唱。 全词语言凝炼,意脉完整。 此词在全套鼓子词中的规定情境是张生接到莺莺约他幽会的一幅彩笺,喜不自胜。 作者以这首《蝶恋花》抒写张生的心曲。上片起首三句写独处孤馆的相思。 首句把当时迷离、清冷的环境非常集中地勾画出来,好似舞台上的布景,顿时把读者的情绪引入词境。接下来两句,写主人公接到彩笺以前的相思之情。 在这里,词入极善于炼字炼意。「一缕」化为「百种」,不但对仗工整,而且表明思绪之繁。 「心」而曰「深」,用来形容主人公对所爱者的一往深情,非常准确。「百种成牵系」,说明无往而不思念所爱之人。 以上三句从景写到情,都是「抑」,为后面的「扬」作了辅垫。至「青翼」一句,感情便突然扬起,于是抑扬起伏,构成了美妙的节奏。 「青翼」即青鸾,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这里借喻红娘。红娘递来彩笺,彩笺上题着约他幽会的诗句。 他接到这一喜讯,一天愁绪蓦然消失,这就有下边一句:「鱼笺微谕相容意」。此句颇具含蓄蕴藉之妙。 女主人公莺莺的形象在词之下片呼之欲出。「待月西厢下」四句写莺莺在西厢中悄悄地等待月儿上升。 不一会儿月到中天,水一般的清辉洒在门口的帘子上,摇曳不定。她敞着门儿,心里也象这帘上的月光,芳心荡漾。 「帘影」二句,写动态,象征主人公心境的不安,表现期待的热切。一会儿竹帘间浮现几缕月光,似乎透露出一线希望:一会儿月影被云层遮住,好象希望又随之幻灭。 这种以景色变化烘托情绪变化的手法,有如心画心声,极富于感染力量。「朱户」一句紧承前意,妙在「犹慵闭」三字。 莺莺久等张生不来,想把半开的门儿关上,但又懒得去关。着一「犹」字,把那种既想关门又不遽然关门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结尾两句写女主人公犹疑之际,忽然看到花枝摇动,花瓣儿纷纷飘落。她所期待的张生来了,词情突然扬起。 此句也是从《会真记》的《明月三五夜》诗中来,然而缀以「红萼坠」三字,便加强了动态感,因而更富于艺术感染力。下句点明张生来到。 「分明」与「疑是」似乎相矛盾,其实这是转折,一会儿觉得真真切切,一会儿又如在梦中,词情波澜起伏,跌宕多姿。颇具深婉曲折之妙,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和美好的回味。 @@@@@@@@@@@@@@@@@@@@@@@@@@@@@@@@@@@ 2、【蝶恋花】 卷絮风头寒欲尽。 坠粉飘香, 日日红成阵。 新酒又添残酒困。 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 隔水高楼, 望断双鱼信。 恼乱横波秋一寸。 斜阳只与黄昏近。 【出处】: 中华诗词-北宋-赵令畤 【简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词中以惜花托出别恨,以暮色渲染出音问断绝的愁苦,郁闷。 全词情景交融,细腻地营造出清丽哀愁的词境。 词的上片以惜花托出别恨,起首三句描绘春深花落景象。 所谓「卷絮风头」,可参看章质夫咏絮词的形容:「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昔人又多以飞絮落花作为寒意将尽的晚春季节的特色,如「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下面「坠粉飘香」等等,进一步形象地刻绘了花儿的飘谢,斜风过处,但见落英纷纷,清芬沁人,真如小晏词所云:「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 」这些虽说是写晚春景色,而惜春之意也蕴含其中。 「新酒」两句。 转而直接抒情,情感的内涵由惜春转向怀人,并通过以酒遣愁的细节强化这种情感。「又添」两字,加强语气,径直道出因怀人而中酒频仍。 「残酒困」,是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生发而来。全句与「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意思接近。 「不减」两字,作一回旋。虽说所思在远道,只能以酒消愁,而离恨却并不因为分别时间久长而稍有减退。 这样,语气更显得委婉,而语意也深入了一层。 词的下片,因音问断绝而更增暮愁过片三句,极写孤独之感,不惟无人可问,连蝴蝶儿、黄莺儿也都飞往别处,只剩下自己独倚高楼,凝望碧水。 双鱼,指书信。古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小晏《留春令》曰:「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 」前者以碧水兴起双鱼,引出倚楼盼望来书而终归失望之情。后者从流水声中联想当年倚楼怀人泪滴入水的景象;一是盼而不得,一为忆而弥悲,都能表达出真挚的情意。 结末两句,抒写了因怀人,伤春而生发的绵绵愁恨。横波,指美目。 李白诗云:「昔为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秋一寸」,也指目,李贺诗有「一双瞳人剪秋水」之句。 「恼乱」。 3.宋词蝶恋花的全文蝶恋花·赤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东坡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蝶恋花 辛弃疾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4.苏轼《蝶恋花》的意思蝶恋花 作者:苏轼 年代:宋 体裁:词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释】 ①“天涯”句:指芳草长到天边。 【评解】 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这首《蝶恋花》,代表了他词作清新婉约的一面,表现诗 人创作上的多方面才能。这首词借惜春伤情,抒写诗人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上片惜春, 下片抒写诗人的感伤。面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景色,诗人惋惜韶光流逝,感慨宦海 沉浮,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注到词中。艺术构思新颖,使寻常景物含有深意,别有一种耐 人玩味的情韵。 