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唐诗宋词研究的试卷啊谁有唐诗宋词研究》华师自考历届的试2002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唐宋名家词导读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目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认为"词之情文节奏,并皆有余于诗,故日诗余"的批评家是()。 A。 汪森 B.况周颐 C.王国维 D.俞彦 2.将词体明确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是从()开始的。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3.明确按照词风不同,把词分为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的批评家是()。 A.张蜒 B.张炎 C.王土祯 D.俞彦 4.《河传》词调的声韵以()为特征。 A.欢快 B.悲切 C.愤怒 D.惆怅 5.下列词调中带有和声的是()。 A.《菩萨蛮》 B.《忆江南》 C.《采莲子》 D.《渔歌子》 6.牛希济作了七首分咏七个神话传说中的女神故事的词,其所用的词牌名为()。 A.《河传》 B.《临江仙》 C.《忆江南》 D.《念奴娇》 7.李煜的籍贯是()。 A.江苏南京 B.江苏苏州 C.江苏泰州 D.江苏徐州 8.被誉为词中的"清明上河图"的是()。 A.欧阳修的《采桑子》 B.柳永的《蝶恋花》 C.柳永的《抛球乐》 D.辛弃疾的《蝶恋花》 9."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词句出自()。 A。 张先的《天仙子》 B.张先的《浣溪沙》 C.王安石的《桂技香》 D。 吴殊的《鹊踏枝》 10.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写作地点是()。 A。 惠州 B.密州 C.黄州 D.杭州 11.被陈师道誉为"今代词手"的词人是()。 A.苏武 B.秦观 C.柳永 D.黄庭坚 12.存词数量在北来仅次于苏武的词人是()。 A.贺铸 B.秦观 C.柳永 D.周邦彦 13.苏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词的形式来追悼()。 A.小妾朝云 B.妻子王弗 C.弟子秦观 D.王安石 14.清代周济编选《宋四家词选》建立词统,以清真词的()为最高标准。 A.清空 B.雅正 C.浑化 D.质实 15.南渡初年广为传唱,并被称为《渭城三叠》的周邦彦所作的词是()。 A.《少年游》(并刀如水) B.《兰陵王》(柳阴直) C.《满庭芳》(风老莺雏) D.《六丑》(正单衣试酒) 16.李清照《醉花明》(薄雾浓云愁永昼)所写的节日是()。 A.元宵节 B.端午节 C.重阳节 D.中秋节 17.李清照词句"闻说双溪春尚好"中的"双溪"在今()境内。 A.山东省 B.江苏省 C.浙江省 D.福建省 18.张元干《贺新郎》词结句"举大白,听《金缕》"中的"《金缕》"是指()。 A.古典乐曲名 B.《贺新郎》的别名 C.《菩萨蛮》的别名 D.福建民歌名 19."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词句出自()。 A.陆游的《夜游宫》 B.陆游的《诉衷情》 C.辛弃疾的《夜游宫》 D.辛弃疾的《诉衷情》 20.其词被张炎比喻为"七宝楼台"的词人是()。 A.姜整 B.史达祖 C.吴文英 D.周密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唐圭璋《宋词四考》考订宋词作者籍贯,占籍最多的是》四省。 A.江苏 B.江西 C.渐江 D.山东 E.福建 22.传为李煌的绝笔之作有()。 A。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C.《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D.《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E.《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 2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并称为"咏春草绝调"的三首咏春草的词是()。 A.林逋《点绛唇》 B.欧阳修《少年游》 C。 梅尧臣《苏幕遮》 D.欧阳修《浪淘沙》 E.晏殊《破阵子》 24。 下列各项中与周邦彦有关的有()。 A。 词集名《片玉词》 B.字美成 C。 "苏门四学士"之一 D.词与秦观齐名 E.浙江温洲人 25.被王国维《人间词话》拟之为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的三种境界的词句是()。 A."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D."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杯新月人归后。" E."昨夜西风调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缪铖曾在《诗词鼓论》中将词的情感特点归纳为__________四字。 27.《词律》一书的作者是________。 28,________《忆江南》词是文学史上依曲拍填词的最早记录。 29.皇甫松的两首《采莲子》词均是歌咏采莲本事的曲子,其中______、"年少"是相和之声。 30.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至________而眼界始大,感慨逐深,遂变传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 31.________称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为"穷塞主之词"的人是。 32.苏武诗云:"诗人老去鸳鸯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诗中的"诗人"和"公子"是指_______ 33。_______曾做《评本朝乐章》为李清照《词论》前的重要词评。 34.姜夔词集名为_______ 35.______以擅写咏物词而赢得"张春水"、"张孤雁"等雅号。 四、简答和简析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韦庄《思帝乡》(春日游)的创作主题。 37.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一词的创作角度是如何从观潮人向弄潮儿转变的? 38.简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的写作特色。 39.