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长歌行唐诗

1.长歌行 古诗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李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长歌行

南宋 陆游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辉煌未入手,白发种种7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锯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2.长歌行古诗

长歌行 【标题】:长歌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内容】:--------------------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题】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

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

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

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 【注评】 青青园中葵,朝(zhāo)露待日晞(xī)。

园;园圃,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场所。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

朝露:清晨的露水.待:动词,等待。日:太阳。

晞:晒干。○描绘葵的形象。

托物起兴。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动词,这里是散布的意思。

德泽:恩惠。春天把阳光、雨露带给万物,因而说是一种恩惠。

万物:大地上的各种生物。生光辉:形容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样子。

○对春天的礼赞。 常恐秋节至,焜(kǖn)黄华叶衰。

常:副词,表示情况或时间的持续和一贯性。时常。

恐:动词,担心。秋节:秋季。

至:动词,到。秋气肃杀,万物多因长成而趋于衰败、死亡,故尔担心。

焜黄:颜色衰败的样子。华:同“花”。

衰:衰老,衰败。○由春而秋,植物完成一次生命过程。

不由得生出种种感触。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百川:泛指所有的河流。

东: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朝东、向东的意思。海:大海。

何:疑问代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起修饰作用。常用来表示对时间、处所、事物的询问。

时:名词,时候。复: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某种情况的再现。

可译作“重新”“又”。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西、朝西。

归:动词,回。这句意思是光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由季节转换联想到日月不居。孔子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少年时期。

壮:成年时期。合起来指人生命力旺盛的前半生。

努力:把力量尽量使出来。意即勤奋。

老大:指人生命力衰败的老年时期。徒:副词,表示动作的施行没有取得成效一。

可译为“空”。伤悲:悲伤。

○归结为关于生命价值的感悟,精警动人。 【译文】 园圃里葵菜郁郁青青, 叶上的露珠迎着旭日闪光。

春天把雨露洒遍原野, 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最担心的是秋风乍起, 花谢叶落又是满目凋残。

江河奔涌啊东入大海, 岁月流逝啊有去无回。 人生少壮不努力奋斗, 暮年悲伤可惜悔之晚矣。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

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

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

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

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

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

3.长歌行古诗

长歌行_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4.长歌行古诗

长歌行 【标题】:长歌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内容】:--------------------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题】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

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

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

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 【注评】 青青园中葵,朝(zhāo)露待日晞(xī)。

园;园圃,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场所。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

朝露:清晨的露水.待:动词,等待。日:太阳。

晞:晒干。○描绘葵的形象。

托物起兴。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动词,这里是散布的意思。

德泽:恩惠。春天把阳光、雨露带给万物,因而说是一种恩惠。

万物:大地上的各种生物。生光辉:形容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样子。

○对春天的礼赞。 常恐秋节至,焜(kǖn)黄华叶衰。

常:副词,表示情况或时间的持续和一贯性。时常。

恐:动词,担心。秋节:秋季。

至:动词,到。秋气肃杀,万物多因长成而趋于衰败、死亡,故尔担心。

焜黄:颜色衰败的样子。华:同“花”。

衰:衰老,衰败。○由春而秋,植物完成一次生命过程。

不由得生出种种感触。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百川:泛指所有的河流。

东: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朝东、向东的意思。海:大海。

何:疑问代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起修饰作用。常用来表示对时间、处所、事物的询问。

时:名词,时候。复: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示‘某种情况的再现。

可译作“重新”“又”。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西、朝西。

归:动词,回。这句意思是光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由季节转换联想到日月不居。孔子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少年时期。

壮:成年时期。合起来指人生命力旺盛的前半生。

努力:把力量尽量使出来。意即勤奋。

老大:指人生命力衰败的老年时期。徒:副词,表示动作的施行没有取得成效一。

可译为“空”。伤悲:悲伤。

○归结为关于生命价值的感悟,精警动人。 【译文】 园圃里葵菜郁郁青青, 叶上的露珠迎着旭日闪光。

春天把雨露洒遍原野, 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最担心的是秋风乍起, 花谢叶落又是满目凋残。

江河奔涌啊东入大海, 岁月流逝啊有去无回。 人生少壮不努力奋斗, 暮年悲伤可惜悔之晚矣。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

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

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

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

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

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

5.长歌行古诗与作者

《长歌行》 唐·李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译文:

桃李花得日而开,花朵缤纷,装点新春。

东风已经复苏万物,草木皆似欣欣欲语。

枯枝上发出了美丽的新叶,涸流中也清泉汩汩,一片生机。

造化运转着天地,太阳乘着日车不停地飞奔。

如果不早立功名,史籍怎能写上你的名字?

桃李须待春天,但谁能使春日永驻不逝?

时不我待,富贵与神仙两者皆会错肩而过。

金石之坚尚会销蚀殆尽,风霜日月之下,没有长存不逝的东西。

我深深地畏俱日月如梭而逝,因此才欢歌纵酒,强以为欢。

就像是秋天寒霜下的蒲柳,倏忽之间,老之将至,身已衰矣!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长歌行》是李白拟乐府旧题而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从这首诗歌的创作内容可知这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以后,也就是“赐金还山”,离开朝廷之后所作。

正是因为这样的境遇,李白才能发出“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的深沉而意味无尽的悲慨,因而“强欢歌与酒”。如无切身遭际与体验,不应如此长歌当哭。

详细注解:

1、待:一作“得”。

2、荣华:草木茂盛、开花。

3、东风:春风。百物:犹万物。

4、“枯枝”句:谓枯枝生新叶,皆可爱也。

5、羲(xī)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

6、竹帛(bó):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申指书籍、史乘。《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7、务:需要。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王逸注:“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

8、贳(shì):出借,赊欠。

9、蹉(cuō)跎(tuó):失意;虚度光阴。南朝齐谢朓《和王长史卧病》:“日与岁眇邈,归恨积蹉跎。”

10、销铄(shuò):熔化,消磨。汉枚乘《七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

11、欢:一作“饮”。

12、倏(shū)忽:迅疾貌,形容出乎意外之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歌行

6.长歌行古诗词诗意

长歌行【作者】汉乐府 【朝代】两汉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翻译: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