【集评】 王士祯《花草蒙拾》:“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 东坡但解作“大江东去”。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下阕墙内外 之人,干卿底事,殆偶闻秋千笑语,发此妙想,多情而实无情,是色是空,公其有悟耶?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本词是消春之作。不过,作者还借“何处无芳草(知音)” 以**自勉。“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 【作者小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5.苏轼《蝶恋花》的意思蝶恋花作者:苏轼 年代:宋 体裁:词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注释】①“天涯”句:指芳草长到天边。 【评解】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这首《蝶恋花》,代表了他词作清新婉约的一面,表现诗人创作上的多方面才能。 这首词借惜春伤情,抒写诗人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上片惜春,下片抒写诗人的感伤。 面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景色,诗人惋惜韶光流逝,感慨宦海沉浮,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注到词中。艺术构思新颖,使寻常景物含有深意,别有一种耐人玩味的情韵。 【集评】王士祯《花草蒙拾》:“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东坡但解作“大江东去”。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下阕墙内外之人,干卿底事,殆偶闻秋千笑语,发此妙想,多情而实无情,是色是空,公其有悟耶?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本词是消春之作。 不过,作者还借“何处无芳草(知音)”以**自勉。“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 【作者小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 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 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6.宋词蝶恋花的全文蝶恋花·赤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东坡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蝶恋花 辛弃疾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7.苏轼《蝶恋花》的诗意蝶恋花 作者:【苏轼】 年代:【宋】 体裁:【词】 类别:【未知】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释】 ①“天涯”句:指芳草长到天边。 【评解】 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这首《蝶恋花》,代表了他词作清新婉约的一面,表现诗 人创作上的多方面才能。 这首词借惜春伤情,抒写诗人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上片惜春, 下片抒写诗人的感伤。 面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景色,诗人惋惜韶光流逝,感慨宦海 沉浮,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注到词中。艺术构思新颖,使寻常景物含有深意,别有一种耐 人玩味的情韵。 【集评】 王士祯《花草蒙拾》:“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 东坡但解作“大江东去”。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下阕墙内外 之人,干卿底事,殆偶闻秋千笑语,发此妙想,多情而实无情,是色是空,公其有悟耶?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本词是消春之作。 不过,作者还借“何处无芳草(知音)” 以**自勉。“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 ------------------------------ 以豪放派著称的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这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就是这么一首杰作。 “花褪残红青杏小”,既写了衰亡,也写了新生,残红褪尽,青杏初生,这本是自然界的新陈代谢,但让人感到几分悲凉。 睹暮春景色,而抒伤春之情,是古诗词中常有之意,但东坡却从中超脱了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作者把视线离开枝头,移向广阔的空间,心情也随之轩敝。 燕子飞舞,绿水环抱着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扫起句的悲凉。 用别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伤春与旷达两种对立的心境化而为一,恐怕只有东坡可以从容为之 。