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邦彦诗词名句1、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2、燎沈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 3、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周邦彦《兰陵王柳》 4、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麝香不断,相对坐调筝。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5、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 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周邦彦《少年游》 6、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周邦彦《浣溪沙》 7、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周邦彦。 2.苏幕遮周邦彦这首宋词的解释和赏析急用作品原文 燎①沉香②,消溽暑③.鸟雀呼晴④,侵晓⑤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⑥,水面清圆⑦,一一风荷举⑧.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⑨,久作长安⑩旅⑾.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⑿轻舟,梦入芙蓉浦⒀. 注释 ①燎:烧. ②沈香:木名,其芯材可作熏香料.沈,现写作沉.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③溽(rù)暑:潮湿的暑气.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溽,湿润潮湿. ④呼晴:唤晴.旧有鸟鸣可占晴雨之说. ⑤侵晓:快天亮的时候.侵,渐近. ⑥宿雨:昨夜下的雨. ⑦清圆:清润圆正. ⑧一一风荷举:意味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举,擎起.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⑨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⑩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⑾旅:客居. ⑿楫:划船的短桨. ⒀芙蓉浦:有荷花的水边.有溪涧可通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浦,水湾、河流.芙蓉,又叫“芙蕖”,荷花的别称. 译文: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赏析一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间,当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表达思乡之情,意思比较单纯. 上阕先写室内燎香消暑,继写屋檐鸟雀呼晴,再写室外风荷摇摆,词境活泼清新,结构意脉连贯自然,视点变换极具层次.词中对荷花的传神描写被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为写荷之绝唱. 下阕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圆,风荷凌举的景象联想到相似的故乡吴门的五月的风物,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尽致.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段落极为分明.一起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两句写境静心也静.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叶上”句,清新而又美丽.“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动态可掬.这三句,实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极为巧妙,而又音响动人.大意是: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这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有时间性的景致.词句炼一“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这样,再看“燎沉香,消溽暑”的时间,则该是一天的事,而从“鸟雀呼晴”起,则是晨光初兴的景物,然后再从屋边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再看首二句,时间该是拖长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为下阕久客思乡伏了一笔. 下阕直抒胸怀,语词如话,不加雕饰.己身旅泊“长安”,实即当时汴京(今开封).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紧接“五月渔郎相忆否”,不言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从对面深一层写法.一结两句,“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了.实以虚构的梦景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 这首词构成的境界,确如周济所说:“上阕,若有意,若无意,使人神眩.”(《宋四家词选》)而周邦彦的心胸,又当如陈世所说:“不必以词胜,而词自胜.风致绝佳,亦见先生胸襟恬淡”《云韶集》.足见周邦彦的词以典雅著称,又被推为集大成词人,其词作固然精工绝伦,而其思想境界之高超,实尤为其词作之牢固基础. 