简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大学本科课程《唐诗研究》的作业题目请大家帮忙做做,谢谢1.结 爱问安史之乱后的黯然现实摧毁了大历士人的希望。痛定思痛,他们蓦然感到了自己的无能和衰老,失去了盛唐士人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热切的仕进欲望为消极避世的隐逸情怀所取代,他们的诗,不再有李白那种非凡的自信和磅礴气势,也没有杜甫那种反映战乱社会现实的激愤和深广情怀。 尽管有少量作品也写民生疾苦,但大量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这使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 在大历诗中,诗人寂寞冷落的情思,多通过象征性意象或描述性意象表达出来,形成了两种意象类型。 2。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这种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杜诗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顿挫是他的激情受到理性抑制的结果。杜诗的风格是多样化的,萧散自然,便是其风格的又一重要特色。 闲适情趣,安静明秀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了杜诗的这种特色,如《水槛遣心二首》。而《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更有代表性,这组诗把萧散自然的情怀抒写得从容和优雅,让人神往。 杜诗不同风格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似有关系。 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 这时的诗,往往便表现为沉郁顿挫。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3。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呈现出与当时朝中流行的馆阁体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 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为他创作的38首《感遇诗》。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之作,但基本上都作于诗人入仕之后,其中有很多首与作者的政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强烈政治倾向。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有唐一代。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这为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所证实,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4。 李白思想驳杂,既有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又接受了神仙道教的信仰,同时也受到纵横家与任侠风气的影响,这些都统一在“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中。 李白人格的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 这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是盛唐精神的高度升华的产物。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飚和喷溢的火山。 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 李白诗中既有雄奇壮伟的意象,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因而,李白诗的意象,有壮美与优美两种类型。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3.大学本科课程《唐诗研究》的作业题目1.安史之乱后的黯然现实摧毁了大历士人的希望。 痛定思痛,他们蓦然感到了自己的无能和衰老,失去了盛唐士人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热切的仕进欲望为消极避世的隐逸情怀所取代,他们的诗,不再有李白那种非凡的自信和磅礴气势,也没有杜甫那种反映战乱社会现实的激愤和深广情怀。尽管有少量作品也写民生疾苦,但大量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这使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 在大历诗中,诗人寂寞冷落的情思,多通过象征性意象或描述性意象表达出来,形成了两种意象类型。 2.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这种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 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杜诗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顿挫是他的激情受到理性抑制的结果。杜诗的风格是多样化的,萧散自然,便是其风格的又一重要特色。 闲适情趣,安静明秀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了杜诗的这种特色,如《水槛遣心二首》。而《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更有代表性,这组诗把萧散自然的情怀抒写得从容和优雅,让人神往。 杜诗不同风格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 这时的诗,往往便表现为沉郁顿挫。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 3.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呈现出与当时朝中流行的馆阁体完全不同的精神风貌。 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为他创作的38首《感遇诗》。这些诗非一时一地之作,但基本上都作于诗人入仕之后,其中有很多首与作者的政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具有强烈政治倾向。