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文古诗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 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 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朕”,说:“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但是,这里要做二点说明: 第一,“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先秦时代并不等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 正像顾颉刚、刘起纡两位先生在《<尚书·汤誓>校释译论》指出的那样:“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单数第一人称领格(所有格),即‘我的’。”如:《书·舜典》:“汝作朕虞。” 意思是:“你作我的掌管山泽的官员。”《大盂鼎》(金文):“勿废朕令”。 意思是:“不要抛弃我的训令。”《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或许有人说,《尚书·汤誓》中有“朕不食言”。 意思是:“我不会说话不算数”。许慎《说文·舟部》释“朕”:“我也”。 这些不都证明,在先秦朝代,“朕”也可以等同后世的“余”、“吾”、“我”吗?我们认为,今本《尚书·汤誓》已非原汁,难免被后人搀假。秦火以后,仅凭西汉儒家学者伏生口授,打上汉代烙印是十分可能的。 许慎是东汉人,他对先秦词义的理解就更难确切了。 第二,“朕”字,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至尊若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 例如《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 2.甲骨文,金文,小篆各是怎么回事甲骨文简介】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字。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 不过具体的情形因甲骨分期而有详略的差异,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辞最为完整,同时也是现存数量最多的时期。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 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 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 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 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 (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 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金文 中国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 商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清代吴式芬把商周铜器铭文编成《捃古录金文》一书,收集的资料多,考释严谨,影响颇大 , 金文一词遂有了界说 。 这时所谓金文皆指整篇的铭文,不称单字。1925年容庚编《金文编》把商周铜器铭文中的字按照《说文解字》的顺序编为字典,从此金文成为一种书体名称。 金文出现在商代中期,资料虽不多,年代都比殷墟甲骨文早。金文下限断在秦灭六国,也就是秦用小篆统一中国文字时。 宋代人收藏铜器极重视铭文,如吕大临《考古图》等;也有专门摹刻铭文的,如王俅《啸堂集古录》等;把铭文中的字编为字典则有王楚和薛尚功《钟鼎篆韵》。清代由于《说文》之学兴盛、声韵训诂研讨日深,在这种学风的影响下,铭文研究进步较快 , 不断出现专家 ,如吴大《 字说》、《说文古籀补》,孙诒让《 古籀拾遗 》、《 古籀馀论》、《名原》等,皆有创见, 突过前人 。 金文的年代长,使用区域广,材料如果不整理清理,则研究工作会收效不大。过去学者已理解这一点。 王国维《两周金石文韵读·序》对时间地点观念很清楚。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序文》说:“当以年代与国别为之条贯,……余于西周文字得其年代可征或近是者凡一百六十又二器。 ……其依据国别者,于国别之中亦贯以年代,得列国之文凡一百六十又一器。”这在金文研究中是划时代的创举。 1985年容庚《金文编》修订第四版采用铭文3902件,收正文(可识的字)2420字,附录( 还不能确定的字 )1352字,共计3772字。这是今日可见金文的总数。 先秦文字资料不限于金文,而金文终究是主要的,它反映秦用小篆统一文字前1000多年间中国文字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 籀文 籀文的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以周宣文时的太史籀所书而得名。 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为石刻之祖。汉字的书体名称。 籀文或「大篆」,春秋、战国间通行於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 也叫「籀书」,又称大篆。起于西周晚年,春秋战国时期行于秦国。 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以小篆为正字,《说文解字》收录的籀文,可称为「《说文》籀文」。 又收两类异体字,一类称古文,一类称籀文,指《史籀篇》中与小篆不同的字。传世《石鼓文》、《诅楚文》皆战国中期秦的作品。 两者皆属大篆,其中绝大部分和小篆相同,也有不少《说文》列举的籀文。《史籀篇》取多少字已不可知,许慎所见9篇,举出了220个不同的字。 小篆 也叫“秦篆”。通行于秦代。 