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部小说主角叫唐诗茗杜甫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 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2.咏茶的唐诗宋词有哪些《茶诗》------ [五代晋]郑邀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唐]张籍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 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喜园中茶生》------[唐]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茗坡》------[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尝茶》------[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3.昱茗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用字分析 昱:日光;明亮,照耀。 茗:茶树的嫩芽。也指茶:香茗。品茗。 成语释名 杯茗之敬 唐诗宋词 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 -王维《赠吴官》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孟浩然《清明即事》 4.在唐诗宋词中徜徉夜深人静万籁寂静,或许思虑过多难以成寐,却成灯下夜读的好时辰。一杯清淡的香茶,一本厚重的唐诗宋词,细细地看,慢慢地品,静静地赏,一页页地翻开那千百年前的金戈铁马、风声鹤唳,一行行地览过那唐宋时的深深庭院、朱阁楼台。 此时此刻,我仿佛窜进了文人骚客的盛会。这里各方大师齐集,各界名流尽显。他们一袭古装,长发飘飘,呤诗咏词,风姿万千:有古朴雄浑、感慨万千的陈子昂,有能诗能画、绝妙天成的王摩诘,有飘逸豪放、傲世不羁的李太白,有哀歌时世、沉郁顿挫的杜少陵,有为时著文、清扬畅丽的白乐天,有亦歌亦叹、凄婉优柔的李后主,有放浪形迹、洒脱不拘杜樊川,有流连坊曲、奉旨填词的柳三变,有细腻敏感、凄婉优柔的李易安,有洒脱任达、豪迈雄健的苏东坡,有报国无门、满腔孤愤的辛稼轩……诗人词客的心曲,那种愁,那种苦,那种恨,那种憾,似大江奔放,又似小河细流,从辽阔幽远中走来。 于是我看到了:感时忧国,失意寂廖,于茫茫高台中,极目远眺北国苍茫广阔原野的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地天之悠悠,独怆然涕下。”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悲从中来,怆然流泪。 于是我看到了:那个深谙儿女私情的李义山,曾大言不惭地高歌“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到后来还是慨叹“此情可等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想必其定有多少缠绵之事,离合之欢吧。人生风雨,集散悲喜,相怨相思,岂可随人所意,那句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可谓道尽人世间的万千别离情愫啊! 于是我看到了:西城杨柳,碧野朱桥,飞絮落花,受挫失意的秦少游正深情呤叹:“人不见,水空流”,“恨悠悠,几时休?”,是牛郎织女给了他启迪吧,让他唱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绝世佳句,道出了爱情真谛,这可能使那个苏家才女苏小妹激动得辗转反侧了。 闲暇之时,我常常吟吟唐诗,读读宋词,在清风明月之中超越现实,在书案灯下释放自我,去与千年前的文人墨客做一回知己,进入那个理想的古朴纯美的世界。有时候,我们是多么向往那种生活啊:归隐于一片“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山村,在日暮西亭中,汲泉煮茗,但觉人淡如花,一身宠辱皆忘;或者安身于一间“深深几许”的庭院,绿柳如烟,院门萦雾,只枕一帘幽梦,略带半身闲愁…… 人生,除了物质,还有文艺。 生活,除了金钱,还有诗意。也如荷尔德林所说:“人,诗意地居栖。” 5.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对联宋: (1)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杨万里) (2)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苏轼) (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 元: (1)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黄镇成) (2)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韩奕) (3)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韩奕) 明: (1)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佚名) (2)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魏时敏) (3)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詹同) 清: (1)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2)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何绍基) (3)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崔道融) 6.唐诗如山 宋词如水作文读了几年书后,遇见了唐诗宋词。注定倾心 从此流连于诗词间不能自拔。唐诗的阳刚大气与宋词的柔媚婉约,成了我内心深处的两道绝美风景——唐诗如山,宋词如水。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文。 唐诗如山,气势如虹。或喜或悲,都在旷达飘逸间。“君不见黄河水之水天上来”的奇思妙想,“漫卷诗书喜欲狂”的痛快,“举杯邀明月”的落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寂,“醉杀洞庭秋”的失意,都在高山之巅云彩之上。 唐诗如山,豪迈豁达。顺境逆境,皆付谈笑间。“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即使环境艰苦,我依然笑傲江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即使身处边塞奇寒之地,我心依然美丽。如果失意,那么,就“花间一壶酒”吧,这里拒绝小气的涕泪,拒绝满面的愁容。 唐诗如山,积极进取。太平盛世,布衣不闲,自觉“端居耻圣明”;志士表心,高吟“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唐诗如山,眼界开阔,心胸宽广。“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河山,“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情谊,直抵沧海。 唐诗如山,山的气质,山的高度,山的硬度,山的胸怀,山的眼界,都被唐人打进诗笺。夜里品评,如醉如痴。一杯清茶,一盏明灯,一卷唐诗,即可遨游于万仞之上,“一览众山小”。 而宋词,则是傍于山旁的涓涓细流,或是萦绕于山谷间的缕缕轻烟,或是植于山坡上的满地碎花细语,一段清愁,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或者,就是一江东流的春水—— 宋词形体如水,柔媚婉转。放眼众多词牌,颇多柔美之名:“眼儿媚”、“念奴娇”、“虞美人”“蝶恋花”、“西江月”……宛如古典画面,令人望而心生爱怜。先不管内容与词牌有关否,单就词牌名,已经“水”性十足,恰似美女在顾盼神飞、巧笑倩兮。套在词牌下的内容,任它再飞扬跋扈,终脱不了婉转之韵。 宋词情思如水。江南的小雨,温润着文人们的心田,就连做梦、思念、离别都是柔婉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宋词风格如水。许多宋词或诞生于花前月下,或创作于离别之际、春愁秋浓来时,写尽天下的柔情。纵使豪放如苏辛,也会于笔尖流淌出柔情:“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 宋词意境如水。词里意境,是雾中花,水中月。宋词是烟波渺渺的西湖,而不是浩浩奔涌的黄河;宋词如闺中少女,顾影自怜,而不似沙场壮士,视死如归;宋词如山间薄雾,窈窕深谷,而不似山巅劲松,晴空雄鹰…… 宋词如水,水的柔弱,水的缠绵,水的婉转,水的柔媚,水的典雅,都被宋人嵌进诗笺。夜里品评,如歌如梦。一杯佳茗,一弯明月,一卷宋词,即可流连于万水之间,听“乱石穿空”,看“江山如画”…… 唐诗如山,宋词如水。游高山,阅佳水,曲径探幽,聆听天籁神音,心旷神怡,物我两忘,不亦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