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莲》解释这首诗表达的感情白莲咏物诗,描写的是客观存在着的具体的事物形象;然而这形象在艺术上的再现,则是诗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描绘出来的,多少总带有一种抒情的意味。 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这样,物我有情,两相浃洽,才能把它活生生地写到纸上,才是主客观的统一体。陆龟蒙的这首《白莲》,对我们有所启发。 鲜红的夏天太阳,照耀着透出波面的莲花,明镜里现出一片丹霞。艳丽的色彩,是有目共赏的。 莲花红多而白少,人们一提到莲花,总是欣赏那红裳翠盖,又谁注意这不事铅华的白莲!然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能够见出莲花之美的,应该是在此而不在彼。 从这个意义来说,那红莲不过是“别艳”罢了。 “素?多蒙别艳欺”,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地开着,好象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地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 倘若在“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缟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凡葩有着天人之别了。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出新意;然而它并没有粘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的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 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花,简直融化在诗的意境里;花,简直人格化,个性化了。 一首短短的咏物小诗,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和诗人的生活情感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陆龟蒙处在唐末动乱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的水乡甫里(在今江苏吴江境内)。 他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虽退隐山林,然其《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因此,他对出污泥而不染、淡雅高洁的白莲,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而这种心情的自然流露,就使我们读了这诗后,感到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2.古诗白君易的[池上]的译意《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基调为闲情偶寄,该作品文字洗炼,内容通俗淡雅,是白诗中的经典佳作之一。 诗词原文: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①撑②小艇③, 偷采白莲④回。 不解⑤藏踪迹, 浮萍⑥一道⑦开⑧。 [编辑本段]诗词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 ②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⑦一道:一路。 ⑧开:分开。 [编辑本段]诗词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诗词鉴赏: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3.赞美莲花仙子的唐诗宋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 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 翠减红衰愁杀人。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 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 雨中留得盖鸳鸯。 白莲 唐。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 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 月晓风清欲堕时。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白莲陆龟蒙素葩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小题1】素雅、冰清玉洁。 【小题1】这首诗通过描写白莲花的冰清玉洁及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被埋没。 表现了诗人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并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 从“素葩”“端合”看出莲的特点:素雅、冰清玉洁【小题2】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借用莲,来抒发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表现了诗人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 5.关于莲的古今诗词咏同心芙蓉古风 (其二十六)秋 莲 隋 杜公瞻唐 李 白明 文徽明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婉转在中州。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露洗玉般金銮冷,风吹罗带锦城秋。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咏荷诗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红白莲 江 洪千叶红莲宋 杨万里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宋 洪适红白莲花开共塘,两段颜色一般香。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步有凌波袜,掌为承露盘。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尚嫌花片少,千叶映朱栏。荷 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东林寺白莲元 何中 子夜吴歌(其二)唐 白居易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倚拥云霞。 唐 李 白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生来不得东风力,终作薰风第一花。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梦行荷花万顷中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宋 陆 游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无风无际路茫茫,老作月王风露朗。 采莲曲 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只把千樽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 南朝梁刘孝威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荷 花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清 曹 寅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荷 花 咏江南可采莲京兆府栽莲宋 苏 轼 南朝梁 刘 缓唐 白居易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 春初北岸涸,夏月南湖通。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 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梦行荷花万顷中 楫小宜回径,船轻好入丛。下有青污泥,馨香无复全。宋 陆 游 钗光逐影乱,衣香随逆风。下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无风无际路茫茫,老作月王风露朗。 江南少许地,年年情不穷。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只把千樽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 折荷有赠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爱莲说 唐 李 白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宋 周敦颐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门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东林寺白莲。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唐 白居易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请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秋池一株莲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隋 弘执恭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6.池上这首诗的译文诗词原文: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①撑②小艇③, 偷采白莲④回。 不解⑤藏踪迹, 浮萍⑥一道⑦开⑧。 [编辑本段] 诗词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 ②撑:撑船,用篙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⑦一道:一路。 ⑧开:分开。 [编辑本段] 诗词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船儿划过的痕迹。 7.白居易的《池上》,中偷采白莲回当然是莲蓬啦!下面是本诗的原文及大意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说一点我的体会,学习古文也好,翻译故事也好,主要要结合诗词表达的大意来分析关键的词。不要把你要翻译的词孤立出来,一定要代入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