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是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有唐一代。 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为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所证实,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4.李白思想驳杂,既有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又接受了神仙道教的信仰,同时也受到纵横家与任侠风气的影响,这些都统一在“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中。 李白人格的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 这是魏晋开始的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是盛唐精神的高度升华的产物。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 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飚和喷溢的火山。 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李白诗中既有雄奇壮伟的意象,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因而,李白诗的意象,有壮美与优美两种类型。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4.诗词研究的,能帮我做下下面的题么BCDE 2。ABCD 3。 ABC 4。B 5。 D 四1。(1)此诗是送别的名作。 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这首诗意境开阔,音调爽朗,没有浓重的悲伤色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成为千古吟诵不绝的佳句。 主要是离别了还那么乐观。一洗以前悲伤的气氛。 (2)。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2。 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赏析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张元干,字仲宗,别号芦川居士,长乐(在今福建省)人。他的词,风格豪放,晚年所写的两首《贺新郎》,气势磅礴,悲凉慷慨。 这是其中的一首。 这首词是送胡邦衡的。 胡邦衡,名铨,是南宋朝廷中坚决的主战派。在秦桧主持屈辱的和议时,他上书请斩秦桧,被贬官到福州做签判(属员)。 和议成,再把他流放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加以管制的处分。他当时在做签判,早已不做待制(朝廷的顾问官)了,题目里称他为“待制”,是用他过去的官衔。 张元干不顾当时主和派田强大压力,特地写这首《贺新郎》来给胡铨送行,在词里对朝廷的妥协投降政策表示强烈不满,对胡铨的遭遇表示了无限的同情。 词从国破家亡的现实写起。 “梦绕神州路”是说自己日夜思念北方国土,连做梦都在绕着上汴京的路上转。 “神州”本指中国,这里主要指被金人侵占的汴京。 “怅秋风”以下三句写自己梦中所见。当他梦里走向汴京时,被秋风引起了惆怅的感情。 那里已是“连营画角”,驻扎着金兵的各个军营,吹起了此起彼伏的军号声。再看看汴京的宫殿已经荒废了。 “故宫离黍”是说以前盖着宫殿的地方如今长满了禾黍(大黄米一类植物)。 这里写他梦到汴京所见,也许是他真的做了这样的梦,也许是他的想象,总之是写出北宋灭亡、汴京荒芜了。 接下去就提出了问题。 “底事昆仑倾砥柱”以下三句,就是问为什么北宋会灭亡的呢?接下去先不作回答,先描写北宋灭亡、人民遭难的惨状。 因为什么缘故昆仑山崩塌,砥柱山倾倒,以致黄河泛滥成灾,到处乱流呢?在这里,词人用山崩地裂、洪水泛滥来比喻金兵灭亡北宋,把广大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历史事实。洪水冲毁了家园,人们纷纷逃难,千万个村庄成了狐狸和野兔的乐园。 “底事”,什么事。“昆仑”、“砥柱”都是山名。 昆仑山是黄河的发源地,砥柱山在黄河中。“九地”,也就是九州大地。 “乱注”,到处乱流。“聚万落千村狐兔”的“聚”字,突出了狐、兔之多,表现出人民遭受了严重的苦难。 作者已用浓重的笔墨写出了亡国之痛,至此便很自然地要问: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究竟是谁的过错呢?在当时,这答案不能明白讲出,所以,词人只好借杜甫的“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两句诗,来暗示亡国破家的罪责应该由最高统治者来承担。 “天意高难问”以下四句是说:天(比喻最高统治者)因为高高在上,所以它的心意很难问明白,人之常情是越到老年就越容易产生悲感,更何况今天在南浦送胡铨到新州去呢?“老易”,越老越容易。 “悲难诉”,是说悲愁无法诉说得清楚。“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 “君”,指胡铨。 这里从“天意高难问”,联系到胡铨因反对屈辱和议而被流放,就婉转地透露出南宋小朝廷走投降主义路线,造成苟安局面,无法收复失地。 下片写出了作者对胡铨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他的慰勉。 开头四句是写词人送别胡铨时所看到的景致。 “凉生岸柳催残暑”点明季节,说明作者写词时,是在夏末秋初。凉风吹动岸边的柳树,仿佛在催着残存的暑气赶快退尽。 天上,银河明亮,星星稀疏,月亮清淡,不时有一两片云彩轻轻遮住月亮,又忽然飞了过去。“耿斜河”是说银河在夏夜显得很清晰。 “耿”是明亮的意思。 “斜河”指夜深时银河的方位已变得倾斜了。 “断云”,这里指小片的云。“微度”,轻轻地飘过去。 这时词人在想些什么?从“万里江山知何处”到“书成谁与”几句,就具体地写出了作者所想的内容。胡铨流放新州,从此相隔万里,再不知他究竟在什么地方。 回想以前,两人常常在夜里面对面躺在床上谈心,而今后,传书的大雁飞不到偏僻边远的新州,信写成了,又该交给谁寄去呢?读到这里,我们能不被作者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所感动吗?“回首”,回想起。 “书成谁与”,是说,写好信,让谁给送去呢? 但是,作者并不到此为止,“目尽青天怀今古”以下两句,便把词的思想境界大大提高了一步。 “目尽青天”是说词人仰起头来久久地凝视青天,仿佛要把它看透。“怀。 5.0004《唐诗宋词研究》2010年7月期末考试指导.doc第一节 唐诗的成就和分期了解唐诗成就的表现,掌握唐诗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了解在文学史上唐诗的几个分期。 复习提示:本节大体了解即可。