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蝶恋花李清照

1.蝶恋花李清照原文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宋,李清照。

原文: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

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译文:漫漫长夜让人提不起一点精神,心情也郁郁不欢,只能在梦里梦见京城,还能认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为了报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儿与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简便的宴席,虽然菜很一般,酒却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让人称心如意。喝醉了将花插在头上,花儿不要笑我,可怜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样快要过去了。

这首词作于建炎三年,是一首寄寓南渡之恨的力作。上片首句“永夜恹恹欢意少”开门见山。

南渡以后,清照隽永含蓄的风格,一变而为沉郁苍凉。上巳虽是传统的水边修禊节日,但词人此时心情不愉,欢意甚少。

“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写长夜辗转反侧,梦见汴京,看到汴京的宫阙城池,然而实不可到,故说“空”,抒写对汴京被占的哀思和沉痛。“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写今年的自然春色和往年一样好,而今年的政局远远不如从前了。

“为报”二字,点明这春天的消息是从他人处听来的,并非词人游春所见。实际上是说,今年建康城毫无春意,虽是朝花夜月如故,而有等于无。

“宜相照”的“宜”字,作“本来应该”解。“相照”前著一“宜”字,其意似说它们没有相照,更确切一点,是词人对此漫不经心,反映出她的忧闷。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承上启下,点明题旨,透露了女主人公并无心过好这个上巳节日,酸梅酿成的酒,和自己辛酸的怀抱是相称的。

这两句,貌似率直,其实极婉转,极沉痛。“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这里把“花”拟人化。

“花莫笑”,就是不要笑我老大不小还插花,这一层词意,与末句“可怜春似人将老”紧接,意思是说最需要怜念的是春天也像人一样快要衰老了。“春”暗喻“国家社稷”,“春将老”暗喻“国将沦亡”。

《蝶恋花》是一首六十字的词,这首词题是“上巳召亲族”,带含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厚的感伤情绪,写得委婉曲折,层层深入而笔意浑成,具有长调铺叙的气势。写出作者的国破家亡之恨,寄寓词人对国家社稷的赤子之情。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2.宋词蝶恋花的全文

蝶恋花·赤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东坡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蝶恋花 辛弃疾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3.宋词蝶恋花有几个版本

[蝶恋花]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方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词•蝶恋花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来不似蓬莱远。

词•蝶恋花 李清照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敧,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词•蝶恋花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都是我最喜欢的!!希望满意

4.李清照的《蝶恋花》拼音版全文

【作者】:李清照——《蝶恋花》 【zuò zhě 】:lǐ qīng zhào ——《dié liàn huā 》 【 年代】:宋 【nián dài 】:sòng 【内容】: 【nèi róng 】: 泪湿罗衣脂粉满, lèi shī luó yī zhī fěn mǎn , 四叠阳关, sì dié yáng guān , 唱到千千遍。

chàng dào qiān qiān biàn 。 人道山长水又断, rén dào shān zhǎng shuǐ yòu duàn , 潇潇微雨闻孤馆。

xiāo xiāo wēi yǔ wén gū guǎn 。 惜别伤离方寸乱, xī bié shāng lí fāng cùn luàn , 忘了临行, wàng le lín háng , 酒盏深和浅, jiǔ zhǎn shēn hé qiǎn , 好把音书凭过雁, hǎo bǎ yīn shū píng guò yàn , 东莱不似蓬莱远。

dōng lái bú sì péng lái yuǎn 。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辞海》1989年版) 【注释】: 湿:《花草粹编》作“揾”。 罗:《翰墨大全》作“征”。

满:《花草粹编》作“暖”。 唱:《历代诗余》作:“听”。

到:《花草粹编》作:“了”。 山:《历代诗余》作:“水”。

方寸:即“方寸地”,指人的心。 好把:《花草粹编》作“若有”。

东莱:即莱州,时为明诚守地。今山东莱州市。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名。 【赏析】: 黄盛璋《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认为“此词应是宣和三年(1121年)秋清照自青(州)赴莱(州)中途宿昌乐县之驿馆而作时间当在七八月间”。

作者夜晚住在异地孤寂的驿馆里,伴着寒灯长夜不寐,这时隔窗传来唰唰的雨声,绵绵不已,更增加了心头的无限愁绪,不禁潸然泪下。作者用苍茫的远山和潇潇细雨构成一幅寥廓、迷茫、凄凉的画面,有力地烘托了黑夜孤馆女主人怅惘、悲伤、孤寂的心境。

作者通过对姊妹惜别、孤馆夜宿、寄语姊妹的描写,表现了姊妹间感情的真挚深厚。语言朴实、通俗、清新,感情真切、细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 孙秋克.李清照诗词选.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0-01 第一范文网:/。

5.蝶恋花——宋词

蝶恋花 苏轼 宋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苏轼 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蝶恋花 苏轼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晏殊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1] 。

罗幕轻寒[2] ,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3]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4] ,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 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蝶恋花 作者: 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作者: 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倚,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蝶恋花 作者: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蝶恋花 作者: 欧阳修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

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蝶恋花 作者: 欧阳修 面旋落花风荡漾。

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花灯,夜夜空相向。

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蝶恋花 作者: 欧阳修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蝶恋花 作者: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作者: 苏轼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蝶恋花 作者: 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

