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宋词考试题及答案

1.带答案的唐诗宋词元曲知识问答题填空和判断题都行

《诗经》是我国什么主义的开创始祖/杜甫的什么诗人(现实主义)《离骚》是我国什么主义的开创始祖/李白是什么诗人(浪漫主义)词的别称是什么 (长短句 曲子 曲词 乐府 乐章 琴趣 诗余)青玉案是词的什么(词牌名)大李杜是指谁和谁(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是指谁和谁(李商隐和杜牧)唐宋八大家是谁(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韩愈、柳宗元提倡了什么运动(古文运动)元曲即什么(元代戏曲).括号内为答案.发现 引出了很多问题来着 范围貌似变广了。

2.有关唐诗宋词的考试题1【单选题】(4分)1、“王杨卢骆”的排行最早

第一题选D出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第二题选C 雪莱三十岁. 1882年6 月20 日赴莱亨迎接自英来意的利·亨特.7 月8 日在回家途中,斯贝齐亚海上突然起风暴,雪莱等数人复舟淹死, 第三题选D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第四题选C《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第五题选A出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第六题选B钱塘诗人章孝标几次考进士不中,大雪天出游解闷.后来,章孝标经淮东节度使李绅劝后,十年磨砺,果然及第.他欣然命笔作诗:“及第全胜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他把这首洋洋得意的诗寄给了李绅.李绅从诗中看到了章孝标小取即满、傲气十足的肚量和气派,很想教育他一番,于是作诗《答章孝标》:“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年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一见此诗,大为羞愧.第七题C出自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第八题A出自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第九题D李益归家觐亲,其母已为他订下甲族卢氏之女,李益惮与母亲严威,知必负小玉之盟,遂与小玉断绝书信及往来,并自秘行踪,断绝小玉想望.第十题选A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3.谁有《唐诗宋词研究的试卷啊谁有唐诗宋词研究》华师自考历届的试

2002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唐宋名家词导读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目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认为"词之情文节奏,并皆有余于诗,故日诗余"的批评家是()。 A。

汪森 B.况周颐 C.王国维 D.俞彦 2.将词体明确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是从()开始的。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3.明确按照词风不同,把词分为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的批评家是()。

A.张蜒 B.张炎 C.王土祯 D.俞彦 4.《河传》词调的声韵以()为特征。 A.欢快 B.悲切 C.愤怒 D.惆怅 5.下列词调中带有和声的是()。

A.《菩萨蛮》 B.《忆江南》 C.《采莲子》 D.《渔歌子》 6.牛希济作了七首分咏七个神话传说中的女神故事的词,其所用的词牌名为()。 A.《河传》 B.《临江仙》 C.《忆江南》 D.《念奴娇》 7.李煜的籍贯是()。

A.江苏南京 B.江苏苏州 C.江苏泰州 D.江苏徐州 8.被誉为词中的"清明上河图"的是()。 A.欧阳修的《采桑子》 B.柳永的《蝶恋花》 C.柳永的《抛球乐》 D.辛弃疾的《蝶恋花》 9."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词句出自()。

A。 张先的《天仙子》 B.张先的《浣溪沙》 C.王安石的《桂技香》 D。

吴殊的《鹊踏枝》 10.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写作地点是()。 A。

惠州 B.密州 C.黄州 D.杭州 11.被陈师道誉为"今代词手"的词人是()。 A.苏武 B.秦观 C.柳永 D.黄庭坚 12.存词数量在北来仅次于苏武的词人是()。

A.贺铸 B.秦观 C.柳永 D.周邦彦 13.苏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词的形式来追悼()。 A.小妾朝云 B.妻子王弗 C.弟子秦观 D.王安石 14.清代周济编选《宋四家词选》建立词统,以清真词的()为最高标准。

A.清空 B.雅正 C.浑化 D.质实 15.南渡初年广为传唱,并被称为《渭城三叠》的周邦彦所作的词是()。 A.《少年游》(并刀如水) B.《兰陵王》(柳阴直) C.《满庭芳》(风老莺雏) D.《六丑》(正单衣试酒) 16.李清照《醉花明》(薄雾浓云愁永昼)所写的节日是()。

A.元宵节 B.端午节 C.重阳节 D.中秋节 17.李清照词句"闻说双溪春尚好"中的"双溪"在今()境内。 A.山东省 B.江苏省 C.浙江省 D.福建省 18.张元干《贺新郎》词结句"举大白,听《金缕》"中的"《金缕》"是指()。

A.古典乐曲名 B.《贺新郎》的别名 C.《菩萨蛮》的别名 D.福建民歌名 19."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词句出自()。 A.陆游的《夜游宫》 B.陆游的《诉衷情》 C.辛弃疾的《夜游宫》 D.辛弃疾的《诉衷情》 20.其词被张炎比喻为"七宝楼台"的词人是()。

A.姜整 B.史达祖 C.吴文英 D.周密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唐圭璋《宋词四考》考订宋词作者籍贯,占籍最多的是》四省。 A.江苏 B.江西 C.渐江 D.山东 E.福建 22.传为李煌的绝笔之作有()。

A。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C.《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D.《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E.《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 2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并称为"咏春草绝调"的三首咏春草的词是()。

A.林逋《点绛唇》 B.欧阳修《少年游》 C。 梅尧臣《苏幕遮》 D.欧阳修《浪淘沙》 E.晏殊《破阵子》 24。

下列各项中与周邦彦有关的有()。 A。

词集名《片玉词》 B.字美成 C。 "苏门四学士"之一 D.词与秦观齐名 E.浙江温洲人 25.被王国维《人间词话》拟之为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的三种境界的词句是()。

