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写夜的诗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夜宿山寺(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宫曲(王昌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沙。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后宫词(白居易)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赠内人(张祜)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瑶瑟怨(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远志(龚自珍)九边烂数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青玉案·元 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中秋寄子由(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一作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一作酒)凄然北望。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蝶恋花·密州上元(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 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寂寞山城人老也。 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李商隐的《巴山夜雨》诗词解释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译文: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是诗人给对方的复信。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 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赏析: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 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 “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 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 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 “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 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3.古诗300首《古诗三百首》 先秦两汉诗 击壤歌(夏商民歌) 关睢(诗经) 木瓜(诗经) 桃夭(诗经) 蒹葭(诗经) 无衣(诗经) 河广(诗经) 采薇(节选)(诗经) 硕鼠(诗经) 伐檀(节选)(诗经) 相鼠(诗经) 易水歌(荆轲) 垓下歌(项羽) 大风歌(刘邦) 秋风辞(刘彻) 北方有佳人(李延年) 上邪(汉乐府民歌) 江南(汉乐府民歌) 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古歌(汉乐府民歌)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民歌) 明月何皎皎(古诗十九首) 东城高且长(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回车驾言迈(古诗十九首) 客从远方来(古诗十九首) 凛凛岁云暮(古诗十九首) 桓灵时童谣(无名氏) 魏晋南北朝诗 龟虽寿(曹操) 蒿里行(曹操) 观沧海(曹操) 短歌行(曹操) 赠从弟(刘桢) 室思(节选)(徐干) 燕歌行(曹丕) 白马篇(曹植) 七步诗(曹植) 杂诗(曹植) 七哀诗(王粲) 赠秀才入军(嵇康) 咏怀(阮籍) 吴孙皓初童谣(无名氏) 咏史(左思) 思吴江歌(张翰)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饮酒·其五(陶渊明) 咏荆轲(陶渊明) 读山海经·其一(陶渊明) 读山海经·其十(陶渊明) 杂诗(陶渊明) 酌贪泉(吴隐之) 登江中孤屿(谢灵运)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拟行路难·其六(鲍照) 梅花落(鲍照) 赠范晔诗(陆凯)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 王孙游(谢月兆) 之零陵郡次新亭(范云) 估客乐(释宝月) 夜夜曲(沈约) 咏早梅(何逊) 边城思(何逊) 山中杂诗(吴均)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入若耶溪(王籍) 蜀道难·其一(萧纲) 蜀道难·其二(萧纲) 晚出新亭(阴铿) 关山月(徐陵) 断句(刘昶) 寄王琳(庾信) 作蚕丝(南朝民歌) 陇头歌辞(北朝民歌) 折杨柳歌辞(北朝民歌) 敕勒歌(北朝民歌) 长安九日诗(江总) 人日思归(薛道衡) 侍宴咏石榴(孔绍安) 宋诗 塞上(柳开) 柳枝词(郑文宝) 村行(王禹偁) 春居杂兴(王禹偁) 柳(寇准) 书河上亭壁(寇准) 咏傀儡(杨亿) 山园小梅(林逋) 落花(宋祁) 宿甘露寺僧舍(曾公亮) 东溪(梅尧臣) 鲁山山行(梅尧臣) 陶者(梅尧臣) 考试毕登铨楼(梅尧臣) 初睛游沧浪亭(苏舜钦) 夏意(苏舜钦) 蚕妇(张俞) 晚泊岳阳(欧阳修) 画眉鸟(欧阳修) 戏答元珍(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欧阳修) 别滁(欧阳修) 乡思(李觏) 梅花(王安石)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 元日(王安石) 泊船瓜洲(王安石) 登飞来峰(王安石) 春夜(王安石) 春日偶成(程颢) 新晴(刘攽) 雨后池上(刘攽) 暑旱苦热(王令) 送春(王令) 