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孔明灯的诗句孔明灯》 诸葛亮孔明, 明和亮相映我心中, 他代表聪明, 是智慧的象征。 提及孔明, 他创造出木牛流马, 承运粮草效劳军中, 解放生产力是个发明。 孔明又发明“天灯”, 一个支架罩上气筒, 燃烧松油气体膨胀冉冉升空, 捎上书信燃眉解围平城。 蜀魏两军对阵交锋, 魏军司马懿围困平阳古城, 魏军将全城围的水泄不通, 弹尽粮绝是蜀军孔明。 形势危急, 孔明心情沉重, 仰望残月企盼星星, 光淡夜空无有回声。 孔明智慧神奇发明, 奉为神灵杰出化身, 情报系灯笼, 乘黑夜起大风放飞呼唤救兵。 接报驰援, 老天搬来十万救兵 里应外合, 孔明大胜。 智慧灵感的火花, 灯笼、天灯就是孔明, 孔明真是一个神人, 孔明灯耀眼于历史长河中。 2.有关“孔明灯”的古诗有哪些1、八舟暮栖兰潮万, 月明稀星落清科。初秋叶落江波涨, 玖盏微灯照岸停。 2、秋风鸟归林,夕阳落东海; 潮去山石涨, 渔尽扁周停。 3、天天皆映晚霞残, 鸿星已露半月盘, 涨潮尽撒飘香饵, 停篓可待肥蟹圆, 至寒需饮浊米酒, 少伶拢袖为谁蛮, 百方孔明灯飞起, 倍出高寿似圣贤。 4、孔明灯——戴宁东 满覆祈祷惧自沉,灼骨燃心尽自焚。 飞离地面三万尺,凌霄可否见龙城。 5、星沉夜野阔,城下敌寇合。漫天莹莹火,助我至龙城。 3.急孔明灯渊源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 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放飞孔明灯的视频: .cn/player/outer_player.swf?auto=1&vid=12413205&uid=1371185877 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 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大约于清朝道光年间,先民由大陆福建省惠安、安溪等县传入台湾的台北县、平溪乡、十分寮地区,即基隆河的上游。 据十分寮地区父老前辈的口述表示,早年于前清年间十分地区闹过土匪,由于地处山区,所以村民都向山中逃过,待土匪走后,留守在村中的人,就在夜间施放天灯做为信号,告知山上避难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也借此种方式向村民报平安。由于当日由山上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即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的元宵节,十分地区的村民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且向邻村的村民互报平安。 也因此十分地区的村民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孔明灯结构 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2部份,主体大都以竹篦编成,次用棉纸或纸糊成灯罩,底部的支架则以竹削成的篦组成。 孔明灯可大可小,可圆形也可长方形。一般的孔明灯是用竹片架成圆桶形,外面以薄白纸密密包围而开口朝下。 欲点灯升空时,在底部的支架中间绑上一块沾有煤油或花生油的粗布或金纸,放飞前将油点燃,灯内的火燃烧一阵后产生热空气,孔明灯便膨胀,放手后整个灯会冉冉飞升空,如果天气不错,底部的煤油烧完后孔明灯会自动下降。自制孔明灯 工具和材料:A.拷贝纸 B.裁纸刀 C.剪刀 D.尖嘴钳 E.棉线 F.工业酒精 G.502胶 H.电线 I.棉花 J.竹条; 注意事项:孔明灯必须要在无风的天气和空旷的场地上放飞,否则不但不能飞上天,而且可能会引起火灾。 放飞时,需要2-3人的共同协力,强烈要求有成年人陪同。另外,可以在孔明灯底部拴上线,这样既可以重复放飞,又能控制起飞高度和范围,避免引起火灾。 步骤 A.用裁纸刀将竹条削到厚薄3毫米以内,然后,把竹条弯成一个圈,用棉线或502胶固定。竹子有弹性,竹圈可能会不圆,可以用小火烤一烤,使竹圈固定成圆形。 B.用尖嘴钳把废电线外面的绝缘层去掉就可以得到细铜丝。不过,铜丝不能太细,否则容易烧断,可以用3根铜丝拧在一起避免这个问题。 C.用薄纸剪成如图所示规格的纸片.将第一张纸片的一边与第二张的一边粘在一起,再将第三张,第四张。 依次同样粘上去,直到拼成一个两端漏空,直径约60厘米的球状物.再剪一张圆形薄纸片,把上面圆空口糊住.待干后,把气球吹胀,找一条薄而窄的竹条,弯成与下面洞口一样大小的竹圈,在竹圈内交叉两根互相垂直的细铁丝,并系牢在在竹圈上,再把竹圈粘牢在下面洞的纸边上,糊成的气球不能漏气 D.把铜丝绑在竹圈两端,再把做好的灯罩粘在竹圈上。在铜丝上绑上棉花,浸上酒精,点燃后就可以放飞了。 孔明灯不能太小,否则很难升上天。 放飞 选择晴朗无风的夜晚,一人拿住灯底的左右侧,另一人用酒精将脱脂棉浸透后点燃,直到双手感到孔明灯有上升之势,即慢慢放开双手,孔明灯便徐徐飞起,上升高度可达1000m左右。 升空程序建议: 孔明灯之制作方法简单,但升空时受到场地与天候之影响较狻大。风大时易将灯体吹斜而使灯体烧毁,下雨时易将灯体淋湿而无法放飞,因此最好走在无风的时候施放。 1.先将灯体撑开,并于四周与底部系上控制线。 2.填装燃料。 3.点火后,将进气口尽量压低,以减少热气流失,但亦不可过低,以免氧气不足而熄火。同时四周之控制线必须拉直。 4.加热直至灯体内之热气温度足够后,四周控制线慢慢松开,以维持灯体稳定上升,而底部之控制线必须控制灯体上升之速度与高度。 5.球体升空后可以线控制其高度、方向,亦可任其自由飘浮,至此升空完成。 孔明灯起飞条件 孔明灯“会飞”原因是: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上升,从而排出孔明灯中原有空气,使自身重力变小,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它托了起来。 由浮沉条件可知,只有满足: F浮>G总=G热空气+G灯 即:G灯 把(2)式代入(1)式可得 把(2)式代入(1)式可得 可见其能否起飞由灯质量和气温、热空气温度和孔明灯容积共同决定。 具体数据估算如下: 设当天气温:T空气=300K(27℃);大气压强:1标准大气压,p=1.01325*105Pa;孔明灯容积:V容=V排=0.2m*0.25m*0.4m=2*10-2m3;加热后的空气温度:T热空气=500K(227℃);ρ空气=0.029kg/mol.代入(3)式得: 在上述条件下孔明灯总质量在9.44g时,当热空气温度升到227℃时上升。 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