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能给我12首五言律古诗唐·李白 《自遣》 对酒不觉瞑,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唐·李白 《洛阳陌》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唐·李白 《劳劳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 《估客行》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 《巴女词》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唐·白居易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白居易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唐·白居易 《夜雨》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唐·白居易 《遗爱寺》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独坐敬亭山 >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八列的七言律古诗大全有哪些《书愤》陆游 (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话,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无题》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杜甫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登越州城楼 王安石 越山长青水长白, 越人长家山水国。 可怜客子无定宅, 一梦三年今复北。 浮云缥缈抱城楼, 东望不见空回头。 人间未有归耕处, 早晚重来此地游。 曲江对酒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 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 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 老大悲伤未拂衣。 无题其一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中国的古诗浩如烟海,七言律诗也是不计其数。楼主所问“七言律诗的古诗有哪些”,本身就是个不切实际的问题。下面先介绍七言律诗的一般知识,再举几首著名七律,聊作回答。 1、关于七言律诗的有关常识: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杜甫。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发展于唐初,成熟于盛唐(特指成熟于杜甫,时盛唐诗人李白有七律八首,高适七首,王维二十六首,且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胡应麟“唐七言律自杜审言、沈佺期首创工密。至崔颢、李白时出古意 , 一变也。高、岑、王、李, 风格大备, 又一变也。杜陵雄深浩荡,超忽纵横, 又一变也。” ( 《 诗薮 》 内编卷五 ))。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二、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3.关于法律古诗词1、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扫埽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出自宋代苏轼的《石鼓歌》 译文:秦朝扫除诗书崇尚暴虐的法律。放弃了祭祀祖先的器具用上鞭枉。当年是何人辅佐暴君秦始皇帝?上蔡公子李斯牵着害民的黄狗。 2、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宋代陆游《秋怀》 译文:胡子头发已经全部发白,才开始发觉自己落寞孤独,开始研读法律为自己伸张正义。诉讼的流氓在法庭上吵闹像在市场一样,小吏的案牍堆积在座位上跟城墙一样高。 3、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唐代韩愈《寄卢仝》 译文:先生的事业没有办法丈量,只能由法律来约束自己。 4、此虽法律所无奈,尚可仰首披苍旻。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犹或闻。——宋代 苏洵《自尤》 译文:这就是法律的无奈了,我依然可以抬头问苍天为什么会这样。天这么高,鬼神没有办法相信,但是后世的人们一定还是会听闻我们现在听见的话。 5、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出自宋代苏洵的《张益州画像记》 译文:假如任意胡来不按法律来办事,一味靠武力来威胁平民,我是不会干的。 4.律的含义诗词的韵律 谈到诗词的韵律,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平仄,由南北朝时期的沈约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诗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 二是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工巧是要求比较严的,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一般是停顿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这三个方面都来自于汉语语音的特点,就是单音节语素占优势,有声调。在诗词写作特别是格律诗写作时平仄、对偶和押韵运用的好,运用的自然,可以使诗作增强音乐感,呈现韵律美;运用的不好,用得过多过滥,就会给人以生拼硬凑之感,甚至以文害义,六朝到初唐的骈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这是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5.四言律古诗1.金鱼井 姚子雪曲,杯色净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螯。 老夫手风,须此神药。 2.曹操·短 歌 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嵇康·代秋胡歌诗 役神者弊,极欲令人枯。 役神者弊,极欲令人枯。颜回短折,下及童乌。 纵体淫恣,莫不早徂。酒色何物,自令不辜。 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4.陆机·短歌行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5.赵整·酒德歌 地列酒泉,天垂酒池。 杜康妙识,仪狄先知。 纣丧殷邦,桀倾夏国。 由此言之,前危后则。 6.晁补之·行香子 前岁栽桃,今岁成蹊。 更黄鹂、久住相知。 微行清露,细履斜辉。 对林中侣,闲中我,醉中谁。 何妨到老,常闲常坐,任功名、生事俱非。 衰颜难强,拙语多迟。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7.曹操诗 善哉行 古公亶甫,积德垂仁。思弘一道,哲王于豳。 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后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主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8.【郊庙歌辞·周宗庙乐舞辞·禋顺】 旨酒既献,嘉肴乃迎。振其鼗鼓,洁以铏羹。 肇禋肇祀,或炮或烹。皇尸俨若,保飨是明。 9.【郊庙歌辞·周宗庙乐舞辞·福顺】 新庙奕奕,金奏洋洋。享于祖考,循彼典章。 清酤特满,嘉玉腾光。神醉既告,帝祉无疆。 关雎·周南·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六言律的古诗《怨歌行》 北周.庾信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舞媚娘》 北周.庾信 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 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只疑落花慢去,复道春风不还。 少年惟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 《妾薄命》 曹植 携玉手喜同车,北上云阁飞除。 钓台蹇产清虚,池塘观沼可娱。 仰泛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 想彼宓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 隔汉江寄子安 鱼玄机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鸳鸯暖卧沙浦,砠矦闲飞桔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7.有没有关于记律的诗词,或守规矩的你如果是写班级奋斗目标,这些教化方面的诗词估计会用得到的: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