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 雨罢萍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蝶恋花 作者: 晏几道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

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6.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李清照 诗词欣赏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赏析: 李清照晚年,国破家亡,流落异乡,生活十分凄凉。

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土。就在这样的环境和心境中,迎来了一年一度祓灾祛病的上已节(三月三日)。

这一天,她在远离故乡的江南宴请家族。亲人团聚,一倾胸中积郁,这自然就与一般的家宴具有不同的意义了。

一开篇,词人就无限感慨地吟出“永夜恹恹欢意少”。夜是那样地长,好象永远也没有个尽头;人是那样的愁闷,好象与世上的一切欢情都隔绝了。

这就为全词奠定了凄楚、哀怨的调子。在漫漫黑夜的背景与郁郁寡欢的心境下,迷迷朦朦,昏昏沉沉,很自然地就转入写梦。

按说,在这种情况下做的梦大都是恶梦,然而,词人并没有按照缘情叙事、顺理成章的路子去写一个凄凉惨澹的恶梦,却完全出人意料之外,写了一个好梦,一个循着熟识的旧路回到了自己日夜思念的故都汴京的美梦。阔别已久的故都现在是什么样子呢?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啊,汴京城仍是那样美丽。为了向故人报知今年美好的春色,鲜花披着融融的月光婀娜多姿,树枝映着斑驳的月影疏倩斜逸。

是啊,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然而,这只是一个“空梦”,一个梦觉醒之后万事皆无的梦。“空梦长安”并没有给流落异地他乡的词人一些儿慰藉,只能激起她更强烈的思乡之愁,失望、惆怅、痛苦、辛酸一齐袭上心头。

词人在这里用美好的“空梦”加以反衬,就更深刻地揭示了内心沉郁的亡国之痛.离乡之怨和对南宋统治者空喊“收复中原”的失望与谴责。 下片写亲族宴聚的场面,从时间顺序上看当在次日。

先记述席面上的酒馔菜肴。“随意杯盘虽草草”句中“随意”与“草草”搭配使用,使这一小小的席面具有了表现当时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的社会特征的典型意义。

但词人于此处着一“虽”字,笔锋一转,又去描写酒浆的醇美.梅果的酸甜,乱离中得以聚首的亲族们的欣慰、欢洽。然而,上片的“空梦”是对下片的一种铺垫。

下片中无论是美好的春景色,还是称人怀抱的美酒鲜果,在词人的笔下都是被当作一场“空梦”来描写的。美梦总有醒来的时候,佳宴总有散席的时候。

与其忍受梦醒后更加空寂怅惘的痛苦,不如警醒一些,不要为“空梦”所陶醉。因此,词人清醉地对自己.对亲友们发出劝戒:“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人老,是“永夜恹恹欢意少”的结果,是“空梦长安”内心受尽折磨约结果。在终日为国担忧、苦思故乡的词人眼里,春天也象自己一样,被日趋衰败的国势催老了!说“春老”,自然是移情于春的结果。

这酋诵就是这样曲折而含蓄地抒写了词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上片首韵“永夜恹恹欢意少”,采用一起入情、开门见山的手法。

南渡以后,政局动荡,金兵不断攻迫,忧国伤时的激越情绪,使清照隽永含蓄的风格,一变而为沉郁苍凉。上巳虽是传统的水边修禊节日,词人此时心情不愉,入手即表明此意。

次韵“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长安”代指汴京。长夜辗转反侧,梦见汴京,看到汴京的宫阙城池,然而实不可到,故说“空”,抒写对汴京被占的哀思,和屈原在《哀郢》中惊呼:“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返之何时”,同样沉痛。

结拍“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和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诗:“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样沉郁苍凉,感慨万端。今年的自然春色和往年一样好,而今年的政局远远不如从前了。

“为报”二字,点明这春天的消息是从他人处听来的,并非词人游春所见。实际上是说,今年建康城毫无春意,虽是朝花夜月如故,而有等于无。

“宜相照”的“宜”字,作“本来应该”解。“相照”前著一“宜”字,其意似说它们没有相照,更确切一点,是词人对此漫不经心,反映出她的忧闷。

建康是当时“行在”,皇帝临时驻跸之地,又是军事重镇,可是高宗却不接纳宗泽、李纲、岳飞的誓师北伐主张,不但不能收复失土。连建康也危在旦夕了。

过片点题:“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透露了女主人公并无心过好这个上巳节日,酸梅酿成的酒,和自己辛酸的怀抱是相称的。

这两韵,貌似率直,其实极婉转,极沉痛,所以煞拍着意勾勒:“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这里把“花”拟人化。两句有几层的意思。

清照有一首《菩萨蛮》云:“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词意与“醉里插花”同。“花莫笑”,就是不要笑我老大,这一层词意,与末句“可怜春似人将老”紧接,意思是说最需要怜念的是春天也像人一样快要衰老了,“春”暗喻“国家社稷”,“春将老”,国将沦亡。

《蝶恋花》是一首六十字的令词,这一首词题是“上巳召亲族”,带含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厚的感伤情绪,写得委婉曲折,层层深入而笔意浑成,具有长调铺叙的气势。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