赏析二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里写的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词人点燃了沉香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这几句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作者是在为下面写荷花的美丽做感情上的铺垫.“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国学大师王国维评:“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先不说神理如何,但是字句的圆润,就足以流传。 3.周邦彦经典诗词有哪些1、灯前欲去仍留恋。肠断朱扉远。未须红雨洗香腮。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舞腰歌版闲时按。一任傍人看。金炉应见旧残煤。莫使恩情容易、似寒灰。——(《虞美人》周邦彦) 2、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一落索》周邦彦) 3、几日轻阴寒测测。东风急处花成积。醉踏阳春怀故国。归未得。黄鹂久住如相识。赖有蛾眉能暖客。长歌屡劝金杯侧。歌罢月痕来照席。贪欢适。帘前重露成涓滴。——(《渔家傲》周邦彦) 4、一阵斜风横雨。薄衣润、新添金缕。不谢铅华更清素。倚筠窗,弄么弦,娇欲语。小阁横香雾。正年少、小娥愁绪。莫是栽花被花妒。甚春来,病恹恹,无会处。——(《夜游宫》周邦彦) 5、桃蹊柳曲闲踪迹。俱曾是、大堤客。解春衣、贳酒城南陌。频醉卧、胡姬侧。鬓点吴霜嗟早白。更谁念、玉溪消息。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迎春乐》周邦彦) 6、人人花艳明春柳。忆筵上、偷携手。趁歌停舞罢来相就。醒醒个、无些酒。比目香囊新刺绣。连隔座、一时薰透。为甚月中归,长是他、随车后。——(《迎春乐》周邦彦) 7、清池小圃开云屋。结春伴、往来熟。忆年时,纵酒杯行速。看月上、归禽宿。墙里修篁森似束。记名字、曾刊新绿。见说别来长,沿翠藓、封寒玉——(《迎春乐》周邦彦) 8、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台遍暖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沈沈暗寒食。梁间燕,社前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香,满地狼籍。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又见汉宫传烛。——(《应天长》周邦彦) 9、衣染莺黄。爱停歌驻拍,劝酒持觞。低鬟蝉影动,私语口脂香。檐露滴,竹风凉。拼剧饮淋浪。夜渐深,笼灯就月,子细端相。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长颦知有恨,贪耍不成。——(《意难忘》周邦彦) 10、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坠叶惊离思,听寒螀夜泣,乱雨萧萧。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花摇。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晓,两地魂销。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也拟临朱。——(《忆旧游》周邦彦) 4.周邦彦的诗词全集 周邦彦的诗词有哪些1、《点绛唇·孤馆迢迢》宋·周邦彦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 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今日原头,黄叶飞。 2、《点绛唇·台上披襟》宋·周邦彦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柳丝轻举。 蛛网黏飞絮。 极目平芜。 3、《蝶恋花·月皎惊鸟栖不定》宋词三百首宋·周邦彦月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阑,轳辘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4、《浣溪沙》宋·周邦彦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曲阑斜转小池亭。风约帘衣归燕急,。 5、《浣溪沙》宋·周邦彦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6、《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宋·周邦彦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 游蜂酿蜜窃春归,金屋无人风竹乱。 7、《兰陵王 柳》送别诗宋·周邦彦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 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 8、《苏幕遮·燎沉香》描写荷花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9、《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宋·周邦彦灰暖香融销永昼。 蒲萄架上春藤秀。曲角栏干群雀斗。 清明后。风梳万缕。 10、《渔家傲·几日轻阴寒测测》宋·周邦彦几日轻阴寒测测。东风急处花成积。 醉踏阳春怀故国。归未得。 黄鹂周邦彦的诗词全集、诗集(254首全)网页链接。 5.周邦彦诗词名句1、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2、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 3、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柳》 4、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麝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 5、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周邦彦《少年游》 6、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周邦彦《浣溪沙》 7、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周邦彦 6.