A."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D."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杯新月人归后。" E."昨夜西风调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缪铖曾在《诗词鼓论》中将词的情感特点归纳为__________四字。

27.《词律》一书的作者是________。 28,________《忆江南》词是文学史上依曲拍填词的最早记录。

29.皇甫松的两首《采莲子》词均是歌咏采莲本事的曲子,其中______、"年少"是相和之声。 30.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至________而眼界始大,感慨逐深,遂变传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 31.________称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为"穷塞主之词"的人是。 32.苏武诗云:"诗人老去鸳鸯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诗中的"诗人"和"公子"是指_______ 33。_______曾做《评本朝乐章》为李清照《词论》前的重要词评。

34.姜夔词集名为_______ 35.______以擅写咏物词而赢得"张春水"、"张孤雁"等雅号。 四、简答和简析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韦庄《思帝乡》(春日游)的创作主题。

37.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一词的创作角度是如何从观潮人向弄潮儿转变的? 38.简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的写作特色。 39.简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4.50道初中诗词题目

1.“怆然而涕下”写出了什么? 答:(神态描写)形象逼真的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2.“独”有什么作用? 答: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和悲愤。 3.赏析首联和颔联。

答:从时间角度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 4.诗人的形象是什么? 答: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

5. 意境:天地人三位一体,创造出辽阔幽远,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 6. 本诗情感: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

7. 深刻典型社会意义: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那些品行端正,富有治国才能的知识分子,处处遭受打击的现实,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独悲愤的心情。 1) 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情感:喜爱 体现情感的字是:怜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意象:春潮、雨、野渡、横 意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 感情:作者自甘寂寞,恬淡闲适的胸襟 (3)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4)作者用哪句诗句表达了坚守节操的志向? 答: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5)最后一句中哪个动词用得极妙,又妙在哪里? “横”这个字用的妙,“舟自横”写出了当时船只的随意停泊,也写出了当时作者的心情是进退两难的:当时想要辞官隐退,却又被逼无奈又无法辞官,写出了诗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5.有关唐诗宋词的考试题 急

第一题选D出自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第二题选C 雪莱三十岁。

1882年6 月20 日赴莱亨迎接自英来意的利·亨特。7 月8 日在回家途中,斯贝齐亚海上突然起风暴,雪莱等数人复舟淹死, 第三题选D王闿运《论唐诗诸家源流——答陈完夫问》云:“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第四题选C《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

第五题选A出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第六题选B钱塘诗人章孝标几次考进士不中,大雪天出游解闷。

后来,章孝标经淮东节度使李绅劝后,十年磨砺,果然及第。他欣然命笔作诗:“及第全胜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

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他把这首洋洋得意的诗寄给了李绅。

李绅从诗中看到了章孝标小取即满、傲气十足的肚量和气派,很想教育他一番,于是作诗《答章孝标》:“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年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章孝标一见此诗,大为羞愧。第七题C出自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第八题A出自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第九题D李益归家觐亲,其母已为他订下甲族卢氏之女,李益惮与母亲严威,知必负小玉之盟,遂与小玉断绝书信及往来,并自秘行踪,断绝小玉想望。

第十题选A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6.十首宋词的题及答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 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本词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被释放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寓居定慧院所作。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恨”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 河 令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融情于景”是本词的突出特色,你是否同意此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答: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题。

月 上 瓜 洲——南徐多景楼作南宋·张辑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愁”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愁”在上下两片中的寓意分别是什么?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词题“代人赋”,所代之人不详,但从词中可以推测,词中主人公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 溪 沙晏 殊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酒醒人散得愁多”一句是理解全词思想感情的关键,词中“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答: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春晚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前人在评论这首宋词的构图艺术时曾说,这首词所描绘的春意图是从音响和色彩两个方面构制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 8.阅读下面一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注】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出红尘”一词最能表现词人的思想感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答: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玉 楼 春宋 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本词上片是通过哪几个物象来表现“风光好”的?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是全词最传神的字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前人在评论这首词的抒情时说,“忽见”二字是表现词人心情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参 考 答 案1.“恨”的内容是封建社会文字冤狱对人才的摧残。同意。

本词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这些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本词以鸿写人,整首词用一个“恨”字统辖,意境深邃,主旨鲜明)2.同意。

本词上片先写薄暮凄清之景,孤独的旅客默立客庭中,长鸣传来,不见雁影,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下片的“孤灯”与上片相呼应,孤寂凄苦之情自然流露于词的字里行间。

(本题考查古代诗歌艺术技巧的鉴赏能力,只要在原词中找出融情于景的根据就行)3.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本词上片突出了一个“愁”,下片塑造了“渔翁”的形象)4.上片的“愁”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的愁是关心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全词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社会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郁激愤感情。(第一问需要注意上片“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两句和下片“而今识尽愁滋味”一句,还要结合词人身世和经历进行。

7.古诗题目大全

1.白居易的《长相思》是题目还是词牌名?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作者是谁?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是由什么类别的词组成? 4.唐代的诗仙、诗圣分别指谁? 5.“烽火连三月”的后一句是什么? 6.《洛神赋》的作者是谁? 7.杜甫写了几首《梦李白》的诗? 8.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9.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谁? 10.齐己称谁为自己的“一字师”? 附答案 1.词牌名2.李商隐3.名词4.李白、杜甫5.家书抵万金6.曹植7.两首8.苏轼、辛弃疾9.柳永10.郑谷。

8.新华学习报纸书上的趣味语文题目,答案是唐诗宋词名句,把答案帖给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柳永)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 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一尺雪,晓架碳车碾冰辙。(白居易)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何似个长。

(李白) 被风吹的最远的房子——茅飞渡江撒江郊,高者挂之长林梢(杜甫) 最穷的夫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最高的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最寂静的空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