村居(张舜民) 咏柳(曾巩) 城南(曾巩) 题西林壁(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 春宵(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赠刘景文(苏轼) 海棠(苏轼) 禾熟(孔平仲) 寄内(孔平仲) 牧童诗(黄庭坚) 登快阁(黄庭坚) 鄂州南楼书事(黄庭坚)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黄庭坚) 临平道中(道潜) 春日(晁冲之) 春日(张耒) 夜坐(张耒) 纳凉(秦观) 春日(秦观) 还自广陵(秦观) 春怀示邻里(陈师道) 示三子(陈师道) 春游湖(徐俯) 绝句(吴涛) 连州阳山归路(吕本中) 自责(朱淑真) 落花(朱淑真) 春日(汪藻) 汴京纪事(刘子翚) 夏日绝句(李清照) 苏秀道中(曾畿) 三衢道中(曾畿) 病牛(李纲) 襄邑道中(陈与义) 雨晴(陈与义) 牡丹(陈与义) 池州翠微亭(岳飞) 樵夫(萧德藻)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金错刀行(陆游) 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 梅花绝句(陆游) 示儿(陆游) 十一月四日同雨大作(陆游) 书愤(陆游) 病起书怀(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横塘(范成大) 州桥(范成大) 三江小渡(杨万里) 舟过安仁(杨万里) 初入淮河四绝句(选一首) 小池(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题临安邸(林升) 活水亭观书有感(朱熹) 春日(朱熹) 立春偶成(张栻)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姜夔) 过垂虹(姜夔) 新凉(徐玑) 约客(赵师秀) 乡村四月(翁卷) 江村晚眺(戴复古) 淮村兵后(戴复古) 游园不值(叶绍翁) 落梅(刘克庄) 莺梭(刘克庄) 初夏游张园(戴敏) 春暮(曹豳) 绝句(志南) 过零丁洋(文天祥) 二砺(郑思肖) 画菊(郑思肖) 寒夜(杜耒) 雪梅(卢梅坡) 武夷山中(谢枋得) 月儿弯弯照九州(南宋民歌) 辽金元诗 绝句(王庭筠) 台山杂咏(元好问)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元好问) 博浪沙(陈孚) 山家(刘因) 东城(赵孟頫) 临平泊舟(黄庚) 到京师(杨载) 院中独坐(虞集) 画鸭(揭侯斯) 墨梅(王冕) 湖上(徐元杰) 上京即事(萨都刺) 明诗 京师得家书(袁凯) 天平山中(杨基) 春暮西园(高启) 寻胡隐君(高启) 春雁(王恭) 发淮安(杨士奇) **词(毛铉) 乡人至夜话(李昌祺) 石灰吟(于谦) 题画(沈周) 柯敬仲墨竹(李东阳) 言志(唐寅) 船板床(李梦阳) 在武昌作(徐祯卿) 重赠吴国宾(边贡) 竹枝词(何。 4.关于欢快的古诗词《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 莺啼燕语报新年唐·皇甫冉《春思》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逝去.屠苏:屠苏草浸泡的.曈曈:太阳初升时的光景.桃符:古时习俗,元旦用挑木板写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驱鬼压邪.后以桃符为春联的别名.宋·王安石《元日》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意谓一年过去, 除旧布新.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岁时》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火树银花:比喻绚丽多彩的花灯烟火.星桥:桥上满缀花灯,远看似布满星星.铁锁开:桥上打开了铁锁.此写正月十五夜景.唐代有宵禁制度,夜晚桥上禁止通行,正月十五夜特许开锁放行.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花千树:指元宵夜晚,彩灯用竹竿挑出半空,远近高低,灿烂绚丽,好象千树花发.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拓:又名黄桑,茎皮可造纸.春社: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的仪式.唐·张演《社日村居》(又作王驾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社:指春社.宋·晏殊《破阵子》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古代传统节日,一般在清明前两天,家家禁火,故名寒食.汉宫:指唐宫.传蜡烛:寒食禁火,唐制特许宫中可以举火,燃烛传火以赐近臣.唐·韩雄《寒食》宠柳娇在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宠柳娇花:受到人们宠爱的花木.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两天.宋·李清照《念奴娇》红杏枝头寒食雨,燕子泥新,不住飞来去寒食:寒食节,在清明前两天.泥新:燕子衔泥筑新巢.宋·毛滂《蝶恋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断魂:形容内心极度凄楚纷乱.唐·杜牧《清明》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子时,一霎清明雨南唐·冯延已《蝶恋花》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武《浣溪沙》清明后.风流万缕亭前柳宋·周邦彦《渔家做·般涉》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龙蛇蛰:雷声震醒了蛰服土中的龙蛇.草木柔:草木受雨滋润都转为柔绿之色.宋·黄庭坚《清明》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白下: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北,又名白石坡.郭:外城.明·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湖上小桃三百树,一齐弹泪过清明弹泪:清明前后多雨,桃花瓣上颗颗雨滴似泪珠满挂.