周邦彦对宋词的贡献有: 【王国维认为:“(周)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 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 惟张叔夏(张炎)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 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 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意谓周邦彦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词的"集大成",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从词的搜求、审定、考证方面来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就其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悟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千人诗句,炼字妥帖工整;从创作风格来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自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他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铺叙手法,兼取秦词的柔婉、贺词的艳丽,综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 7.推荐一些周邦彦的诗词名句1、《念奴娇·醉魂乍醒》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醉魂乍醒,听一声啼鸟,幽斋岑寂。 淡日朦胧初破晓,满眼娇晴天色。最惜香梅,凌寒偷绽,漏泄春消息。 池塘芳草,又还淑景催逼。因念旧日芳菲,桃花永巷,恰似初相识。 荏苒时光,因惯却、觅雨寻云踪迹。奈有离拆,瑶台月下,回首频思忆。 重愁叠恨,万般都在胸臆。2、《满庭芳·白玉楼高》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白玉楼高,广寒宫阙,暮云如幛褰开。 银河一派,流出碧天来。无数星躔玉李,冰轮动、光满楼台。 登临处,全胜瀛海,弱水浸蓬莱。云鬟,香雾湿,月娥韵涯,云冻江梅。 况餐花饮露,莫惜裴徊。坐看人间如掌,山河影、倒入琼杯。 归来晚,笛声吹彻,九万里尘埃。3、《蝶恋花·鱼尾霞生明远树》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鱼尾霞生明远树。 翠壁粘天,玉叶迎风举。一笑相逢蓬海路。 人间风月如尘土。剪水双眸云鬓吐。 醉倒天瓢笑语生青雾。此会未阑须记取。 桃花几度吹红雨。4、《点绛唇·孤馆迢迢》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 夜来秋近,月晕通风信。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知人闷,故来相趁,共结临岐恨。 5、《点绛唇·台上披襟》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柳丝轻举。 蛛网黏飞絮。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 愁凝贮。楚歌声苦。 村落黄昏鼓。6、《蝶恋花·月皎惊鸟栖不定》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月皎惊鸟栖不定。 更漏将阑,轳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7、《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曲阑斜转小池亭。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 柳梢残日弄微晴。8、《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9、《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春归,金屋无人风竹乱。 衣篝尽日水沉微,一春须有忆人时。10、《苏幕遮·燎沉香》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1、《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灰暖香融销永昼。蒲萄架上春藤秀。 曲角栏干群雀斗。清明后。 风梳万缕亭前柳。日照钗梁光欲溜。 循阶竹粉沾衣袖。拂拂面红如著酒。 沈吟久。昨宵正是来时候。 12、《渔家傲·几日轻阴寒测测》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几日轻阴寒测测。东风急处花成积。 醉踏阳春怀故国。归未得。 黄鹂久住如相识。赖有蛾眉能暖客。 长歌屡劝金杯侧。歌罢月痕来照席。 贪欢适。帘前重露成涓滴。 13、《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雨过残红湿未飞。珠帘一行透斜晖。 游蜂酿蜜窃香归。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沈微。 一春须有忆人时。14、《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翠葆参差竹径成。 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15、《虞美人·金闺平帖春云暖》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金闺平帖春云暖。昼漏花前短。 玉颜酒解艳红消。一面捧心啼困、不成娇。 别来新翠迷行径。窗锁玲珑影。 砑绫小字夜来封。斜倚曲阑凝睇、数归鸿。 16、《蝶恋花·桃萼新香梅落后》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桃萼新香梅落后。暗叶藏鸦,苒苒垂亭牖。 舞困低迷如著酒。乱丝偏近游人手。 雨过朦胧斜日透。客舍青青,特地添明秀。 莫话扬鞭回别首。