第二节 初唐诗1.初唐宫廷诗人(1)上官仪的诗,时谓“上官体”,以体美著称;诗歌大多是逢和应照的作品,非常华美、婉约,声调流畅,写过“风随少女至,虹共美人归”。 对声律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对诗歌的对仗规律进行了总结,提出“六种对仗”、“八种对仗”之说。(2)沈佺期、宋之问,超过魏征、上官仪的成就。 主要成就是使律诗进一步定型规范化,学者宗之。2.掌握“初唐四杰”对扭转唐代诗风的主要贡献。 初唐四杰是指共同活跃于7世纪下半期文坛上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在思想性格、生活遭遇、文学主张,以至创作实践上都有许多共同倾向,故合称为“初唐四杰”,其中以王、骆成就较高。 他们的诗,在声调、章法、藻饰方面虽不脱齐梁遗风,但在内容、气骨、形象方面已大大超出齐梁。复习提示:本节应重点掌握沈佺期、宋之问等人对律诗的贡献,了解“初唐四杰”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 第三节至第四节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1.了解这一流派的代表性作家王维及其代表性作品、艺术风格。王维的一生,大约可以四十岁为界,划分成前后两期。 前期仕途顺利,政治热情高涨,充满济世之志:“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不遇咏》)并写下了很多咏政诗、边塞诗,风格也较为豪放。 四十岁后,随着唐代政治逐渐走向腐败,他的政治热情受到压抑。早就有的佛教思想开始膨胀,思想渐趋消极,内佛外儒成了他的主要思想。 退隐田园,躲避现实,借山水美景以排遣苦闷,成为他生活的主要方式,他反复吟咏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酬张少府》)“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几乎完全变成“以禅诵为事”的佛教徒了。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山水田园诗成就很高,风格多样,具体可有以下几种风格:(1)基调是自然优美,清雅冲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淡是“淡而愈浓”的淡,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同。这不但因为王维有高度的文学修养,也因为他有高度的绘画修养和音乐修养。 所以他的山水诗不但善于着色取势,而且善于结构画面,使其层次丰富,远近相宜,乃至动静相兼,声色俱佳,更多一层动感和音乐美。如《积雨辋川庄作》、《山居秋暝》等。 (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但多优美之作,而且也不乏壮美之篇,如《终南山》、《汉江临泛》、《使至塞上》等。(3)充满乡土田园气息和生活情趣的。 有的表现了自己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有的表现了农家的日常劳作,如《渭川田家》。(4)王维还有很多山水田园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进入一种宗教境界,这正是王维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 如《鸟鸣涧》、《辛夷坞》等。2.了解孟浩然和其他山水田园诗人。 (1)基本风格不离“清”、“淡”、“幽”、“雅”。这和王维有相似之处,但王诗在清淡之中更饶精工秀丽的特色,而孟诗在清淡之中更多素雅古朴的特色,淡而味不薄,体现一种自然美、含蓄美。 语言上多以平淡质朴取胜,“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尤工五言。(2)“冲淡中有壮美之气”。 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人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 复习提示:本节应重点复习山水田园诗派的概念及主要成就,了解王维、孟浩然的诗歌创作。要熟读王维并背诵《山居秋暝》、《渭川田家》、《汉江临泛》、《使至塞上》等作品,能理解这些诗作的思想感情。 第五节至第六节 盛唐边塞诗派1.了解岑参的诗歌创作情况,阅读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作。(1)岑参边塞诗的内容:表达了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体现了盛唐诗人朝气蓬勃、不畏艰苦、勇往直前的健康心态。 真实地描写了军旅生活,写出将士们的雄心壮志,也道出了他们的悲哀不平。如著名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描写边塞风光、边地风俗,充满新鲜的异域情调和浪漫的传奇色彩。 如《火山云歌送别》。(2)岑参边塞诗艺术特色:岑参边塞诗以壮丽恣肆的浪漫主义为主要特色,因而以形式自由、句式参差的歌行体,尤其是善于表达更丰富思想感情的七言歌行体最为擅长。 2.了解高适的诗歌创作情况,阅读高适《燕歌行》、《塞下曲》、《营州歌》等诗作。高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 少时多难,以功名自许”,所以他的诗中有很多关心国事,表现自己渴望功名,以及理想破灭后痛苦心情的诗篇,如 《塞下曲》。描写边塞风光和异域风俗,如《营州歌》。 3.了解王昌龄边塞诗的特点,他专长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阅读并理解王昌龄的《出塞》等诗。 复习提示:本节的复习重点是了解岑参、高适、王昌龄三位边塞诗人的创作情况,应阅读并熟悉他们的诗歌代表作。第七节至第九节 李白1.大概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2.重点把握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阅读并深入理解其代。 6.华师大这个确实很麻烦,华师大也蛮难考的 你找不到这类书也没办法的,只有自己按照考纲看看了。 文学史你有吧?建议把唐代文学好好看看,包括唐代前后的部分,因为出题很可能是问你一些流变问题,这个是现在文学命题的趋势。 还有,你学校图书馆,或者你所在地方的当地图书馆里,应该会有人大资料的,是白皮的,有专门的古代文学研究,你挑唐诗的看,很有用。举个例子,今年大概是四月那一期,就有个论文是讲登高主题的诗,很不错。此类刊物还有山大的《文史哲》,《文学评论》,《文史知识》(这本基本每期都讲诗)。这些刊物一般没的卖的,只有图书馆有,坚持看下来!到过刊收藏室去翻翻以前的。 我考研准备考古代文学,如果你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可以交流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