“燕子飞时”化用晏殊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点明时间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与前后所写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绵吹又少 ”,与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本应同属一组,写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 但作者没有接连描写,用“燕子”二句穿插,在伤感的调子中注入疏朗的气氛。 絮飞花落,最易撩人愁绪。 这一“又”字,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 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见于言外。这是道地的婉约风格。 相传苏轼谪居惠州时曾命妾妇朝云歌此词。朝云歌喉将啭,却已泪满衣襟。 “墙里秋千墙外道 ”,自然是指上面所说的那个“绿水人家 ”。由于绿水之内,环以高墙,所以墙外行人只能听到墙内荡秋千人的笑声 ,却见不到芳踪,所以说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不难想象,此刻发出笑声的佳人正在欢快地荡着秋千。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 作者只写佳人的笑声,而把佳人的容貌与动作,则全部隐藏起来 ,让读者随行人一起去想象,想象一个墙里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可以说,一堵围墙,挡住了视线,却挡不住青春的美,也挡不住人们对青春美的向往 。 这种写法 ,可谓绝顶高明,用“隐”来激发想象,从而拓展了“显”的意境。同样是写女性 ,苏东坡一洗“花间派”的“绮怨”之风,情景生动而不流于艳,感情真率而不落于轻,难能可贵。 从“墙里秋千墙外道”直至结尾,词意流走,一气呵成。修辞上用的是“顶真格 ”,即过片第二句的句首“墙外”,紧接第一句句末的“墙外道”,第四句句首的“笑 ”,紧接前一句句末的“笑”,滚滚向前,不可遏止。 按词律,《蝶恋花》本为双叠,上下阕各四仄韵,字数相同,节奏相等。东坡此词,前后感情色彩不同节奏有异,实是作者文思畅达 ,信笔直书,突破了词律。 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例如上片结尾二句 ,“枝上柳绵吹又少 ”,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 ”,强自振奋 。 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在现实中,词人屡遭迁谪,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上片侧重哀情,下片侧重欢乐,这也是情与情的矛盾。 而“多情却被无情恼 ”,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 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8.蝶恋花有什么寓意呢“蝶恋花”寓意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近来人们赋予蝶恋花更丰富的寓意,表达美好的祝愿,象征爱情美好、富贵花开。以各种形式存世。 蝴蝶是幸福、爱情的象征,它能给人以鼓舞、陶醉和向往。中国传统文学常把双飞的蝴蝶作为自由恋爱的象征,这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蝴蝶忠于情侣,一生只有一个伴侣,是昆虫界忠贞的代表之一,而且中国民间有“梁祝化蝶”的美丽传说,所以蝶恋花题材寓意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蝶恋花”图案现在被运用于很多雕刻,描述的是一只蝴蝶依依不舍的依附在牡丹花上,蝴蝶代表美好的事物,牡丹花则象征着富贵、追求,两者在一起表达出美好的寓意。 牡丹是花中之王,花姿娇艳、雍容大方;蝴蝶是花中精灵,色彩斑斓、活泼可爱;两者结合,精美绝伦。 扩展资料: 古时候蝶恋花,是中国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 自 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宋代 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绝唱。 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 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蝶恋花》此词牌作者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或抒写心中愁的情感为多。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 词牌格律: 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其规范格律如下: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蝶恋花。 9.《蝶恋花》是什么意思蝶恋花,词牌名,出自唐教坊曲。 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成为经久不衰的绝唱。 基本介绍: 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又名《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江如练》、《西笑吟》、《明月生南浦》、《转调蝶恋花》、《鱼水同欢》等。《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 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其词牌始于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蝶恋花》此词牌作者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或抒写心中愁的情感为多。 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