渭城荒远无交旧。 8.提供 秦观 周邦彦的诗词秦观 1.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赏析】 这是一曲纯情的爱歌。亦抒情,亦议论,哀乐交织,天上人间融为一体。 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词中警句。无怪乎沈际飞评曰:"七夕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独谓情长不在朝暮,化臭腐为神奇。 " 2.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赏析】 三十岁时,少游书剑飘零,浪迹江湖,一日往赴会稽太守程公辟宴时得遇一美艳且具才艺的歌姬,情缘心生。 曲终人散,不能自已的少游乃作《满庭芳》词,以述与之难分难舍的别离之情。 有情之人,临歧分袂,想来那心情定是哀怨绝伦,无比黯淡的。 又何况在那萧瑟清冷的无边暮色中呢?!惨淡秋色、伤别之情化融无隙,是此词的一大特色。远山苍茫,浮云掩抑;天连衰草,绵延无际。 晚风中,城边号角渐行渐杳,悲凉莫名。词人若丹青妙手,巧加点染,化静为动,声色互现,为别离奠定令人心伤的基调。 画船将发,分手在即,万千心事,纷乱如烟。此刻,极目前程,迷离烟霭中,只见斜阳寒鸦,流水孤村,一派萧索。 这凄美的画面,仿佛将人置于荒寒不仁的洪荒年月,无法抑制的孤独和惊悚扑面而来。 换头处述解囊相赠,由泪染襟袖到征棹远逝,灯火朦胧处,高城不见,况复城中人!真是满纸凄凉色,一片伤别情!此词虽有恻艳露骨之笔,然综观全词,却觉一种沉挚的感动。 3.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 困依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赏析】 4.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赏析】 暮春三月,人在小楼。 一早起来,阴霾不开,轻寒恻恻。"节过清明冷似秋",对这种天气,畏寒不出的词人十分厌恶,不禁咀咒了一声"无赖"。 回头看看室内,画屏上一幅《淡烟流水图》,迷蒙淡远,撩人意绪,于是一丝春愁油然而生。他定睛望了望窗外:落花随着微风,自在飘舞,宛如梦幻;廉纤细雨,无边无际,好似愁丝。 "飞花"和"梦"、"丝雨"和"愁",一具体、一抽象,原本邈不相涉,但词人却发现它们之间有"轻"与"细"的特点,便构成两个新鲜的比喻,空灵缥缈,妙不可言。无怪乎梁启超称之为"奇语"。 最后一句是作收、融情入景,化动为静,意境悠闲,使人玩味不尽。 5.八六子 倚危亭。 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 黄鹂又啼数声。 【赏析】 宋神宗元丰年间,秦观在杨州意外地遇上一位多情的女子。 一帘幽梦,十里柔情,时时萦绕在他的心头。归来途中,独倚危亭,回头一望,芳草边天,好似无边的离恨。 以芳草喻愁,是诗词中常用的手法,这里秦观却用"刬尽还生"四字把它强化到极点,因此前人称之为"神来之笔"。恋人分别了。 往日的欢娱,变成了流水;断了琴弦,何时能续上?面对片片飞花,蒙蒙残雨,他几乎失魂落魄。正在此时,恼人的黄莺儿又在耳边叫了起来。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他的心真是烦极了!这首词写得情景交融,意余言外,因此前人推为写离情的典范。 周邦彦 1.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赏析】 这首词的内容很简单,全篇六十二字,写的不外是荷花以及与荷花有关的情事。 但是,作者善于把荷花的形象以及与之有关的情事集中起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来加以烘托,于是,作者的美感便层次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一点集中体现于词的上片。 上片七句,虽然构成的侧面有所不同,但,可贵的是,其中每一句都带有动作性或视觉性,几乎句句都可构成一个或几个画面,构成角度不同的镜头。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连结媒介几乎被作者压缩到绝无仅有的微小程度。 作者的情思,作者的美感是靠画面、靠镜头的组接,靠蒙太奇表现出来的。 本词以荷花为焦点,并从这一点上散射开来,最后又集中在这一点上加以收束。 全词可分四层,上片前四句是一层,烘托五月雨后清晨的气氛。后三句多侧面刻画荷花的风神。 下片前四句是一层,分别叠印出“吴门”与“长安”两个不同的地点。后三句又以“梦入芙蓉浦”把前几层散射出的侧面加以归结、收束。 周邦彦是善于使用艺术语言的大师,他往往运用优美的语词来创造生动的形象,有时。 9.周邦彦对宋词的贡献有: 【王国维认为:“(周)先生于诗文无所不工,然尚未尽脱古人蹊径。 平生著述,自以乐府为第一。词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论。 惟张叔夏(张炎)病其意趣不高远。然宋人如欧、苏、秦、黄,高则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 故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轩可比昌黎,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 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为犹当也。"意谓周邦彦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词的"集大成",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从词的搜求、审定、考证方面来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就其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悟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千人诗句,炼字妥帖工整;从创作风格来说,清真词能集北宋词自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而独具特色。他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铺叙手法,兼取秦词的柔婉、贺词的艳丽,综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