清·郭限《积雨》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此宵:指农历七月七日,传说此夜牛郎、织女二星在银河相会.唐·白居易《七夕》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屈指:屈指可数,比喻临近.宋·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露湿青芜时欲晚,水流黄叶意无穷. 节近重阳念归否,眼前篱菊带秋风.唐·皇甫冉《寄权器》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酩酊:酒醉.佳节:旧俗九月九日登高,即重阳节.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满城风雨近重阳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四载宋潘大临《致谢无遗书》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5.有关写雨的古诗1、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代: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译文衣服上沾满了旅途上的灰尘和杂乱的酒的痕迹。 出门在外去很远的地方宦游,所到之地没有一处是不让人心神暗淡和感伤的。 我这一辈子就应该做一个诗人吗?为什么骑上瘦驴在细雨中到剑门关去? 2、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代: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译文竹丛里船坞深静无尘,临水的亭榭分外幽清。 相思之情啊飞向远方,可却隔着重重的高城。 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 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3、水仙子·夜雨 元代: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译文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 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靠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心头。 4、诗经·国风·郑风 先秦:佚名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译文 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 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风雨之时见到你,心病怎会不全消。 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 5、春日 宋代: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译文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 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人怜爱。 6.关于乡音的诗词1、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2、乡人至夜话 明代:李昌祺 形容不识识乡音,挑尽寒灯到夜深。 故旧凭君休更说,老怀容易便沾襟。 译文 来的乡人虽然不认识但乡音格外熟悉,挑尽寒灯一直交谈至深夜。 故旧去世的消息请你不要再说起,老年人总是容易伤感泪湿衣襟。 3、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宋代: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译文 有人边行走边唱歌,有人在野外啼哭,两种声音都令我心中伤悲,远处的灯火夜空的疏星,渐渐地趋向暗淡低微。 病眼睡不着并非因着守岁,乡音无人为伴我苦苦地思归。 盖着几条被子双脚依旧冰冷,知道冬霜重满是寒气,刚洗过头发觉得轻松,却感知鬓发又已变稀。 多谢残灯并不将人嫌弃,孤舟中整夜里许我相伴相依。 来到江南见旧岁三度辞去,真怕终身要奔走在道路。 年纪老大怕看新的日历,辞官归乡准备学写旧的桃符。 自然景物已表露春天的意味,我这病客的胡须偏被霜雪找寻。 纵使穷愁潦倒但愿赢得此身长健,不怕轮到我最后一个把屠苏酒饮。 4、至大埔闻乡音 明代:郭之奇 八千里外始乡关,乍听乡音慰客颜。 几夜梦依双膝下,征衣频拂念途艰。 译文 八千里路途之外才是我的家乡所在啊,突然在这里听到熟悉的家乡话使我这个游子感到安慰。 多少个夜晚梦见自己依偎在父母膝下,他们抚摸军服感慨我路途的艰辛。 5、漫书五首 唐代:司空图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译文 一直期盼着能有空闲的时间但一直都不得空闲,如今又要出秦关去服劳役。 遇见他人慢慢觉得自己的乡音有了变化不再纯正,可恨这里的鸟叫声和家乡的却还一样。 7.含有 再见的古诗词1、《再见晦庵既行有怀》 宋·赵蕃 已别重成见,重来那得长。 顺流听虢虢,冷日对荒荒。既历冰霜至,还忧。 2、《再见从弟舍人》 宋·刘兼 屈指依稀十五年,鸾台秘阁位相悬。分飞淮甸雁行断,重见江楼蟾影圆,。 3、《沁园春·再见新正》元·元好问 再见新正,去岁逐贫,今年逐穷。算公田二顷,谁如元亮,吴牛十角,未。 4、《次韵吴季野再见寄》 宋·王安石 衣裘南北弊风尘,志趣卑污已累亲。流俗尚疑身察察,交游方笑党频频。 5、《奉陪严陵史君杨校书囊山夜话一别数月欲再见》 宋·林亦之 乡廛一语竟何曾,却向他州逢李膺。 白马千山缘矍相,朱幡四海有严陵。 6、《待次陛对已再见春感怀成篇》 宋·强至 旅食一朝还一朝,紫宸前对转迢迢。青云事业应全误,绿发光阴已半销。 7、《书窗梅花数枝病起再见瓶中盛开因作》 宋·王洋 书堂篱落冷如灰,十日相忘亦自猜。 初讶冻枝无艳脉,那知寒室自花开。 8、《至后再见大雪杨尚书约登天开图画阁分得平字》 宋·魏了翁 天公闵亦子,踊为营杯羹。寸白未云厌,赐以一尺平。 微阳动黄宫,万宝。9、《再见双头莲》 宋·吴芾 我来才见月初圆,两度池开并蒂莲。 嘉瑞还来非偶尔,悬知连岁有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