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夜雨

1.请问古诗《夜雨》的内容是什么

夜 雨 白居易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注]蛩:蟋蟀。

[鉴赏提示]白居易的这首诗,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诗意含蓄、韵味悠长。它们是在诗人谪居江州时写的。

《夜雨》既透露了诗人孤寂的心情和零落之苦,也写出诗人的夜深难寐。其后两句,隔着窗户凭着听觉得知夜雨降临。

由身闻其声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将夜雨描写得淋漓尽致。 本诗对仗工整,用物对比;着眼点一致,皆是凭着主观直觉去发现描写,从屋内写外景,曲折有致;情调相同,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诗人孤独寂寞,夜不成眠。

2.描写夜雨的古诗诗句有哪些

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6、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7、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1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1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4、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1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1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7、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1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9、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20、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雨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3.唐诗李商隐的夜雨(语)寄北的解释就是李商隐的夜雨(语)寄北那首

这 是 一 首 广 为 流 传 的 抒 情 小 诗 。

开 头 一 句 写 离 情 。 在 一 个 秋 雨 连 绵 的 夜 晚 , 滞 留 在 巴 蜀 的 诗 人 思 念 着 北 地 的 爱 妻 。

句 中 包 含 着 一 问 一 答 , 表 现 了 诗 人 的 乡 思 之 情 。 第 二 句 写 处 境 与 感 受 。

夜 雨 池 涨 , 烘 托 了 秋 思 。 景 中 透 情 , 委 婉 清 新 。

句 中 以 “ 巴 山 ” 指 明 地 点 , 以 “ 夜 ” 、“ 秋 ” 点 明 时 间 , 以 “ 雨 ” 指 出 环 境 。 池 水 涨 满 , 当 是 诗 人 在 室 内 的 合 理 想 象 。

三 、四 句 写 未 来 的 欢 聚 。 这 两 句 紧 扣 “ 夜 雨 ” , 将 笔 锋 一 宕 , 另 辟 新 境 , 由 怀 念 转 而 写 希 望 。

这 又 是 翻 进 一 层 的 写 法 。 描 绘 诗 人 自 己 对 未 来 的 希 望 和 设 想 , 就 把 眷 念 亲 人 的 内 心 活 动 , 表 现 得 更 加 深 切 , 使 全 诗 的 格 调 明 快 爽 朗 , 具 有 一 定 的 积 极 意 义 。

“ 共 剪 烛 ” , 形 象 地 表 明 夫 妻 二 人 久 别 重 逢 的 欢 快 心 情 。“ 巴 山 夜 雨 ” , 是 夫 妻 俩 秉 烛 长 谈 的 话 题 ,追 溯 往 事 , 回 味 无 穷 。

全 诗 语 浅 情 深 , 真 切 动 人 , 平 易 流 畅 而 又委 曲 深 细 。 返 回 诗 词 赏 析 。

4.古诗里有夜雨诗句

《春晓》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二月二日》 李商隐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长恨歌》【唐】白居易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夜雨》【唐】白居易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唐】岑参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赠卫八处士》【唐】杜甫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请问古诗《夜雨》的内容是什么

夜 雨

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注]蛩:蟋蟀。

[鉴赏提示]白居易的这首诗,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诗意含蓄、韵味悠长。它们是在诗人谪居江州时写的。

《夜雨》既透露了诗人孤寂的心情和零落之苦,也写出诗人的夜深难寐。其后两句,隔着窗户凭着听觉得知夜雨降临。由身闻其声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将夜雨描写得淋漓尽致。

本诗对仗工整,用物对比;着眼点一致,皆是凭着主观直觉去发现描写,从屋内写外景,曲折有致;情调相同,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诗人孤独寂寞,夜不成眠。

6.古诗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解】: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重头谈起。

【韵译】: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巴蜀无疑,然所寄之"君"究系何人?则其说不一。《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冯注:"语浅情深,是寄内也。然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当仍作'寄北'。"因商隐妻卒于大中二年春夏之交,故冯《谱》张《笺》均以为商隐曾于大中二年(848)有一次短期的巴蜀之游,期间作此诗寄给北地的妻子。然岑仲勉《玉溪生年谱会笺平质》力辨所谓巴蜀之游并不存在。刘、余《集解》亦指巴蜀之游为虚谬。又杨柳《如何确解李商隐诗》一文认为此诗应是大中二年商隐自桂林柳幕北归途中淹留荆、巴时所作,时间为夏秋之交。刘、余《集解》辩驳曰:"唐人诗中巴山多泛指今四川境内之山……未必具体指大巴山或巴东县南之巴山。""此诗情味,显系长期留滞,归期无日之况,与客途稍作羁留者有别。……当是梓幕思归寄酬京华友人之作,确年不可考,约在梓幕后期。"这首诗作于一个秋雨之夜,文字较平易,但语气亲切自然,回环往复,感情深挚绵邈,十分动人。且情景相生,凡景语皆为情语,厚重蕴藉,意远韵长。《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李梦阳曰:"唐诗如贵介公子,风流闲雅,观此信然。"《玉溪生诗意》曰:"即景见情,清空微妙,玉溪集中第一流也"。《唐人万首绝句评选》:"婉转缠绵,荡漾生姿。"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