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称:“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今存(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残石(如图),。 3.中国的汉字相关的古诗一~两首关于汉字美的方面的古诗词 中华汉字, 生动形象. 传播文明, 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 顿挫抑扬. 书法字体, 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 古色古香. 行书流畅, 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 凤舞龙翔. 对联形式, 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 能简能详. 既便言志, 又供观赏. 汉字——我赞美你 汉字, 你不仅字形美观, 生动形象, 字音有趣, 而且有悠久的历史. 、先说字形, 各具特色. 有的不方不圆, 若行若飞; 有的两边修长, 躯干稍短. 或挺拔如峰, 或清亮如溪, 或浩瀚如海, 或凝滑如脂. 有的像小孩嬉戏; 有的如鸿鹄群游; 有的似鹰隼雄力. 再说字音, 千变万化, 千奇百怪, 有的如鸟鸣, 有的如春水. 或长或短, 或粗或细, 或高或低, 一会儿激动, 一会儿平和. 最后, 我来说说汉字的历史. 汉字是老祖先仓颉 根据动物的足迹造出来的. 后来经历了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这么多环节才演变而来. 汉字,我为你自豪! 赞美你,中国汉字 我从小对汉字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我看到这一个个体态优美的汉字, 就爱上了它们. 它们个个都像一位充满灵气的小精灵, 在纸上跳跃着欢快的舞蹈, 姿态是那么的优美, 那么的迷人. 我每次都会陶醉在这美好的境界之中. 别看每个字都是那么平凡, 那么普通, 其实它们都深藏不露, 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思想. 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来历、字义…… 汉字在中国不断强大的过程中锦上添花. 每个汉字都有它的来历, 世代佳人都写诗赞美道. 它是中华人民的智慧结晶, 是我们中国的无价之宝! 据说,国外许多人都开始学起我们的汉字来, 这是一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啊! 赞美你,中国汉字 我爱汉字 我爱这伟大的汉字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 还有着悠久的历史, 蕴涵着丰富的文化, 它们就像一个个顽皮活泼的孩子; 就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 就像一幅幅跳跃的画; 就像…… 它们不是僵硬无命的符号, 他们也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有灵魂. 这些由横竖撇捺组成的汉字不光富有魅力, 而且美丽而奇妙. 这些汉字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风风雨雨! 字分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我最喜欢草书, 它大致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 汉字生动形象,汉字字体是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 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更是风舞龙翔. 远看草书好象鸿鹄群游,迂回绵延, 近看恰似龙虎相争,互不相让, 但字体却很流畅. 比如“月”字,它外部轻灵, 内部紧凑,既像龙蛇盘绕,又似鹰隼雄立. 它那一撇撇得好,如同月牙往上翘;它那一勾勾得妙,好似小鸟张嘴叫; 它那横折折得好,不方不圆,若行若飞.整个字加起来,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栩栩如生.或挺拔如峰,或龙飞凤舞,或意蕴深远 . “草”字使人一见就仿佛置身在绿色的海洋里.“飞”字使人觉得轻飘飘的. “人”字更是伟大,它虽然只是由一撇一捺组成的但正着看如同一顶草帽, 反着看竟是一棵在发育的小苗,它好像象征着我们中国正在不断繁荣富强、 日益壮大.我爱这伟大而富有美妙色彩的汉字! 4.赞汉字的古诗、文章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它们就像一个个顽皮活泼的孩子;就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就像一幅幅跳跃的画;就像……它们不是僵硬无命的符号,他们也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有灵魂。 这些由横竖撇捺组成的汉字不光富有魅力,而且美丽而奇妙。这些汉字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风风雨雨! 字分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我最喜欢草书,它大致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汉字生动形象,汉字字体是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更是风舞龙翔。 远看草书好象鸿鹄群游,迂回绵延,近看恰似龙虎相争,互不相让,但字体却很流畅。比如“月”字,它外部轻灵,内部紧凑,既像龙蛇盘绕,又似鹰隼雄立。 它那一撇撇得好,如同月牙往上翘;它那一勾勾得妙,好似小鸟张嘴叫;它那横折折得好,不方不圆,若行若飞。整个字加起来,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栩栩如生。或挺拔如峰,或龙飞凤舞,或意蕴深远 。 “草”字使人一见就仿佛置身在绿色的海洋里。“飞”字使人觉得轻飘飘的。 “人”字更是伟大,它虽然只是由一撇一捺组成的但正着看如同一顶草帽,反着看竟是一棵在发育的小苗,它好像象征着我们中国正在不断繁荣富强、日益壮大。我爱这伟大而富有美妙色彩的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